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晚清民初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是我们很少从在地的眼光出发,讨论地方上的变化,甚至由“下”而“上”去厘清国家的变化。即使有,也都是从动乱时代的材料与状态着手,对于非动乱时代的状态了解不多。而佐藤仁史最近 谈近代中国乡土意识的书,便是由“下”而“上”出发所做的研究中的一部好书,充分吸收中、日史学界对地方社会的研究成果,他深入“地方性史料”,大量运用地方刊物、报纸、杂志,而且尽力掌握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分析新旧政见与各种势力,这些势力既是思想意趣的,又是现实利益的,它们层层套叠又循环取利,构成了一幅色块斑斓的印象派油画。
##第四至第六章写得挺有意思。其实与程美宝在《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里想谈的东西是一个意思。
评分##“本书考察江南地方县、市镇层级的地域社会如何接受新制度。乡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参与了新的政治机会和革命事业。本书在此进一步关注地域社会(县城、市镇、农村等)的差异,如何影响了接受新制度的情况,又在地域间、官民间引起了怎样的纷争,以及此时乡土是如何[以何种形式]被阐述的。”
评分##本书从地方的制度化与地域对立、以乡土出发的秩序构想、新文化和市镇社会三个面向,通过江南地域社会中市镇精英阶层的言论和行动,分析清末民初塑造出来的乡土意识及其特征。诚如多数乡土志和乡镇志异口同声地主张那样,通过涵养爱乡心来发扬爱国心。也就是在民族危机之际,为了“民族”生存,个人必须对国家做出贡献的观点,爱乡和爱国之间,是有连续性的前提,本质上毫无差别。这一主张的特征,与日本乡土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国家集权方向对比起来,就非常鲜明:中国乡土志编者几乎没有提到日本那样的主张。
评分##也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一个地方
评分##有点可惜,极其优秀的材料被极其平庸无聊的文笔写了出来....
评分##第四至第六章写得挺有意思。其实与程美宝在《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里想谈的东西是一个意思。
评分##第四至第六章写得挺有意思。其实与程美宝在《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里想谈的东西是一个意思。
评分##也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一个地方
评分##也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一个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