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7》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设置的“江苏新农村发展系列报告”之一,拟每年出版一本,报告以年度为周期,呈现江苏省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从内容上看,《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7》一是,整体性地呈现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并对江苏省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行评价;二是,专题性地聚焦江苏省在农村政治文明、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土地市场、创意农业发展与普惠金融五个领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与建议;三是,以个案的方式呈现江苏省在精准扶贫、特色小镇、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供给侧改革及“城归”等新现象与新问题,对2017年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进展进行跟踪式描述,并提炼出“十大事件”。
《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7》的研究者都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研究团队,其研究特色是面向现实、面向田野、面向基层进行相应的理论思考与总结。这一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又可为学术界研究“三农”问题提供学术资料、实践个案与调研数据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2017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一节 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评判依据
一、经验借鉴
二、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一、农村相关产业产值及劳动力投入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稳定,第一产业产能总体呈下降态势
三、农村各部门产值结构基本稳定
四、集体、乡镇企业相关产值增速呈下降态势
五、农村个体工商户与私人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六、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七、江苏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第三节 江苏农村社会发展状况
一、江苏城镇化水平
二、农村人口结构
三、农村居民素质
四、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五、居住生活条件稳步改善
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七、城乡及农村包容性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强
八、各地社会发展聚类分析
第四节 江苏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状况
一、农村行政区划总体稳定
二、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公共服务聚类分析
第五节 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农村发展新动能
二、破除苏南苏中苏北的思维定势,积极实施“1+3”发展战略
三、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六、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第二章 2017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发展状况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调研概况
一、研究设计
二、调研概况
第二节 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总体情况
一、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进展
二、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第三节 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专题研究
一、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二、村民小组自治制度建设情况调查
三、乡村自治文化基础调查
第四节 以“村民理事会”为自治载体的横梁探索
一、横梁村民小组自治的背景
二、横梁村民小组自治的经验特色
三、村民小组自治的价值、制度困惑和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2017江苏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状况
第四章 2017江苏创意农业发展状况
第五章 2017江苏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状况
第六章 2017江苏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第七章 2017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
第八章 2017江苏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进展与重大事件
附录 2017年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政策文件
前言/序言
《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7》,系受到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年度研究成果,因此,以年度《发展报告》的形式予以出版发行。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共设置六个,它们分别是:
第一,朱娅主持的《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发展报告》(SKZD2017007);
第二,姚兆余主持的《江苏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报告>(SKZD2017008);
第三,陈超主持的《江苏创意农业发展报告》(SKZD2017005);
第四,吴群主持的《江苏农村土地市场发展报告》(SKZD2017004);
第五,董晓林主持的《江苏普惠金融发展报告》(SKZD2017006);
第六,刘祖云主持的《江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报告研究群协调项
目》(SKZD2017003)。
《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的宗旨是:集中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团队与力量,通过面向现场的田野调研,了解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基本状况与实践经验,并认识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7 引言 2017年,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继续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行动部署,在脱贫攻坚、产业升级、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报告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这一年中江苏新农村发展的核心要素、突出亮点、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展望,旨在为各级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份全面、客观、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蓝图。 一、脱贫攻坚的攻坚克难与成果斐然 2017年,江苏省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精准而有力的举措,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并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测: 报告详述了江苏省在2017年如何深化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一套动态更新的贫困监测体系。通过“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确保每一项扶贫资源都能精准对接最需要的群体,防止“错退”或“漏退”现象的发生。对已脱贫人口的持续跟踪与帮扶,也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 产业扶贫的模式创新: 报告深入剖析了江苏省在发展产业扶贫方面的创新实践。这包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通过订单农业、合作社模式,让贫困户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此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也得到积极推广,为贫困地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报告具体列举了多个成功案例,展现了产业扶贫的生动图景。 就业创业的有效支持: 为了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2017年,江苏省加大了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设了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并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对返乡创业的贫困户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兜底作用: 报告强调了社会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2017年,江苏省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扩大了覆盖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对于因病、因残等特殊原因无法通过产业脱贫的群体,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托底作用,确保了他们基本生活的需求。 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的深化: 报告也关注了江苏省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方面的努力。通过组织对口支援、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江苏省积极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多元发展 2017年,江苏省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置于优先位置,力图打破传统农业的瓶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 报告聚焦于现代农业技术在江苏乡村的应用与推广。这包括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壮大: 为了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江苏省在2017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报告介绍了各地在发展粮食深加工、果蔬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举措,以及推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的策略。 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2017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报告展示了江苏省如何挖掘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等多种业态。特色小镇、民宿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亮点。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在2017年迎来快速发展。报告分析了江苏省在推动农产品上线销售、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实践经验。这不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也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探索: 报告强调了江苏省在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这包括将农业生产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的综合效益。 三、美丽乡村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2017年的江苏乡村建设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报告详述了2017年江苏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成效。这包括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等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 农村绿化美化与景观提升: 报告介绍了各地在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家园方面的具体措施,如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拆违建拆乱占,以及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活化。通过精心规划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推广: 报告关注了生态农业在2017年的发展。这包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也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报告详细阐述了江苏省在2017年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努力,包括河湖清淤、污水截污纳管、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农村水体的质量。 绿色能源在乡村的应用: 报告也提及了绿色能源在乡村的应用,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与基层民主的活力 2017年,江苏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报告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如何通过加强党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村民自治的规范与发展: 报告深入分析了2017年村民自治的进展,包括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民主体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法治乡村建设的推进: 报告阐述了如何将法治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法律宣传教育,健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智慧乡村建设的探索: 报告提及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探索,如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应用,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报告也关注了如何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2017年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报告也客观地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挑战。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区域间的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配置等方面,仍然是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 人才支撑的不足: 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完善: 如何建立更加 robust 的政策支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市场运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 在农业效益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核心目标之一。 展望未来,江苏省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努力谱写新时代江苏新农村发展的新篇章。报告预见了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进一步突破,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型农村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结语 2017年,是江苏新农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本报告全面展现了这一年里全省上下在新农村建设领域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江苏的新农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