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

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毕进红,刘明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粉煤灰
  • 资源利用
  • 循环经济
  • 环境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材
  • 工业废弃物
  • 固废处理
  • 节能减排
  • 可持续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66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40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字数:3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煤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1.内容丰富,本书对粉煤灰在各领域中的利用技术进行了详细梳理和介绍。
2.先进性强,本书包含了近年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3.实用性强,本书包含了经济分析及实用案例供专业读者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主要介绍了粉煤灰的特征和危害,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及概况;粉煤灰的来源、收集和排放,粉煤灰的储存、运输及优化加工;粉煤灰的成分和性能;粉煤灰在房建材料中的应用;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粉煤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粉煤灰在工程填筑中的应用;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利用粉煤灰生产功能性新材料方面的应用;粉煤灰综合利用标准。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煤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刘明华,福州大学,院长、教授,刘明华,男,1970年出生,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于2000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生物质技术开发基地主任,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环境友好材料、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环境材料学》、《水处理剂制备及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药剂研究与应用》、《再生资源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科技攻关方面,先后主持了30多项科研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4件,其中已授权43件;出版编著15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80多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概述
1.1粉煤灰的特性1
1.2粉煤灰的危害3
1.3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4
参考文献5

第2章粉煤灰的来源及处理
2.1粉煤灰的产生6
2.2粉煤灰的收集7
2.2.1静电除尘器7
2.2.2湿式除尘器8
2.2.3袋式除尘器8
2.2.4干式旋风类除尘器8
2.3粉煤灰的储存8
2.3.1湿法储存8
2.3.2干法储存8
2.4粉煤灰的运输9
2.5粉煤灰的排放方式9
2.5.1水力除灰9
2.5.2气力除灰10
2.5.3联合除灰系统12
参考文献15

第3章粉煤灰的成分和性能
3.1粉煤灰的化学成分16
3.2粉煤灰的矿物成分17
3.2.1粉煤灰的矿物来源17
3.2.2粉煤灰的主要矿物组分18
3.2.3粉煤灰中主要矿物的形成19
3.2.4粉煤灰中的矿物相20
3.2.5粉煤灰中的晶体矿物相21
3.3粉煤灰的颗粒组成与结构22
3.3.1粉煤灰的颗粒组成22
3.3.2粉煤灰颗粒的结构24
3.4粉煤灰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25
3.4.1粉煤灰的物理性能26
3.4.2粉煤灰的工艺性能28
3.4.3粉煤灰的活性30
3.5粉煤灰的分类和分级32
3.5.1粉煤灰的分类32
3.5.2粉煤灰的分级33
3.6粉煤灰对人体健康与安全的影响34
3.6.1粉煤灰的放射性34
3.6.2国家关于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标准34
3.7粉煤灰的质量控制35
3.7.1“双质”粉煤灰35
3.7.2“脉搏系统”的应用36
参考文献37

第4章粉煤灰在房建材料中的应用
4.1粉煤灰水泥38
4.1.1生产粉煤灰水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8
4.1.2粉煤灰水泥的生产工艺39
4.1.3粉煤灰水泥生产质量控制40
4.1.4制成粉煤灰水泥的种类42
4.1.5粉煤灰水泥生产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46
4.1.6推广粉煤灰水泥存在的问题47
4.2粉煤灰混凝土48
4.2.1掺用机理48
4.2.2掺混方式分类及优缺点48
4.2.3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范围49
4.2.4粉煤灰性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9
4.2.5指导和推进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进步的两个理论51
4.2.6粉煤灰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53
4.3粉煤灰砖60
4.3.1烧结粉煤灰砖60
4.3.2蒸制粉煤灰砖65
4.3.3免烧免蒸粉煤灰砖72
4.3.4其他粉煤灰砖75
4.4粉煤灰砌块78
4.4.1概述78
4.4.2蒸养粉煤灰硅酸盐砌块79
4.4.3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85
4.4.4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87
4.4.5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砌块89
4.4.6粉煤灰空心砌块90
4.5粉煤灰陶粒94
4.5.1概述94
4.5.2生产粉煤灰陶粒的原材料质量95
4.5.3粉煤灰陶粒生产的工艺要求96
4.5.4粉煤灰陶粒砂生产线设备简介98
4.5.5粉煤灰陶粒的应用99
4.6粉煤灰砂浆100
4.6.1概述100
4.6.2粉煤灰砂浆对原材料性能的要求101
4.6.3粉煤灰砂浆的配合比设计102
4.6.4原材料对粉煤灰砂浆性能的影响104
4.6.5粉煤灰砂浆的商品化发展106
4.6.6粉煤灰砂浆施工注意事项107
4.7粉煤灰人工轻质板材108
4.7.1粉煤灰硅钙板的生产108
4.7.2粉煤灰纤维棉板材110
4.7.3粉煤灰轻质隔声内墙板的制备和性能113
4.7.4粉煤灰炉底渣轻质屋面板114
4.7.5其他粉煤灰轻质板材115
4.8粉煤灰瓦117
4.8.1混凝土瓦和普通烧结黏土瓦的比较117
4.8.2生产工艺117
4.9粉煤灰功能材料119
4.9.1粉煤灰绝热材料119
4.9.2粉煤灰防水材料131
4.9.3粉煤灰吸声、防火、耐火材料134
4.9.4粉煤灰防腐材料136
4.9.5粉煤灰饰面板139
参考文献141

