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归隐
定价:58.00元
作者:傅旭明
出版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43497504
字数:125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归隐》包括两个部分内容:图像与文字。这二者无形中构筑了作者作品的精神骨架。
在作者的图像中,他捕捉的视角以及应运而生的表达方式,无时不透露着其敏锐的观察“事物”的独到之处。这“事物”中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既有现实的,亦有记忆与理想的重叠。在此前提下,他的图像叙述是有“故事”的,这“故事”是通过画面中的几近真实的形象来呈现。而作为呈现的主要途径:笔触的表现,无时不在叙说着图像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看来,此时的笔触亦不是单纯的笔触了,它承载了物质表象的某种精神向往的心灵诉求。
目录
作者介绍
傅旭明,1973年生于江西都昌。1993年毕业于浙江美学院附中,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国经济时报》调查记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发表逾百万字,艺术作品著有《中国当代青年画家——傅旭明》。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作品被外博物馆、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被编入《中国新艺术三十年》。
文摘
她特别羡慕别的母女相挽着,或者手拉手,一起逛街、吃东西那种亲昵的样子。她也很想去亲近母亲,但每一次在一起的时候,她都退缩了,她不敢,因为母亲永远都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和神情。这所有的所有都不是要紧的,让她心灰意冷的是母亲常对她说的那句“我们不是一路人”,每次想到这,她都会胸口发闷。不仅是因为这句话无论如何都听起来都那么绝情,更要命的是,这的确也是事实。据说,母女的关系常常是的,要么亲密的不得了,要么死对头。而这个关键点是在女儿青春发育的时候,而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是常见的现象。可是,当年周丽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母亲还不到40岁,而且她很早就去了寄宿学校读初中,读高中,后到省城读大学,本来基本没什么冲突的机会。可是有一件事至今是她心理一直不能打开的结,还是快升初中时月经初潮,她格外恐慌,母亲不仅没告诉她有关知识,而且还把她臭骂一顿,让她洗衣服,她还下河洗澡,母亲居然也没有阻止。有一次,她忘了什么事情,她和母亲顶撞了几句,母亲抄起大木棍揍得她青一块紫一块,之后她一个多月不和母亲说话。
她和母亲能共同认同的却是那句“不是一路人”,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截然不同。在她看来,母亲想要的人生应该是光鲜亮丽,轰轰烈烈的,嫁的男人也应该是有钱有地位,风趣富有。正是因为这样,自打周丽记事开始,母亲一直在埋怨父亲没有出息,没有能力也没有情趣。她说她担心周丽以后找的人还不如她自己,于是按照她的价值观,帮周丽托亲戚物色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甚至结婚的对象。而周丽一口回绝了她的安排,决意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让周丽不能接受的是,即便是父亲住院期间,母亲什么时候出门都要涂脂抹粉,注意打扮,而且常常惦记着去逛商场。而母亲对她也完全失望,因为在她眼里,一个全职妈妈没有自己的收入和事业,就是失败的女人,她永远要听丈夫的安排和指挥,而丈夫的一切行动她却无法掌控,一旦丈夫出轨,或者有什么变故,她该怎么办。周丽说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她反问说即使想到了干涉了又能怎么样。母亲又是一顿臭骂,后一句“我懒得管你”作罢。
周丽近的心理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父亲的身体状况,对于丈夫的状况也是一个因素。当然并非母亲所担心的那些,而是近两年丈夫经历人生转型期,经济和事业双重压力会损坏他的健康,而自己除了照顾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之外,她一点也帮不上忙。
对于自己,她也不是真像和与母亲对话时那样从没考虑过。在怀孩子之前,她一直在一家外资的互联网公司上班,而且干得很有些成绩,她检查发现有孩子就很快向公司递了一份辞职申请,上司劝她还是等休完产假再来上班,或是实在打算走那时候再考虑也来得及,她还是坚持辞了,她希望自己能安安心心专职在家里孕育孩子,不仅是互联网公司里电脑太多,辐射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她也不想影响丈夫工作事业的注意力,为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担心。而以现在的情况,她想如果她去找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工作,虽然在经济上减轻丈夫的压力,但孩子的接送和学习辅导就无法顾及了,后得不偿失。但自己的工作的事,如果一点也不考虑,等孩子生活和学习能基本自理时再想去上班,又恐怕年龄大了,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职位。
……
序言
归隐
火
水中花
唐
当我们老了
断念
归隐
蓝尾鸟十四行
蓝斜格
末代缘曲
木
雀儿
日落
四个竹节的玩偶
桃红岭
同渡人
土
中午
月光
黄金堰
铁板老钟还在
有平顶房子的树林
玉米大娘
月光
云居漫步
月光下的彩旗
初雪送别
初雪送别
窗外
开往春天的地铁
东三旗
隔离
四棵树
天堂
年轮
世界
扬州印象
那年春节我们回家
前浪后浪
柯桥
前路
玉树花开
西湖琐忆
终于读完了傅旭明的《归隐》,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思考。我一直对“归隐”这个主题有着莫名的向往,总觉得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有一处可以抽离、沉淀的净土是多么难能可贵。傅旭明笔下的归隐,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对内心深处声音的响应。他描绘了一个既真实又带有几分理想色彩的世界,在那里,人们不再被名利所裹挟,不再为世俗的纷纷扰扰所烦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那些山川、河流、竹林、花草,仿佛都带着灵气,与书中人物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也随着书中人一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四季的轮回,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选择归隐的故事,更是对当下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真正的幸福又在哪里。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是否也该为自己留出一片属于心灵的宁静之地。
评分《归隐》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感。傅旭明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选择回归内心、回归自然的人物群像。他们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充满了朴素而深刻的人生智慧。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画面所深深吸引,无论是山间的清泉,还是田野的炊烟,都散发着一种回归本真的气息。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放下书,独自沉思,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思考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最深刻的改变,并非来自外界的激励,而是源于内心的觉醒。归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它让我们有机会从喧嚣的世界中抽离,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匿于最朴素的生活之中。
评分《归隐》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触动我灵魂深处的作品。傅旭明用一种非常内敛却充满力量的笔触,讲述了关于放下与追寻的故事。书中人物的内心挣扎、情感纠葛,以及他们最终走向平静的过程,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归隐”二字的理解,它并非一成不变的隐居,而是一种动态的、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有些人或许选择了物质上的简朴,有些人则是在精神上寻求超越。书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了归隐的多重面向,让人不由得去思考,真正的“归隐”究竟是什么?是一种对过往的告别,还是一种对未来的全新探索?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多共鸣,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渴望。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一点点渗透进读者的心里,引发长久的思考。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书中那些深刻的哲思,感觉自己在这场心灵的旅程中,也获得了一种升华。
评分傅旭明的《归隐》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内心的蜕变。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他能够将复杂的人生哲理融入到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被触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放下”的阐释。我们的人生,常常被各种执念所束缚,无论是对名利的追逐,还是对过往的留恋,都让我们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而“归隐”则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这些执念,并逐渐放下它们。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他们或许曾经辉煌,也或许曾经失意,但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他们的选择,不一定是被迫的,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觉醒。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成功”的定义,以及幸福的来源。它提醒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或许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评分不得不说,《归隐》是一本能够洗涤心灵的书籍。傅旭明通过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也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书中那些关于“放下”与“追寻”的探讨,让我深思。我们常常执着于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归隐,恰恰是一种对内心呼唤的回应,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回归。我喜欢书中人物的真实与纯粹,他们并没有追求轰轰烈烈的功业,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安宁、更加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地活出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