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下册 第4版)

无机化学(下册 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华中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译
图书标签:
  • 无机化学
  • 化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四版
  • 理学
  • 大学
  • 无机物
  • 化学学科
  • 教学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15833
版次:4
商品编码:122413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96
字数:6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下册 第4版)》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分三篇: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水溶液化学原理;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下册含4、5、6篇非金属元素化学、金属元素化学和无机化学选论。本版书大大加强了元素化学的实用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研究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

内页插图

目录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非金属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
13-1-1 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13-1-2 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
[阅读材料]氢能源
13-2 稀有气体
13-2-1 稀有气体发现简史
13-2-2 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制备和应用
13-2-3 稀有气体化合物
习题
第14章 卤素
14-1 卤素的通性
14-1-1 卤素原子的物理性质
14-1-2 卤素的存在
14-1-3 卤素的电势图
14-2 卤素单质
14-2-1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4-2-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4-2-3 卤素的制备和用途
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14-3-1 卤化氢和氢卤酸
14-3-2 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
14-3-3 拟卤素
14-3-4 卤素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盐
14-4 砹的化学
习题
第15章 氧族元素
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5-1-1 氧族存在
15-1-2 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5-1-3 氧族元素的电势图
15-2 氧及其化合物
15-2-1 氧气单质
15-2-2 氧化物
15-2-3 臭氧
15-2-4 过氧化氢
15-3 硫及其化合物
15-3-1 硫的同素异形体
15-3-2 硫化物和多硫化物
15-3-3 硫的含氧化合物
15-3-4 硫的其它化合物
15-4 硒和碲
习题
第16章 氮磷砷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
16-2-1 氮
[阅读材料]化学模拟生物固氮
16-2-2 氮的氢化物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16-3 磷及其化合物
16-3-1 单质磷
16-3-2 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
16-3-3 磷的含氧化合物
16-4 砷
16-4-1 单质
16-4-2 砷的化合物
习题
第17章 碳硅硼
17-1 通性
17-1-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7-1-2 电子构型和成键性质
17-1-3 自然存在和丰度
17-2 碳
17-2-1 单质
17-2-2 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7-2-3 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
……