第5章粉煤灰在农业中的应用
5.1粉煤灰农业利用基础143
5.1.1粉煤灰对土壤的影响144
5.1.2粉煤灰对土壤的改良及效果145
5.1.3粉煤灰调节土壤温度145
5.1.4粉煤灰增加土壤养分元素146
5.2粉煤灰利用途径146
5.2.1覆土造田146
5.2.2纯灰种植146
5.2.3粉煤灰改良土壤147
5.2.4粉煤灰制化肥147
5.2.5粉煤灰的间接农用151
5.3粉煤灰改良土壤的注意事项151
5.3.1粉煤灰的施用量151
5.3.2粉煤灰的施用方法152
5.3.3粉煤灰的施用年限和效用152
5.4粉煤灰在农业上的施用效果152
5.4.1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152
5.4.2抗农作物病虫害152
5.4.3其他作用152
5.5淤地造田及储灰场的开发利用153
5.5.1粉煤灰淤地造田153
5.5.2储灰场开发利用154
5.6粉煤灰中有害物质对农田和作物的影响154
5.6.1有毒微量元素对土壤环境及农作物、饲草等的影响155
5.6.2放射性元素对土壤环境和粮食的影响156
5.6.3苯并芘(BaP)对土壤环境和粮食的影响157
5.7粉煤灰的农业利用现状157
5.7.1直接用于造地还田157
5.7.2作土壤改良剂157
5.8粉煤灰农业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展望158
参考文献158

第6章粉煤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1粉煤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60
6.1.1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160
6.1.2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水163
6.1.3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164
6.1.4粉煤灰处理化纤和棉浆造纸废水167
6.1.5粉煤灰处理其他工业废水168
6.2粉煤灰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172
6.3粉煤灰在噪声防治方面的应用172
6.3.1粉煤灰泡沫玻璃172
6.3.2GRC隔墙板172
6.3.3粉煤灰轻质隔声内墙板的制备和性能173
6.3.4粉煤灰纤维棉防火吸声吊顶板173
参考文献175

第7章粉煤灰在工程填筑中的应用
7.1粉煤灰在城建工程回填中的应用177
7.1.1概述177
7.1.2工程填筑基本程序178
7.1.3应用实例178
7.2粉煤灰在道路工程填筑中的应用180
7.2.1概述180
7.2.2固化粉煤灰台背回填180
7.2.3液态粉煤灰回填桥头台背183
7.2.4粉煤灰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184
参考文献186

第8章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
8.1粉煤灰中分选空心微珠187
8.1.1概述187
8.1.2微珠分选原理188
8.1.3微珠的分选196
8.1.4微珠的综合利用197
8.2粉煤灰中炭的回收和利用200
8.2.1电选技术200
8.2.2浮选技术207
8.2.3炭粒的综合利用215
8.3粉煤灰中磁珠的回收和利用217
8.3.1磁选原理218
8.3.2磁选机的磁场218
8.3.3磁选工艺219
8.3.4磁珠的综合利用219
参考文献221

第9章粉煤灰功能性新材料
9.1粉煤灰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223
9.1.1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和展望223
9.1.2粉煤灰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效果224
9.2粉煤灰吸附剂225
9.2.1粉煤灰及其改性产品的吸附性能研究225
9.2.2粉煤灰制备颗粒吸附剂226
9.2.3粉煤灰合成沸石227
参考文献228

