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袖珍经典诵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古代文集
定价:20.00元
作者:施忠连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01
ISBN:9787532619245
字数:561000
页码: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根据经典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名度,兼顾知识性和代表性,来选择篇章。按照这些标准确定下来的名篇,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的反复筛选而被各个时代的人们所共同认定的历史珍品。它们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篇章。熟读它们,不仅能初步领略中国文化宝库的珍藏之富,而且能对中国文化的精神有真切的了解与体认。
目录
序
编辑说明
篇目表
正文
四书五经名篇
二十四史名篇
诸子百家名篇
古代文集名篇
附录
经史子集基本概念简介
篇目笔画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极其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如果一本书在触感和视觉上不能提供愉悦感,那么内容再精彩,我也会束之高阁。这本书在装帧细节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的用心。它的开本设计得非常精巧,正好可以单手持握,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手腕疲劳。内页的用纸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米黄色的哑光纸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反光,眼睛看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夜间在台灯下阅读,也不会有刺眼的感觉。装帧的锁线方式也做得非常扎实,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需要对照原文或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值得称赞的是,虽然是“袖珍”版,但它的注释系统却做得异常清晰和精准。那些关键的生僻词汇和典故的解释,都用了一种不打扰主文流线的方式巧妙地附在页侧或页尾,既不破坏整体的古朴美感,又确保了阅读的流畅性与准确性。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刻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尤其喜欢它在“古代文集”部分的选择。这个部分往往是各种选本中最容易显得杂乱无章的,因为涉及的面太广,文风差异也大。然而,这本《袖珍经典诵读》似乎建立了一套内在的审美标准。它挑选的篇章不仅在思想性上具有代表性,更在文学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涵盖了唐诗宋词中的大家名篇,以及一些散文大家的精彩段落。这种组合让阅读体验极大地丰富起来,从先秦的质朴,到汉代的雄浑,再到唐宋的典雅,一条清晰的文学审美发展脉络在指尖缓缓铺开。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它让我意识到,这些古代的文学巨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对人性的洞察,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厚重的文化遗产,转化成了一种可以轻松融入现代生活的精神食粮,让人在忙碌之余,也能随时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电续航”,是非常值得拥有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精选”类的书籍通常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生怕它为了追求“袖珍”和“诵读”的便捷性,而牺牲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最终变成一堆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文字碎片。然而,这本《袖珍经典诵读》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内容编排上的匠心独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把古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知识脉络。比如,在四书五经的部分,它似乎能照顾到不同学派的侧重点,不会偏颇。翻到二十四史那块,它选取了那些极具画面感和历史转折点的叙事片段,读起来简直像在听一场跌宕起伏的评书,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历史的波澜壮阔感丝毫未减。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它让原本枯燥的研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对古代智慧主动探索的愉悦过程。对于想要打下一个坚实国学基础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既不会让人迷失在细枝末节中,又能领略到宏大的历史与哲学图景。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封面设计得古朴又不失雅致,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的文化根基,就绕不开那些古代的经典著作,但浩如烟海的史书和典籍,对于我们这些日常事务繁忙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望而生畏。我尝试过从头啃起那些厚厚的原著,结果往往是晦涩难懂,读不下去。所以,当我看到市面上出现这种“袖珍经典诵读”的版本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讲究,字体大小适中,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却又不至于笨重,非常适合随身携带。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内容的选择和取舍,能够精准地抓住核心篇章,把那些精华片段提炼出来,既保证了阅读的连贯性,又大大减轻了阅读的心理负担。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老学者的精心导览,带着我们这些初学者,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那片深邃的古代智慧的园林。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蕴含的磅礴力量和深邃哲思,让人心境平和,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先贤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对话。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过不少古代文献的精选集,但很多都存在一个通病:要么是过度现代文翻译,失去了古文的韵味;要么是注释过于简略,导致很多精妙之处被读者忽略。这本书在处理文白平衡上拿捏得恰到好处。它保留了足够的古文原貌,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先人文字的力量和节奏感,特别是那些诸子百家的论述,那种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凝练性,读起来让人心悦诚服。同时,它又很“体贴”地在关键难点处提供了简明扼要的白话疏解,这种“踮起脚尖才能够得着”的难度设置,恰好能激发人主动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解读。这种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它既是入门的阶梯,也是深入探索的地图,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让人爱不释手,每次拿起,都能感受到一种充实的精神满足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