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收入作者自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8日所写的日记。作者生前未发表过。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曾据手稿出版影印本,其中1922年部分因手稿失落付阙。1959年、1976年我社两次出版排印本,并将许寿裳所录存的1922年部分片断补人,作为附录。1981年据此编入《全集》,并加注释。
此次在1981年版的基础上据手稿重作核校,并对注释作了修订补充。
##若非鲁迅先生的盛名,这本流水似的时间账本大抵也不会有受众吧~
评分##若非鲁迅先生的盛名,这本流水似的时间账本大抵也不会有受众吧~
评分##四舍五入我和鲁迅先生已经是二十五年的老朋友了。 看到最后一本日记时,几乎不忍再往下读,当你知道这是最后一年,就仿佛看着一位亲近的朋友、一位尊敬的师长的死亡倒计时,明明知晓鲁迅先生不是神,只是个喜欢吃甜食、会牙疼会胃疼的人,但还是觉得他是不死的,日记也会永远写下去,但却不是这样的。这一年的每一页日记映入眼中,总会想起卷前插图中他清癯的遗容,看到他照旧平常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写信寄信写作翻译看电影,再到六月的日记由一场大病而空白,此后病情反复,几乎每日都要注射与去医院,经常发热不退,直至—— “十八日 星期。”这一日的日记,他甚至没有写完。 日记止于1936年十月18日。再无后记。 潸然泪下。
评分##一套。“本书收入作者自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8日所写的日记。作者生前未发表过。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曾据手稿出版影印本,其中1922年部分因手稿失落付阙。1959年、1976年我社两次出版排印本,并将许寿裳所录存的1922年部分片断补人,作为附录。1981年据此编入《全集》,并加注释。”
评分##lw00000048
评分##lw00000048
评分##-_-如果不是迅哥的狂熱粉,做研究,或像我這樣要刷全集的人,日記集可以不必讀。迅哥日記最大的特點有兩个:一是「系統如目錄」,二是「只記事不抒情」。記得最多的是購書、贈書、得書;還有寫信、收信、寄信;以及一切与錢相關的項目。讀完後最大的感受也有兩個。一是覺得迅哥有點強迫症,會用不同的文體做不同的事情。比如日記只記事,雜文只寫觀點(書評影評時評藝評),小說反映現實揭露人性。二是比起胡適的「善變」,迅哥始終如一。而且對比他倆的日記,你會發現胡適是一個感性、隨性且傾訴慾很強的一個人。而迅哥則恰好相反,他理性、克制,目標清晰。不管是文章、書信還是日記,都沒有廢話。彷彿是在提醒自己曾做過哪些事,隨時做好「自證清白」的準備。而且要懟直接發文,從不在日記裡詛咒抱怨,像極了那句「君子不欺于暗室」。服氣!
评分##鲁迅歇下无事便去琉璃厂买碑帖,买书,还有书店往来送书。书店是个去处。现在买书基本来自卓越,当当寄书,不是回事儿,没有去处。09100
评分##……总觉得性格和某个谁有点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