第10章粉煤灰综合利用标准
10.1粉煤灰陶粒和陶砂229
10.1.1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的技术要求 229
10.1.2试验方法231
10.1.3检验规则231
10.1.4堆放和运输231
10.1.5粉煤灰陶粒的强度标号231
10.2粉煤灰砖232
10.2.1分类232
10.2.2原材料232
10.2.3技术要求233
10.2.4试验方法234
10.2.5检验规则234
10.3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235
10.4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236
10.5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236
10.5.1一般性规定236
10.5.2在普通混凝土中的应用237
10.5.3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238
10.5.4在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应用238
10.5.5在砂浆方面的应用238
10.6粉煤灰的其他应用239
10.6.1在机场场道中的应用239
10.6.2在公路路堤中的应用239
10.6.3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240
10.6.4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240
10.6.5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240
10.7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41
10.7.1总则241
10.7.2综合管理242
10.7.3鼓励措施243
10.7.4法律责任243
10.7.5附则244
参考文献244

索引

前言/序言

近年来,我国粉煤灰产生量巨大。随着煤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2014年和2015年我国粉煤灰产生量也在相应增长,粉煤灰产生量估计超过6.0×108t,稳居世界第一。大量的粉煤灰若不妥善处理处置,不仅会占用大片农田耕地,产生的扬尘严重污染大气,而且在堆放地也会由于淋滤作用浸污地下水,其灰浆排放到江河湖泊,污染阻塞河道,破坏生态平衡。为消除粉煤灰的环境污染、提高其资源性再生利用率,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方面,已相继开发出诸多技术。对工业废渣中排放量最大的粉煤灰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促进粉煤灰资源利用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查阅历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编著者在粉煤灰资源利用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总结,编著了《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一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给相关技术人员在从事粉煤灰资源利用工作时提供一定指导作用,给科研、生产、教育等领域的人员提供帮助。
本书共10章,对粉煤灰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做了较全面的介绍。第1章介绍了粉煤灰的特征和危害、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及概况;第2章介绍了粉煤灰的来源、集运和加工,主要包括粉煤灰的来源、收集和排放,粉煤灰的储存、运输及优化加工;第3章介绍了粉煤灰的成分和性能;第4章介绍粉煤灰在房建材料中的应用;第5章介绍了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第6章介绍了粉煤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第7章介绍了粉煤灰在工程填筑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了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第9章介绍了利用粉煤灰生产功能性新材料方面的应用。第10章介绍了粉煤灰综合利用标准。书中介绍的概况及再生技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由毕进红、刘明华、陈梦莹、刘银琴、江倩倩、孙龙、李晓芬、张鹏等编著。全书最后由毕进红和刘明华统稿、定稿。另外,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考了该领域部分图书、期刊等相关内容,在此向其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范围有限,虽已尽力,但疏漏和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7年5月
好的,这是一本图书的简介,书名暂定为《现代建筑材料与绿色施工技术》,内容完全不涉及“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 --- 《现代建筑材料与绿色施工技术》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中,新兴的先进建筑材料的特性、应用,以及与之配套的绿色、可持续施工技术的集成与实践。在建筑行业面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施工模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书旨在为工程师、设计人员、项目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提供一套系统、前沿且极具实操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以推动建筑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系统地构建了从材料选择到现场施工、再到工程质量控制的全流程技术框架。 第一部分:新型结构材料的革新与应用 本部分聚焦于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最新发展。详细阐述了UHPC的微观结构、优异的抗压、抗拉及耐久性能,并结合多个国际知名工程案例,分析了UHPC在预制构件、复杂结构节点以及抗爆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同时,深入剖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结构加固与新型构件制造中的机理与设计规范,特别是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在应对复杂环境荷载方面的潜力。此外,对自修复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的基础研究进展、触发机制以及现场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前瞻性论述,旨在为未来基础设施的长期服役提供新的思路。 第二部分:绿色粘结与保温体系 现代建筑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能源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新一代高效保温材料,包括真空绝热板(VIP)、气凝胶复合材料以及相变储能材料(PCM)在建筑节能中的集成应用。重点解析了这些材料的热物理参数、长期稳定性测试方法以及在不同气候区的设计选型原则。在粘结技术方面,本书详细对比了有机粘结剂与无机粘结剂在瓷砖、幕墙石材安装中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高弹性、耐候性极强的聚合物改性砂浆和结构胶的应用技术,确保建筑外饰面的安全与美观。 第三部分:预制化与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和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路径。本书将装配式技术提升到系统集成的高度,探讨了从设计(DfMA理念)、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安装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内容涵盖了各类连接节点的设计、施工精度控制、防水防腐蚀处理技术,以及大型构件的吊装与纠偏技术。特别探讨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深化设计流程,如何实现工厂与工地的信息无缝对接,最大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和二次返工。 第四部分:智能与功能性材料 随着物联网和新材料技术的融合,建筑材料正朝着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本部分着重介绍了具备环境响应能力的智能材料,例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材料的最新光电转换效率与安装技术;热致变色材料在调节建筑得热量方面的应用;以及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纳米涂层技术在提升建筑外观维护效率方面的优势。此外,对用于健康住宅的空气净化材料,如甲醛吸附剂和负氧离子释放材料的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详尽介绍。 第五部分:可持续施工与资源化管理 本部分侧重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详细阐述了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包括低噪声、低粉尘的施工工艺推广,如干法作业取代湿法作业的适用范围分析。在资源管理方面,重点介绍了现场废弃物(如混凝土碎块、模板废料)的分类、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特别是再生骨料在非结构性混凝土中的应用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此外,还探讨了施工用水的循环利用系统设计及现场废水处理技术,确保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第六部分:工程质量控制与无损检测 确保先进材料和绿色技术在工程中实现预期性能,依赖于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本书详细介绍了针对新型材料(如UHPC、FRP等)的现场取样、试件制作与标准试验方法。在无损检测(NDT)方面,系统梳理了超声波、红外热成像、地质雷达(GPR)等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SHM)中的应用,并给出了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和材料缺陷的检测方案选择指南。最后,强调了如何将检测数据反馈至设计和施工环节,形成闭环质量改进机制。 总结 《现代建筑材料与绿色施工技术》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著作,它不仅梳理了当前建筑行业最前沿的材料科技进展,更将这些技术融入到可持续的、工业化的施工理念之中。阅读本书,将有助于读者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建筑工程技术思维,提高项目管理的科技含量与环境责任感。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交叉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退休工程师,我一直在关注着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粉煤灰,这个曾经被视为“废物”的工业副产品,如今却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价值,成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研究热点。当我在书店看到《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我设想,这本书一定是由一群在粉煤灰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编著而成,书中会包含大量严谨的科学理论、详实的数据分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特别希望能够了解到粉煤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比如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其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的影响;或者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它如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这本书,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粉煤灰的“重生”之路,也为我退休后的知识更新和精神追求增添新的色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体风格沉稳大气,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艺术感。封面上“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几个大字,笔触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的深入研究。翻开扉页,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排版立刻吸引了我。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关于粉煤灰颗粒微观结构的示意图,色彩鲜艳,细节丰富,让人对这种看似普通的工业废弃物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我目前还未深入阅读书中的具体章节,但仅从这初步的接触,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它不像一些技术类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视觉化的元素,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世界。我设想,书中定然会详细阐述粉煤灰在建筑材料、土壤改良、甚至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而这样的开篇,无疑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期待的阅读框架。它给了我一种信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一种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的推广,一种对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描绘。