第五篇 元素化学(二)金属
第六篇 无机化学选论
《有机化学基础:结构、反应与合成》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生动的有机化学导论。它不仅覆盖了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更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对有机分子世界的深刻理解。全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的基石 本部分侧重于构建有机化学的基础框架,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有机化学导论与结构基础 本章首先回顾了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原理,随后重点介绍了碳原子的独特性质——成键的多样性和立体结构形成能力。详细阐述了共价键的形成、杂化轨道理论($sp, sp^2, sp^3$)及其在解释分子几何构型中的作用。引入了路易斯结构、共振理论和形式电荷等工具,用于描述分子中电子的离域现象。最后,系统介绍了官能团的概念,强调了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异构现象 系统讲解了 IUPAC 命名法在烷烃、烯烃、炔烃、环烷烃、醇、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主流官能团体系中的应用。通过大量实例,使读者熟练掌握结构复杂有机分子的准确命名和系统化描述。异构现象的探讨是本章的重点,详细区分了构造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特别是构象异构(如环己烷的椅式-船式转换)和对映异构(手性、对映体、消旋体)的概念,并介绍了手性判断规则和旋光度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酸与碱:有机反应的驱动力 本章深入探讨了有机化学中酸碱反应的本质。不同于无机酸碱的简单定义,本书着重于布朗斯特-洛瑞酸碱理论和路易斯酸碱理论在有机体系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共轭酸碱对的稳定性,解释了有机反应中质子转移的倾向性。重点分析了影响酸碱强弱的关键因素,如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位阻和溶剂效应,为理解后续各类反应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核心反应类型与机理解析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系统地剖析了有机反应的四大基本类型及其背后的电子转移过程。 第四章:烷烃与环烷烃的反应 烷烃的惰性是其特点,本章集中讨论了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自由基反应,如卤代反应。通过对自由基的生成、增长和终止步骤的详细分析,阐明了反应的选择性问题。对于环烷烃,除了讨论环张力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外,还简要介绍了热解反应。 第五章:烯烃与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和炔烃是重要的反应活性中心。本章详尽解析了亲电加成反应($Ad_E$)的机理,包括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形成与重排。关键内容涵盖了卤化氢加成(遵循马尔科夫尼科夫法则)、水加成(酸催化水合)、卤素加成以及卤化反应。对于不对称烯烃的反应,深入探讨了反式、顺式加成的立体化学控制。炔烃的反应性也作为补充内容被纳入其中。 第六章:亲核取代与消除反应 本章聚焦于卤代烷的特征反应,系统区分了亲核取代反应($S_N1$ 和 $S_N2$)与消除反应($E1$ 和 $E2$)。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敏感性、底物结构、亲核试剂/碱强度、溶剂效应的对比分析,构建了判断哪种反应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决策树。反应的立体化学变化(如 $S_N2$ 反应的构型翻转)被作为重要知识点进行强调。 第七章:醇、酚与醚 本章将官能团的性质与其结构紧密联系。醇类的合成方法、酸性、氧化反应(生成醛、酮、羧酸或酯)以及脱水反应(生成烯烃或醚)被系统梳理。酚类的特殊酸性及其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活化作用是重点内容。醚类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其作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的角色不容忽视。 第八章:羰基化学导论:醛与酮的反应 羰基化合物是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骨架之一。本章聚焦于羰基碳的正电性,详细解析了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内容包括氰醇的形成、与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的反应、还原反应(生成醇)以及Wittig反应。此外,还介绍了羰基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的重要反应,如羟醛缩合反应,这些反应是构建碳骨架的关键步骤。 第三部分:复杂官能团的合成与转化 本部分扩展了对更高级官能团的认识,并将反应串联起来形成有用的合成路径。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系统介绍羧酸的结构、命名、酸性及其主要的合成途径。重点阐述了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些转化均围绕着亲核酰基取代反应展开。对酯的合成(Fischer 酯化)、水解以及关键的酯缩合反应(如 Claisen 缩合)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 第十章:胺类化合物 胺类作为有机碱的重要代表,其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被首先介绍。重点讨论了胺的合成方法(如还原胺化、Gabriel 合成)以及胺作为亲核试剂在各类反应中的表现。对胺的性质测试和重氮盐的生成与反应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第十一章:碳水化合物化学初步 本章从结构角度引入生物大分子。重点介绍单糖的结构(费歇尔投影式、费休特型、哈沃斯投影式)、异构现象(差向异构)。阐述了单糖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主要反应,如分子内成环、还原性以及糖苷键的形成。 第十二章:芳香性与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性是理解现代有机化学的关键概念。本章引入休克尔规则(Hückel’s Rule)来定义芳香性。集中讲解苯环的结构稳定性和其独特的反应模式——亲电芳香取代反应($S_EAr$)。详细分析了硝化、卤化、磺化、傅克酰基化/烷基化等反应的机理、定位效应(邻/对位、间位)以及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附录 提供了重要的光谱学基础知识,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特别是 $^1H$ NMR 和 $^{13}C$ NMR)的解析原理、红外光谱(IR)在官能团鉴定中的应用,以及质谱(MS)的基本信息获取方法,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证提供了实用工具。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每章末均设置“反应机理精讲”和“合成应用实例”,将抽象的电子流向与实际的分子构建联系起来。 精选习题: 包含大量的概念检验题和计算题,以及需要综合运用多步反应的合成设计题。 立体化学强调: 贯穿全书,对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进行重点提示和解析。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学习体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攻坚战”而非“知识的探索”。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啃一本“硬骨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消化吸收。书中的一些表述方式,虽然准确,但有时过于学术化,缺乏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或者形象化的解释,这使得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加难以理解。我常常需要借助网络上的其他学习资源,比如视频讲解、科普文章,来辅助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有时候,我会感到一种无力感,觉得这本书对于自学来说,门槛确实有些高。我期望一本优秀的教材,除了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能以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方式,帮助读者建立起学科的兴趣和信心。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更像是一份知识的“陈述”,而不是一份“教学”的指南。对于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我渴望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学习过程中的陪伴和引导。

