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草莓栽培面积、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位,已成为草莓生产大国,正逐步形成“小草莓一高效益一大产业”的生产格局。草莓适应性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从南方的露地栽培到北方的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抑制栽培以及夏秋草莓生产等多种栽培形式,基本上形成了鲜果周年供应。
近年来,中国草莓种植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一些优良品种的引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产出的草莓外观诱人、口味香甜,使消费者对草莓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自采已成为一种时尚,各地大量涌现出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草莓园,草莓与生活、草莓与健康、草莓与科技已深入融合。“草莓,让生活更甜美”!
但是,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生产者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品种更新速度慢,特别是国产自育优良品种的推广滞后,同时,栽培技术水平仍需提升。为了帮助种植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编写了《草莓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主要介绍草莓生物学特性、草莓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草莓建园技术、草莓优良品种、草莓苗繁育技术、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草莓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为加大国产自育品种的推广应用,《草莓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各育种单位培育的新品种的特征特性。
《草莓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草莓同行专家的支持,特别感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张运涛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赵密珍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蒋桂华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高清华研究员等提供的各自培育的草莓新品种图片与介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草莓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
一、草莓生物学特性
二、草莓物候期
第二章 草莓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土壤质地
二、土壤酸碱度(pH值)
三、水分
四、温度
五、光照
六、气体
第三章 草莓建园技术
一、设施栽培草莓园的建立
二、草莓观光采摘园的建立
第四章 草莓优良品种
一、草莓品种选择的要求
二、草莓鲜食优良品种
第五章 草莓苗繁育技术
一、草莓脱毒种苗培育技术
二、草莓生产苗繁育技术
第六章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
一、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二、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
三、草莓塑料拱棚早熟栽培技术
第七章 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一、立体栽培的原理与特点
二、草莓立体栽培的主要形式
三、草莓立体栽培基质
四、草莓立体栽培的营养液
五、草莓立体栽培的方法与技术
第八章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
二、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规律
三、草莓对养分的需求规律
四、草莓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
五、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草莓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草莓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二、草莓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三、草莓草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我国草莓栽培面积、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草莓生产大国,正逐步形成“小草莓一高效益一大产业”的生产格局。草莓适应性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从南方的露地栽培到北方的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抑制栽培以及夏秋草莓生产等多种栽培形式,基本上形成了鲜果周年供应。
近年来,中国草莓种植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一些优良品种的引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产出的草莓外观诱人、口味香甜,使消费者对草莓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自采已成为一种时尚,各地大量涌现出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草莓园,草莓与生活、草莓与健康、草莓与科技已深入融合。“草莓,让生活更甜美”!
但是,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生产者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品种更新速度慢,特别是国产自育优良品种的推广滞后,同时,栽培技术水平仍需提升。为了帮助种植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编写了这本书籍,主要介绍草莓生物学特性、草莓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草莓建园技术、草莓优良品种、草莓苗繁育技术、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草莓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为加大国产自育品种的推广应用,本书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各育种单位培育的最新品种的特征特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草莓同行专家的支持,特别感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张运涛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赵密珍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蒋桂华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高清华研究员等提供的各自培育的草莓新品种图片与介绍。另外,文中部分引用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没有在文中和参考文献部分一一进行标注,敬请谅解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草莓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是一本专注于草莓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为广大草莓种植者提供科学、系统、易于理解的栽培方法和病虫害识别技巧,帮助他们提升草莓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部分: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草莓从育苗到采收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与优化 多样化的品种介绍: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主流的草莓优良品种,包括但不限于丰香、红颊、卡姆罗萨、全明星、四季草莓等。针对不同品种的特点,如产量、口感、抗病性、适应性、成熟期等进行深入分析。 适地适种原则: 强调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选择最适合的草莓品种。提供品种选择的决策指南,帮助种植者避免盲目跟风。 新品种引进与选育: 简要介绍了新品种的引进途径和选育的基本方法,鼓励种植者关注市场动态,适时更新换代,提高竞争力。 二、育苗技术与管理 无病毒种苗的获取: 讲解如何获取健康、无病毒的种苗,包括组织培养、茎尖脱毒等技术,确保种苗的纯度和生长势。 育苗基质的选择与配制: 详细介绍了适合草莓育苗的基质配方,包括泥炭、珍珠岩、蛭石、椰糠等的合理搭配,以及如何调整基质的pH值和持水性。 移栽前的准备: 阐述了苗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温度、湿度、光照、肥水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炼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定植前的准备: 介绍如何根据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如地面栽培、高架栽培、塑料大棚栽培)对定植地进行准备,包括土壤耕作、改良、消毒等。 