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1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彭凯平 倾力推荐。
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心理学经典
在哈佛,这是一堂听课人数多、受欢迎的课程
在IBM、通用电气、壳牌、宝洁、谷歌,这是一堂平衡成功事业和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在英国贵族名校威灵顿公学,这是堂提升人生品质的素质课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幸福著作》包括:《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活出zui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这五本书。
备注:此套装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为2013年新版。
《持续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and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真实的幸福》:
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目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根据我近期的统计,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可以完全治愈)。
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对心理学有点失望。但是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strengthand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学者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世界上也许没有另一个词像“幸福”这样被诸多谈论,又有着如此多不同的含义。在英语里,它是happiness,也是well-being。前者强调快乐的情绪,后者则是身心和谐的状态。而我,更喜欢马丁·塞利格曼先生提出的flourish一词。它充满动感,是心灵之花的美丽绽放;它充满质感,是能看到、听到、嗅到、触到的生命体验。它让幸福这个抽象的词生动具体起来。“持续的幸福”,谁不想要呢?读读这本书吧。
——杨澜,知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我一直都认为,财富与幸福不是对等关系,我个人一直都是追求快乐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持续的幸福》里面,我这个个人的意见已被心理学家通过科学方法证明了,但更有意思的是,塞利格曼提出了如何使财富与幸福同步的具体方法,想知道如何追求持续幸福的朋友,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林正刚,前思科中国总裁、刚逸领导力公司CEO、企业教练和管理专家
在一味追求GDP的今天,我很希望人们能停下脚步,反思一下,到底什么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并让这种幸福感持续下去。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告诉你,只有具备足够的PERMA,才能拥有蓬勃的人生,即,要有积极的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持续的幸福》的英文书名是Flourish,寓意人生蓬勃绽放,令我想起每次我进入停车场时见到女管理员向我和每位司机挥手时的灿烂笑容。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累积怨愤和痛苦,也有人选择和学习积极面对人生,感染周围的人。本书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可信和有效的方法,让个人、社群、国家和人类拥有谋求幸福和丰盈生活的能量。
——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
我佩服的是在理论之外,塞利格曼正面迎战人生不圆满的本质,那无时无刻侵袭我们的负面思考。他甚且发展出确切的实行方针,千锤百炼的问卷,以及简单容易的治疗步骤。不只是理论,也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实证,而是确实经过大量而普遍的施行之后,得到正面的,可以量化,可以被验证的科学方法。看他举例如何长期应用在美国军队与学校,提升学员在受创之后的复原力,而得到可以被测量的进步成果,的确令人振奋而充满了希望。
——陈怡蓁,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兼资深执行副总裁、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
这不是一本寻求快速解决人生问题的“成功宝鉴”之类的书,也不是一本在心智上容易消化的书。它所提的各项“策略”都来自实际的例子,证据的检视和理论的分析都需要经过深思,才能欣赏“活力”的泉源和步步为营的自我建设。每个实例都值得仔细阅读,因为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中,你会发现为什么生命是那么值得活下去,而这些值得活下去的元素,就在我们的态度和意志力里。要生命圆满,不但要正向,要积极,要乐观,更要广结良善的社群网络,有了永续的活力,才能达阵!
