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全书与生产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并且文字通俗易懂,易为读者掌握,是养鸡技术人员、养鸡专业大户的理想参考读物。 本书突出了林地生态养殖概念,全面介绍了林地生态养殖条件下的各种鸡的饲养技术和饲料科学配制技术,符合绿色生态要求和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在林地生态养鸡条件下,鸡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鸡的饲料原料与营养特性、鸡饲料的开发利用、饲料科学配制技术、科学饲养管理等核心和关键技术。
全书与生产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并且文字通俗易懂,易为读者阅读和掌握,是养鸡技术人员、养鸡专业大户的理想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张鹤平,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行为学”,“动物生物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多年来,经常到河北邯郸、廊坊等地进行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等科技服务,为养殖专业户做多场技术讲座,被多家养殖场、饲料厂聘为技术顾问,在兽医疾病防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林地养鸡的特点与意义1
一、林地养鸡的特点1
二、林地养鸡的意义3
第二节林地养鸡饲料利用的特点6
一、林地养鸡对饲料利用的特点6
二、林地养鸡饲料配制与利用注意事项8
第二章鸡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1
第一节鸡的营养需要11
一、能量11
二、蛋白质15
三、矿物质18
四、维生素23
五、水31
第二节鸡的饲养标准31
一、土鸡的营养需要量32
二、河北柴鸡的营养推荐量33
三、节粮型蛋鸡商品代营养需要33
四、黄羽肉种鸡、黄羽肉仔鸡营养标准34
第三章林地养鸡饲料原料与营养特性36
第一节能量饲料36
一、谷实类饲料36
二、糠麸类饲料39
三、块根块茎类饲料40
四、油脂41
第二节蛋白质饲料41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42
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45
第三节矿物质饲料48
一、钙源饲料48
二、磷源饲料49
三、食盐49
四、砂砾49
第四节青绿饲料和草粉50
一、青绿饲料50
二、草粉50
第五节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饲料51
一、微量元素51
二、维生素饲料52
第六节饲料添加剂52
一、维生素添加剂53
二、氨基酸添加剂53
三、草药饲料添加剂53
四、酶制剂55
五、微生态制剂55
六、驱虫保健剂56
七、防霉剂和抗氧化剂56
八、增色剂56
第四章林地养鸡饲料开发与利用57
第一节生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生产与利用57
一、蝇蛆的养殖生产与利用57
二、蚯蚓的养殖生产与利用61
三、黄粉虫的养殖生产与利用66
四、人工育虫71
第二节青饲料的开发利用72
一、种草养鸡72
二、优质豆科牧草栽培利用73
三、其他牧草76
第五章林地养鸡饲料的科学配制技术81
第一节林地养鸡饲料的配制要求81
一、饲料原料质量检查81
二、饲料源性有毒有害因子的控制84
三、按规定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添加剂90
四、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92
第二节鸡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93
一、鸡饲料的种类93
二、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95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步骤98
四、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100
五、设计饲料配方的注意事项105
六、参考饲料配方107
第三节配合饲料的品质控制109
一、配合饲料的品质控制及原则109
二、饲料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110
第六章林地养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115
第一节搞好林地养鸡饲养管理具备的条件115
一、适宜的放养场地115
二、适宜的放养规模与季节121
三、适宜的品种125
第二节雏鸡的饲养管理127
一、雏鸡的特点127
二、育雏前的准备129
三、雏鸡的选购和要求133
四、育雏方式137
五、雏鸡的饲养和管理140
第三节生长、育成鸡林地放养技术153
一、林地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53
二、林地放养的管理技术156
第四节产蛋鸡林地饲养技术173
一、产蛋前和产蛋初期的管理173
二、蛋鸡的补饲176
三、鸡蛋的收集178
四、淘汰低产鸡178
五、抱性催醒179
六、强制换羽182
第五节优质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183
一、提高日粮能量水平184
二、公鸡的去势肥育(阉割)184
三、限制放养185
四、育肥饲料185
五、疫病综合防治措施185
六、适时出栏185
第六节不同林地生态养鸡技术186
一、果园生态养鸡技术186
二、林地生态养鸡技术190
三、山场养鸡技术192
第七节不同季节林地养鸡饲养管理192
一、春季193
二、夏季194
三、秋季195
四、冬季196
附录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NY/T 2798.8—2015肉禽)198
附录2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208
附录3监测期内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14
参考文献215
前言/序言
林地养殖生产的畜禽产品(蛋、肉)具有口味好、农药残留等特点,属绿色、生态产品,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放心、安全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全国各地林地养鸡(鸭、鹅、猪等)项目蓬勃发展,林地养殖畜禽成为各地大力发展的养殖方式。生产中养殖户对林地养殖的技术知识需求迫切。