三、栽培模式与环境调控 日光温室栽培: 详细讲解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温室结构、通风换气、温度、湿度、光照的调控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草莓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精细管理。 塑料大棚栽培: 介绍塑料大棚草莓栽培的优势与技术,包括大棚的搭建、覆盖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不同季节如何利用大棚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露地栽培: 针对露地栽培,讲解地膜覆盖、起垄栽培等技术,以及如何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管理。 高架栽培与立体栽培: 介绍新兴的栽培模式,如高架栽培和立体栽培,分析其在节约空间、便于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的优势,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喷灌): 深入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草莓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滴灌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类型科学配制和输送水肥,实现精准施肥,节约用水。 基质栽培(无土栽培): 介绍草莓基质栽培的原理、常用基质(如岩棉、椰糠、蛭石)、营养液配制、管理要点,以及其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等方面的优势。 四、科学施肥与水分管理 土壤肥力诊断: 介绍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合: 强调增施有机肥的重要性,并讲解化肥的种类、用量、施用时期和方法,提出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原则,促进土壤健康和植株生长。 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详细分析草莓在苗期、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果期等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钙、镁、硼、锌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并给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微量元素补充: 强调微量元素对草莓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指导如何通过根施、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水分管理策略: 讲解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植株生长状况进行科学灌溉,避免旱涝失调。 五、花期管理与授粉 促进花芽分化: 介绍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营养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花芽的形成。 保花保果技术: 讲解如何提高坐果率,包括通过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等措施。 授粉技术: 重点介绍草莓的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技术,讲解如何选择授粉媒介(如蜜蜂),以及人工授粉的适宜时间和方法,确保果实发育良好。 六、果实管理与采收 疏果与套袋: 介绍疏果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单果品质和大小;讲解套袋技术在提高果实外观、防止病虫害及鸟类侵害方面的作用。 成熟度判断: 提供准确判断草莓成熟度的标准,包括果实颜色、硬度、气味等。 采收方法与注意事项: 强调科学的采收方法,如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采收工具、采收方式,以及采后如何进行初步处理,减少损伤。 采后商品化处理: 介绍草莓的预冷、分级、包装等技术,延长保鲜期,提高商品价值。 第二部分:草莓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本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草莓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病虫害,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真菌性病害: 灰霉病: 详细描述病症(果实、叶片、花器上的灰褐色霉层),介绍发病诱因(高湿、通风不良),提供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药剂防治(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注意轮换用药)。 白粉病: 描述病症(叶片、茎、果实上出现白色粉状霉层),介绍发病条件,提供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星病等):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叶斑病的症状,区分病斑特征,以及相应的农业和药剂防治策略。 炭疽病: 描述病症(果实、茎、叶上的病斑),介绍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 根腐病与苗腐病: 讲解病因(如土壤积水、病原菌)、症状(植株萎蔫、根系腐烂),提供预防和治疗措施,强调土壤消毒和排水的重要性。 蒂腐病: 介绍果实蒂部腐烂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细菌性病害: 青枯病: 详细描述病症(植株快速萎蔫,茎部横断面可见菌脓溢出),介绍病原菌、传播途径,强调预防为主,一旦发病难以根治,重点介绍农业防治措施。 软腐病: 描述病症(果实、叶片、茎部组织变软腐烂,有恶臭),介绍防治方法。 病毒性病害: 花叶病、卷叶病、矮化病等: 介绍病毒病的主要特征(叶片出现花叶、卷曲、扭曲,植株矮小,产量品质严重下降),强调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如蚜虫),重点介绍无毒种苗的选用、媒介昆虫的防治。 生理性病害: 日灼病: 描述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斑块,介绍成因(强光直射),提供预防措施(遮阳、果实套袋)。 畸形果: 分析造成畸形果的原因(营养失调、激素失衡、授粉不良等),并提供改善方法。 裂果: 讲解造成裂果的原因(水分、养分剧烈变化),以及预防措施。 二、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 口器类害虫: 蚜虫: 详细介绍蚜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为害特点(吸食汁液、传播病毒),以及物理防治(黄板诱杀)、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药剂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螨虫(红蜘蛛): 描述其为害症状(叶片出现黄白色小点,背面有蛛网),介绍其发生规律,提供防治方法。 蓟马: 描述其为害症状(叶片、花、果实上出现褪绿斑点,果实畸形、粗糙),介绍防治方法。 咀嚼式害虫: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幼虫: 描述其为害(啃食叶片、花蕾、果实),介绍其识别特征(不同虫龄的幼虫形态),提供防治方法(人工捕捉、保护利用天敌、药剂防治)。 地老虎: 描述其为害(咬断幼苗基部),介绍识别方法,提供防治措施。 蜗牛与蛞蝓: 描述其为害(啃食叶片、果实),提供诱杀和驱避方法。 其他害虫: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菇等): 描述其为害(危害根部、幼苗),介绍防治方法,强调土壤处理。 草莓潜叶蝇: 描述其为害(在叶片内蛀食,形成隧道),介绍防治方法。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IPM)理念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强调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结合,构建高效、环保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农业防治: 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排水降湿、适时修剪)、改善通风条件等。 物理防治: 如利用诱捕器、防虫网、地膜颜色等。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捕食螨等),应用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 化学防治: 强调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严格遵守安全用药间隔期。 四、农药安全使用与绿色生产 农药选择: 介绍常用杀菌剂、杀虫剂的种类、作用机理、适用范围,指导如何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农药。 安全用药技术: 强调浓度配比、施药时间、施药方法、喷雾均匀度等关键环节。 农药残留问题: 讲解如何通过科学施药、延长安全用药间隔期等方式,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有机种植与绿色生产: 鼓励种植者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发展有机草莓,提高产品附加值。 附录 草莓生长发育图谱: 包含草莓从播种到结果的各个关键生育阶段的典型照片,直观展示植株形态。 常见病虫害症状图谱: 大量高清彩色图片,清晰展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症状,方便种植者对照识别。 常用农药对照表: 列举市场上常用的农药名称、成分、防治对象,方便种植者选用。 本书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通过本书的学习,相信广大草莓种植者能够掌握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准确识别和有效防治各类病虫害,从而实现草莓生产的增产增收,为发展现代草莓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