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著作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共产党宣言(著作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共产主义
  • 政治理论
  • 历史
  • 经典著作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
  • 恩格斯
  • 文库
  • 红色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
ISBN:9787010131566
商品编码:1422431503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共产党宣言(著作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主编:韦建桦|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定价:32
  • 出版社:人民
  • ISBN号:978701013156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12-01
  • 印刷时间:2014-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88
  • 字数:155千字

编辑推荐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著作单行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个纲领性文献。这部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宣言》是对人类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 本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而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宣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启迪和引导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科学社会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斗争。

目录

编者引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2年俄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1888年英文版序言
1890年德文版序言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反动的社会丰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四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附录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弗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摘编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注释
人名索引
插 图
《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第l版封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共产党宣言》(油画)
《共产党宣言》手稿的一页,头两行为马克思夫人燕妮的手迹
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书名错印为《共党产宣言》


《共产党宣言》: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启示 穿越时空的思想巨著,洞悉社会变革的密码 《共产党宣言》,这部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自1848年首次发表以来,便如同一颗划破黑暗的闪电,照亮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激荡起无数变革的浪潮。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政治宣传册,而是一部深刻的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论著,以其雄辩的逻辑、犀利的批判和对未来的精准预见,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历史的孕育:工业革命与阶级对立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土壤,是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轰鸣,机器的轰隆声,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也重塑了社会结构。一个全新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熔炉中被锻造出来。他们是庞大的生产力,却也承受着机器的挤压、劳动的异化和贫困的压迫。与此相伴的是资产阶级的崛起,他们掌握着生产资料,积累着惊人的财富,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 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不断地扩张市场,将竞争推向全球,同时也把生产的重担更多地压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失业、低工资、恶劣的工作环境,构成了无产阶级悲惨的现实。这种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现实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历史趋势,他们不再满足于对社会不公的零星批判,而是试图从历史和经济的根源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核心思想的闪光: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洞察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在于其深邃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是由偶然的事件或英雄人物书写的,而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却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宣言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为开篇,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个时代都存在着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最尖锐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的创造者。他们的存在,意味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剥削、异化与危机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极其深刻和全面的批判。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剥削。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榨取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在资本家手中变成了商品,其价值低于其创造的价值,差额便是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它构成了资本家财富的来源。这种剥削关系,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 同时,宣言也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与劳动过程相分离,与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相分离,甚至与他人相分离。劳动不再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的方式,而沦为维持生存的手段,使人变得机械、麻木,丧失了创造力和自主性。 宣言还预见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它指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产品越是丰富,越是充盈市场,越是预示着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脆弱和不稳定性。每一次危机,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严峻考验,同时也加速了其走向灭亡的进程。 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与使命:砸碎旧世界,建立新社会 《共产党宣言》最核心的论断之一,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宣言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将越来越壮大,并且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阶级利益。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生产关系却成为其发展的桎梏时,无产阶级就会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仅仅为了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而是要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这是一种激进的革命宣言,它号召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用行动去改变世界。 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自由人的联合体 《共产党宣言》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病,更对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憧憬。它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差别的社会,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劳动将不再是痛苦的负担,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将摆脱异化的束缚,实现全面的自由发展。 宣言虽然没有详细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形态,但它指出了其基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公有制的实现,阶级的消灭,国家机器的消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改变。它将是一种建立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的,真正属于全人类的自由联合体。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面貌,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无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都曾以《共产党宣言》为指导。 即使在今天,资本主义世界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周期性危机、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资本的无限扩张对社会公平和人类福祉的侵蚀。 同时,《共产党宣言》所倡导的对公平、正义和人类解放的追求,也依然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价值。它激励着人们去反思社会现实,去探索更公正、更美好的社会模式。宣言中所蕴含的批判精神、革命勇气和对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至今仍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去理解、去反思的经典著作。它的思想力量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洞悉社会变革的密码,思考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响,更是指向未来的深刻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读起来,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印刷出来的书,更像是一块凝固了特定时代脉搏的化石。作者的笔触非常犀利,直指当时社会结构中最深层的矛盾,那种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抽丝剥茧、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核心逻辑的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异化”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对物质剥削的简单控诉,而是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让人思考:在既定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如何才能真正保有自我?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看似简单的定义,因为它们背后蕴含的哲学思辨深度实在惊人。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严密的理论框架,尽管时过境迁,但它所提出的那些关于权力、阶级以及社会变迁的底层逻辑,至今仍能提供一种审视当今世界的独特视角。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异常有力的分析工具,迫使读者去质疑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现状。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犀利”与“紧迫”。它没有给读者任何喘息的空间,从开篇到结束,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警觉性和批判性姿态。作者仿佛一个冷峻的社会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切开社会的表层脓肿,直达病灶。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阶级对立时的那种毫不含糊的态度。在那个时代,许多思想家还在试图用道德或伦理感化统治者,但这本书直接点明了:阶级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只有通过剧烈的冲突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跃迁。这种直面冲突、拒绝和稀泥的态度,在今天这个追求“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发人深省。它不是一本安慰人心的读物,而是一剂猛药,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你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正在发生的结构性不平等。

评分

说实话,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感到了一种知识上的挫败感。里面涉及的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对于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门槛确实不低。很多段落需要对照着背景资料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在批判的具体是哪种经济制度的哪一个环节。然而,一旦越过最初的障碍,你会发现其中逻辑链条的精妙。它就像一个极其复杂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共同驱动着对历史发展的整体阐释。特别是关于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的分析部分,它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数学精确性,揭示了财富是如何在看似公平的交易背后悄然转移的。这种理性的剖析,远比感性的控诉来得更有力量,因为它将一场社会斗争提升到了科学论证的层面。这本书迫使我开始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价值”和“价格”,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像是一个由简入繁,再由繁归简的过程。起初,它用最直观的社会现象作为切入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随后,深入到抽象的哲学和经济学模型进行推演,论证其理论的普适性;最后,又回归到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未来命运的宏大展望。这种螺旋上升的论述方式,确保了理论的严谨性与思想的感召力能够完美结合。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跟随一位极其出色的导师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思想训练,既要理解细节,又要把握全局。这本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描述了“是什么”,更强力地论证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应当如何去行动”。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让你不再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历史叙事,而是成为历史进程中一个有意识的参与者或批判者。

评分

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集,没想到其叙事张力竟如此之强。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犹如一部精心编排的辩论赛,观点层层递进,驳斥有力。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对未来图景的描绘,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感,仿佛作者已经亲眼目睹了历史的必然走向。这种预言式的口吻,在其他同期的文本中是极其罕见的。它不是温和的建议,而是一种战斗的宣言,充满了革命的热情和对现状的彻底不妥协。我特别喜欢其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比如那些充满力量感的比喻和排比,它们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和煽动性。虽然理论的复杂性需要反复研读,但其核心精神——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向往——却能瞬间跨越语言和时代的障碍,直击人心最深处的渴望。这本书读完后,你很难再用老旧的眼光看待你周围的一切社会关系。

评分

商家不怎么行,好活动现抬高价格再活动人品不行,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商家不怎么行,好活动现抬高价格再活动人品不行,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

评分

商家不怎么行,好活动现抬高价格再活动人品不行,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

评分

是正版的

评分

是正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