饲料成本占养鸡成本70%左右,饲料的科学配制与利用、饲喂技术等是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在生态放养的条件下,由于鸡的饲养周期比较长,怎样通过科学配制饲料、科学饲喂以满足鸡的营养需要,既保证鸡蛋、鸡肉的鲜美风味,生产出优质的绿色产品,又尽量减少饲料成本,是林地养鸡能否有好的经济效益的最关键技术环节。
林地养鸡,饲料资源丰富多样,如林地、果园中的昆虫,野生植物,中草药等;也可以利用人工养殖的蚯蚓、蝇蛆,人工栽培的优质豆科牧草等作为鸡的高营养生态饲料;且林地养鸡时饲养的品种多为杂食能力强、觅食能力好的优良地方品种,加之林地环境条件复杂,鸡对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要与舍饲相比有较大差异,所以林地养鸡时鸡饲料的配制和利用有其特殊要求。科学利用多样的饲料资源,生产出绿色、生态禽产品,就要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阶段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和饲喂管理方案。
本书通过介绍林地养鸡饲料的科学配制和饲喂的新技术,为林地养鸡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林地养鸡这项新技术还有待完善,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10
《林地养鸡:生态养殖的智慧与实践》 前言 在追求健康、可持续的食物生产的时代,林地养鸡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养殖模式,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禽肉和蛋品,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本书并非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而是对林地养鸡这一生态养殖方式的一次深度探索和系统梳理。我们将从历史渊源、生态学原理,到现代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全方位地展现林地养鸡的魅力与价值。 第一章:林地养鸡的根基——历史的回响与生态的启示 回溯历史,家禽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早已根深蒂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家鸡与森林、灌木丛的联系是天然的。它们在林地中自由觅食,啄食昆虫、草籽、落下的果实,这种野外 foraging 的本能,至今仍是林地养鸡的基础。本章将回顾不同文化背景下林地养鸡的早期形态,探讨祖先在与自然互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同时,我们将深入剖析林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家鸡在其中的角色。森林、灌木丛、草地等不同生境类型为鸡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和庇护所,也形成了天然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控制机制。理解这些生态学原理,是成功进行林地养鸡的前提。我们将探讨林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生物多样性,以及家鸡如何融入并受益于这一系统。这不仅仅是关于养鸡,更是关于理解并尊重自然规律。 第二章:林地养鸡的实践——从选址到管理的全景图 将林地养鸡从概念转化为现实,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周到的管理。本章将详尽阐述林地养鸡的实践层面,为有意从事或正在进行林地养鸡的农户提供指导。 选址与环境评估: 理想的林地养鸡场应具备哪些条件?我们将分析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水源可及性、坡度、日照情况以及潜在的捕食者风险等因素,指导如何选择最适合养鸡的林地。同时,也会探讨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养殖活动对林地生态的最小化干扰。 鸡舍设计与建造: 林地养鸡并非完全散养,适宜的遮蔽和防护是必不可少的。本章将介绍适合林地环境的鸡舍设计理念,强调通风、采光、保暖、防潮以及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我们会探讨不同类型的鸡舍,如开放式禽棚、半开放式鸡舍,以及如何在保持自然通风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保护。 品种选择与引入: 不同的鸡品种在适应林地环境、觅食能力、抗病性以及生产性能上存在差异。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林地养殖的优良品种,分析其特点,并提供选择建议。同时,也会讨论如何科学地引入雏鸡,以及初期的护理和适应过程。 放养模式与密度控制: 林地养鸡的核心在于“放养”。本章将深入探讨不同的放养模式,如林间轮牧、固定区域放养等,并分析其优缺点。精确的放养密度至关重要,过高会导致植被破坏、疾病传播,过低则难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我们将提供关于如何根据林地承载能力和鸡群需求来确定合理放养密度的指导。 日常管理与监测: 从日常的喂料、饮水、清扫,到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本章将详细介绍林地养鸡的日常管理要点,包括如何提供补充饲料,如何管理饮水卫生,如何观察鸡群行为,以及如何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第三章:林地养鸡的营养之道——天然食源与科学补充 林地为鸡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但要实现高效、健康的养殖,仅凭天然食源往往不足够。本章将聚焦于林地养鸡的营养需求,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饲料配制与补充。 林地天然食源的分析: 鸡在林地中能够获取哪些营养物质?我们将分析林地中常见的昆虫(如蚯蚓、甲虫、蚂蚁)、草籽、嫩叶、浆果、块茎等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鸡的日粮中所占的比重。了解这些天然食物的季节性变化和营养价值,是科学配粮的基础。 林地养鸡的营养需求: 鸡的营养需求随着生长阶段(如雏鸡、育成鸡、产蛋鸡)和生理状态(如换羽期、应激期)而变化。