评分

这本书在逻辑组织和内容递进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时候,感觉知识点的跳跃性比较大,从一个章节到另一个章节,或者在同一章节内,前后关联性不是特别强,需要读者自己去主动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讲解某些反应的机理时,如果能更详细地阐述前置反应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特定的转化,而不是直接给出反应式和机理图,对我的理解会大有裨益。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过渡性内容,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它是这样”。另外,一些章节的深度似乎有些不均。有些内容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有些冗余,而另一些我认为是核心的概念,则一带而过,缺乏深入的剖析。这种不一致性让我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容易在细节中迷失,或者对重要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我希望作者在后续的版本中,能够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让读者能够顺畅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层层递进地掌握无机化学的知识。

评分

这本《无机化学(下册 第4版)》真的是我化学学习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也可能是一块垫脚石,具体是哪种,我还在努力分辨。老实说,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怀揣着一丝期待的,毕竟是“第4版”,总觉得内容应该经过了多次打磨,会更加精炼易懂。然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就开始上演“大型认字现场”。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晦涩难懂的名词,还有那些似乎永远也记不住的反应机理,就像一堵堵高墙,横亘在我面前。我试着去理解,去记忆,但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迷宫里打转的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出口。尤其是那些关于配合物化学的部分,虽然课上老师讲得很认真,但书本上的描述依然让我感到捉襟见肘,很多概念的引入和过渡都显得有些突兀,需要反复查阅前置知识才能勉强跟上。我尝试着多做习题,希望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但有时候,题目本身就建立在对书中某些细枝末节的深刻理解之上,而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我最容易忽略或遗漏的部分。这让我感到有些沮丧,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习这门学科。

评分

作为一本“下册”,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方面,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了解到无机化学在很多工业生产、材料科学、甚至生命科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这本书中,虽然偶尔会提及一些应用背景,但总体来说,还是偏重于理论的阐述。我更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具体、鲜活的案例分析,例如,某个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如何在催化剂、电池材料、或者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发挥作用的。通过了解这些实际应用,不仅能加深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让我认识到学习无机化学的价值和意义。有时候,当我枯燥地记忆一些反应方程式或者晶体结构时,如果能想到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的动力就会大很多。这本书的侧重点,更多地集中在纯粹的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将这些知识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在我看来,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一个普通读者的期待。虽然我理解学术书籍的严谨性,但有时候,过于单调的版式和缺乏生动的图示,确实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枯燥乏味。我发现,当遇到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比如分子轨道理论的解释,如果没有足够清晰、多角度的示意图,我很难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立体模型,从而理解其能量变化和键合性质。书中的一些化学结构式,虽然准确,但如果能配以三维模型或者更具动态感的展示,相信会更容易帮助我理解其空间构型和相互作用。另外,一些重要概念的强调方式也显得有些不足,我希望那些关键性的定义、原理或者公式,能够用更加醒目的方式(比如加粗、使用不同的颜色或者单独列出)来突出,这样在快速浏览或者复习时,能够一目了然。目前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更像是给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准备的,对于像我这样需要从零开始,或者希望获得更直观理解的初学者来说,确实稍显不够友好,学习的门槛无形中提高了许多。

评分

书还可以

评分

什么包装都没有,太简,就放塑料袋里,有些皱了。

评分

学化学,买一本看看,必须品,笨鸟先飞吧!

评分

北师大的经典教材,买了几本,放单位活家里,方便查阅

评分

评分

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棒棒哒

评分

当天早上买的,晚上就到了。要的比较急。好评,书挺不错的

评分

正规出版社的,内容不错,印刷质量也很好。

评分

当天早上买的,晚上就到了。要的比较急。好评,书挺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