评分

我是一名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在校大学生。最近,我正在准备一个关于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小课题,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地搜寻资料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书名“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虽然听起来非常专业,但我想,其中一定蕴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和前沿技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读,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这本书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粉煤灰的性质、处理方法,到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再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效益分析,几乎囊括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和“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潜力”这两个章节充满了期待,因为这正是我课题研究的重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迷茫的研究道路上点亮了一盏灯,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案例,让我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

我从事建筑工程行业多年,深知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利用工业废弃物来降低建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偶然间,我注意到一本名为《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的书籍。我推测,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贴近我的工作实际。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粉煤灰在混凝土、砌块、保温材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技术,包括其性能指标、施工工艺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此外,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粉煤灰的采购、储存和使用,以及如何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本优秀的工程技术书籍,应该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本书,或许就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得力助手。

评分

作为一个对环保产业和新兴技术非常关注的普通市民,我一直觉得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粉煤灰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副产品,其堆积和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言而喻。当我看到这本《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救星来了”。尽管我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书中清晰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让我对粉煤灰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介绍如何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比如用于生产新型建材,或者作为土壤改良剂,帮助农作物生长,甚至可能还有一些更具创新性的应用,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指南。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粉煤灰的潜力和价值,并能将这份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有点用,参考一下。。。。。

评分

书本的质量很好,很厚一本

评分

不错的书籍,很好很实用

评分

书的价格合理,只是京东包装的质量太差,袋子已破损

评分

书本的质量很好,很厚一本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的书籍,很好很实用

评分

不错的书籍,很好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