——曾志朗,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我们的确随时随地可以使自己快乐,因为生命的力量来自被爱,人际关系就是幸福的基石。当正向心理学的发起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被问到“请用两个字来告诉我,正向心理学是什么”时,他回答:“他人。”他人就是人际关系,快乐没有与人分享,就如锦衣夜行,快乐会少一半。……研究也发现做善事助人是所有测试过的各种可能性中,有效、能增加幸福感的方法。
这世界不缺少美,只缺少看到美的眼睛。这本书会打开你的眼界,让你看到你周边的美,让你感恩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中。
——洪兰,台湾中央大学任职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真实的幸福》译者
幸福2.0的诞生
为了解释积极心理学的现状,我先是彻底重新思考了积极是什么,蓬勃是什么。不过重要的是,我必须告诉你我对幸福的新想法。
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水。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尼采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权力。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避免焦虑。
这些伟人都犯了一元论的大错,即把人类所有动机都归结为一个元素。一元论能用少的变量做出多的推导,由于符合“简约”的哲学观念,即简单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因此它们广为流行。然而,简约也有一个下限:如果用过少的变量来解释有关现象的微妙差别,那么后往往什么也解释不出来。一元论是上述这4位伟人的理论的致命弱点。
在这些一元论解释中,我原来的观点接近亚里士多德,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幸福。其实我讨厌“幸福”这个词,因为它已经被滥用到几乎毫无意义。它无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付诸研究,也不能用做教育、医疗、公共政策,或是你个人生活等的实际目标。积极心理学的步就是,把“幸福”这个一元论概念分解成若干可以研究的术语。这远非文字游戏,幸福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一章就是我的新理论。
“你2002年的理论肯定不对,马丁。”塞尼亚?麦敏(SeniaMaymin)在2005年届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班的“积极心理学入门”课的讨论中这样说道。32岁的塞尼亚是哈佛大学数学系的荣誉毕业生,能说流利的俄语和日语,经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堪称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典范。她的笑容甚至能使亨茨曼大楼(HuntsmanHall)巨洞般的教室里充满温暖——这可是被沃顿商学院的学生们称为“死星”的大楼。这个硕士班的学生很特别:35名来自世界各地事业有成的成年人,每个月飞到费城一次,来赴一场学习积极心理学前沿研究和实践的盛宴。
“《真实的幸福》里的理论,照理说应该是一个关于人类追求的理论,但它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它忽略了成功与掌控。人会为了赢而追求赢。”塞尼亚继续说。
就在这一刻,我开始重新思考幸福。
10年前,在我写《真实的幸福》时,我想叫它《积极心理学》,但出版商认为,题目里有“幸福”这个词能卖得更好。我曾在与编辑的多场小战斗中胜利,但从来没有在题目方面获胜,于是这个词就硬塞给了我(我也不喜欢“真实”这个词,因为它与“自我”的关系太近,而“自我”在这个过于自我的世界里早就被用滥了)。这个题目以及“幸福”这个词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它无法充分解释我们追求什么,还在于现代人会由“幸福”立即联想到高涨的情绪、欢乐、喜悦、微笑。每当积极心理学上新闻时,那个可怕的笑脸就会被硬塞给我,着实恼人。
以前,“幸福”的含义并没有与愉悦这么近。当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它与快乐或者高兴相去甚远,而当我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时,我的初衷就与此相去更远了。
从幸福1.0说起
我的初衷是,积极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追求。近在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候机时,我做了一次背部按摩,因为这让我感觉舒服,而不是因为它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常常会做出让自己感觉良好的选择,但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决定经常不是为了感觉良好。昨天晚上,我选择听6岁女儿糟透了的钢琴练习,不是因为它让我感觉良好,而是因为那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而且那还是我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在《真实的幸福》中,我将幸福分为三个不同的元素——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这三个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明确定义和测量。
个元素是积极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我把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pleasantlife)。
第二个元素是投入,它与心流(flow)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我把以此为目标的人生称为“投入的人生”(engagedlife)。投入与积极情绪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为如果你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那么他们通常会说:“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也没有。”处于心流中,我们人、物合一。我认为,由于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动用了我们全部的认知和情感资源,让我们无暇思考和感觉。
