上帝死后,如何在假定无信仰的世界生存?
《文化与上帝之死》中研究了现代社会寻找上帝替代者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困难与意义,并通过启蒙运动至今众多思想、思想家与事件,探讨了9/11事件前后的宗教状态、围绕西方资本主义的反讽,以及在后启蒙时代所创造出的并不令人满意的一系列上帝代理人。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西方当代文学理论家。从60年代末至今,伊格尔顿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十多种,如《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引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等。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
宋政超,就读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格尔顿悲剧思想。
初次捧读时,我带着一种对“深刻”的刻板印象去期待,以为会读到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清晰度来剥离那些被时间和传统包裹住的意义外衣。作者的笔触是冷静且克制的,很少有情绪化的表达,但这种冷静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存在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对现有知识体系的彻底梳理和清算。对于那些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门槛或许过高,它要求你付出时间,更要求你付出心智上的努力。但回报是丰厚的:它为你提供了一种更具批判性和穿透力的思考工具,让你在面对新的信息和观点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辨别和吸收。读完之后,你会发现看待世界的方式,似乎被微妙地调校了角度。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仿佛是从一个极高的空中视角俯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某些关键转折点,然后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表象,试图探究其核心的驱动力。它挑战了我很多根深蒂固的假设,迫使我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是如何被历史建构起来的。坦白说,阅读过程中不乏感到挫败的时候,那些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辨,有时候确实让人感到晕头转向,仿佛自己站在了一团浓雾之中。但作者总能在关键时刻,用一个极其精妙的比喻或者一个意想不到的历史案例,将迷雾暂时驱散,让你看到远方的轮廓。这是一种关于理解力的持续训练,它教会你如何去容忍模糊,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坚实的立足点,即便那个立足点本身也是暂时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译者的选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种充满学院气息的严肃文本,让人忍不住要端坐下来,翻开它。封面设计通常会采用一种克制的、偏向古典的字体组合,辅以某种象征性的暗色调或模糊的图像,暗示着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辨。阅读的体验,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攀登,每深入一层,都需要调动起大量的背景知识储备,去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哲学脉络和历史事件。作者的论证过程往往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充满了大量的回溯、并置和对前人观点的解构,这种多维度的叙事方式,虽然在逻辑上极具说服力,却对读者的专注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作者那种不急不躁、层层推进的语调,仿佛他正引导我们穿越一个思想的迷宫,每一步都必须精确无误。最终,合上书页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尽管过程是沉重的,但它无疑拓展了我对某些宏大概念的理解边界。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衡量,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是反直觉的。它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性”,人物角色是思想流派的代表,冲突是理论之间的碰撞。然而,正是这种纯粹的理念交锋,展现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智性美感。作者仿佛是一位冷峻的建筑师,他不是在描绘一座宏伟的教堂,而是在展示支撑这座教堂地基的那些承重墙和复杂的力学结构。对于那些对思想史有着某种执念的读者来说,这种解构和重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享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化间对话时的那种审慎态度,他既不盲目崇拜西方中心论,也不陷入简单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充满张力的桥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被邀请进入一场只有最聪明的大脑才能参与的跨世纪辩论会。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密度高得惊人,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啃食一块密度极高的信息矿石。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长句和复合从句,试图捕捉到其中每一个细微的转折和强调。它不是那种可以让你在通勤路上轻松翻阅的读物,它要求你全身心地投入,最好是配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随时准备记录那些让你眼前一亮的洞见,或者标记那些让你感到困惑的节点。译者的功力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设法在保持原文的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避免了过度生硬的“翻译腔”,让那些深奥的理论在汉语的语境下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张力。不过,即便是这样优秀的翻译,也无法完全消弭原著在概念上的复杂性,一些特定术语的来龙去脉,仍然需要读者自行去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才能真正把握其精髓。它像一架精密的德式仪器,需要你了解所有的零件如何咬合才能运作。
评分好书推荐。。。。。。。。。
评分还不错,经典读物
评分伊戈尔顿的大作
评分书很好,很干货的一本书,能学到很多东西
评分大名鼎鼎的伊格尔顿!
评分不知道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印量有多少,总是容易断货。
评分不知内容怎么样,先看看。
评分很好很给力的活动,会继续买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