本章将概述不同生长阶段鸡对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量,并重点关注林地养鸡特殊营养需求,例如对高纤维食物的消化能力、对某些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等。 科学的饲料配制原则: 基于对天然食源的分析和鸡的营养需求,本章将阐述科学饲料配制的原则。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玉米、豆粕、麸皮、米糠等常用饲料原料,结合林地采食情况,配制出营养全面、均衡且经济的配合饲料。重点将放在如何根据鸡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生理,设计出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配方。 补充饲料的智慧: 尽管林地提供了天然食源,但在特定时期或为了满足特定营养需求,补充饲料是必要的。本章将探讨不同类型的补充饲料,包括商品浓缩料、预混料,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自配补充料。我们将强调补充饲料的适宜性和替代性,避免过度依赖,保持林地采食的优势。 天然抗生素与保健添加剂: 在追求健康养殖的理念下,我们将介绍一些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作为饲料添加剂,以增强鸡的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方法。这并非是药物治疗,而是通过优化饲料,从根本上提升鸡的健康水平。 第四章:林地养鸡的健康保障——生态防治与疾病管理 健康是林地养鸡的生命线。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生态化的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以及在必要时如何进行科学的疾病管理。 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林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例如,适宜的植被可以吸附病原微生物,多样化的食物链可以抑制某些寄生虫的过度繁殖。我们将分析林地环境如何协同作用,降低疾病风险。 科学的疫病预防措施: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本章将系统梳理林地养鸡的疫病预防措施,包括: 生物安全: 如何建立和维护严格的生物安全隔离措施,防止外来病原体的传入。 环境卫生: 保持鸡舍及放养区域的清洁,定期清理粪便,控制有害生物。 健康监测: 建立常态化的健康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初步判断。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寄生虫的生态控制: 寄生虫是林地养鸡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将探讨利用轮牧、改变放养区域、引入天敌等生态学方法,来控制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和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球虫)。 病害的诊断与治疗: 当疾病发生时,如何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本章将介绍常见的鸡病症状、诊断方法,以及在必要时的治疗原则。我们将强调尽量使用中兽药或生物制剂,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以生产出更安全、健康的禽产品。 应激管理: 鸡的应激反应会影响其免疫力,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饲养环境、减少干扰、合理操作等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鸡的应激水平。 第五章:林地养鸡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展望 林地养鸡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理念,更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经济活动。本章将从经济角度,分析林地养鸡的效益,并展望其市场前景。 成本效益分析: 相较于传统的集约化养殖,林地养鸡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成本优势,例如在饲料成本和疾病治疗费用方面。本章将对林地养鸡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场地租赁(或自有)、基础设施建设、饲料、疫苗、人工等,并与传统养殖模式进行对比。 产品溢价与品牌价值: 林地养鸡所生产的禽肉和蛋品,因其“天然、健康、无抗生素残留”等特点,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价格溢价。本章将探讨如何塑造林地养鸡的品牌形象,通过讲好产品故事,提升产品附加值。 市场机遇与挑战: 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林地养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章将分析当前林地养鸡面临的市场机遇,例如有机食品市场、特色农产品市场等,并探讨潜在的挑战,如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市场推广的难度、消费者认知度的提升等。 可持续发展模式: 林地养鸡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注重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构建一个真正可持续的林地养殖体系。 结语 林地养鸡,是一种回归自然、尊重生命的养殖方式。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生产健康、优质禽产品的途径。本书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对林地养鸡这一生态养殖模式的关注与探索。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林地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和实践。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林地养鸡的生态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