体验心流没有捷径。要达到心流,你需要投入你强的优势和才能。获得积极情绪则是有捷径的,比如手淫、逛街、吸毒、看电视。这也是积极情绪和心流之间的另一项差异。因此,你需要找出你的品格优势,学习如何更多地使用它们以达到心流。
幸福还有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义。我在打桥牌时会达到心流,但在每次漫长的比赛后,当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会担心自己是在虚度人生。对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独的、自我中心的,而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life)意味着归属于某些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为此,人类创立了许多积极组织:宗教、政党、环保运动、童子军及家庭。
“真实的幸福”理论可以总结为:积极心理学探讨的是幸福的三个方面——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这就是幸福1.0。
塞尼亚的提问结束了我这10年来对此理论的教学、思考和检验,迫使我进一步发展它。从那个10月份在亨茨曼大楼的课开始,我对“积极心理学是什么”的想法改变了。我对积极心理学的要素是什么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的想法也改变了。
从满意的生活到蓬勃的生活
我曾经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1.0,衡量它的黄金标准是生活满意度,而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满意度。我现在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2.0,衡量的黄金标准是人生的蓬勃程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人生更加丰盈蓬勃。这个理论,我称之为幸福2.0理论,与真实的幸福理论非常不同(参见表1—1)。下面就是我的解释。
幸福1.0理论有三个不足之处。首先,人们已经牢牢地把“幸福”的含义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积极情绪是“幸福”的基本含义。有人中肯地批评说,真实的幸福理论武断地重新定义了“幸福”,把投入和意义拖进来补充积极情感。投入和意义都和我们的感觉无关,而且,虽然我们可能希望拥有投入和意义,但它们不是,也永远不会是“幸福”的含义的一部分。
幸福1.0理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对幸福的测量太偏重于生活满意度。真实的幸福理论中的幸福,由生活满意度来表示,具体测量方法是一个被广泛测试过的自我报告问卷,让你把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从1(非常糟糕)到10(理想)
打分。于是,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也就顺势成为提高全球的生活满意度。不过,人们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其实取决于回答问题时的感觉良好程度(超过70%),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判断(少于30%)。
因此,积极心理学原有的黄金标准过多地与情绪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幸福观被古人嗤之以鼻,被认为是粗鄙的,但我要把情绪拉下神坛的原因却不是出于鄙视,而是为了解放。如果幸福要靠情绪,那么全世界“低积极情绪”的那一半人就都只好堕入不幸福的地狱了。尽管这些低积极情绪的人缺少快乐,他们却可能比那些快乐的人有更多的投入和人生意义。内向的人远没有外向的人活泼,但如果公共政策(我们会在后一章详细讨论)是以大限度地提升情绪层面的幸福为目的,那么外向的人就会比内向的人获得更多好处。如果只考虑这种幸福,政策就会更倾向于那些快乐的人,从而决定建马戏场而不是建图书馆。一个不仅考虑积极情绪,还要考虑投入和人生意义的理论,对公共政策来说,会像民主那样带来道德意义上的解放。事实证明,生活满意度并没有计入我们的人生有多少意义、我们在工作中有多投入、我们有多喜欢与挚爱的人在一起。生活满意度基本上只测量快乐情绪,所以不应该在任何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除非这个理论只是想建立一门快乐学。
幸福1.0理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是,积极情绪、投入、人生意义不能包括人们所有的追求。“追求”在这里是指一个理论中的基本元素,你不是为了其他元素而追求它。
这就是塞尼亚的质疑,她认为,很多人是为了成就而追求成就。一个好理论应该可以更完整地定义人们追求的元素。下面的新理论,可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对幸福的重新思考
幸福2.0是一个构建出来的概念,而幸福1.0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的实体。这种实体可以被“操作”——这意味着一个可以定义它的非常具体的测量方法。例如,在气象学中,“风寒效应”由水结冰(和霜害发生)时的温度和风速共同定义。幸福1.0理论试图解释真实的幸福,因为它可以用从1到10的生活满意度来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共4册) 活出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共4册) 活出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共4册) 活出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够幔
评分?????
评分够幔
评分?????
评分够幔
评分够幔
评分够幔
评分够幔
评分够幔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共4册) 活出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