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
定价:13.00元
作者:宋舒曼,王文迪 等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40128791
字数:
页码: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金陵卷》是博物馆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六大古都等十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名胜,揭示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学生既能了解这些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目录
半生萍踪何处觅
——髡残绘《报恩寺图》
半亩园中王气消
——龚贤画南京
渔舟唱晚附樵歌
——柳埔《天印方山》
云霾方山君不识
——高岑《天印樵歌》
何处清歌乘暇适
——《清溪游舫》现浮华
悲情默默画中流
——石涛《清凉台图》赏析
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
——黄宾虹《金陵春晓图》赏析
聊以画心写佛境
——游傅抱石《鸡鸣寺》
笔墨当随时代
——傅抱石画《雨花台颂》
峥嵘岁月
——傅抱石、宋文治、丁士青、张文俊画
《化工城的早晨》
中西并蓄写玄武
——赏钱松岳《玄武湖》
抒写时代之光
——钱松曲《梅园新村》赏析
墨有尽而意无穷
——读亚明《钟山晴日》
静观的征途
——亚明画《栖霞秋色图》
真境呈现与审美迹化
——魏紫熙《天堑变通途》赏析
魏紫熙画《梅花山图》
“别角晚水”眺金陵
——萧平笔下的梅花山
清润江南里的实与意
——范保文《栖霞秋韵》赏析
水墨江浦春意闹
——周京新的《江浦老山七佛寺》
留与画心透佛境
——薛亮《栖霞佛境》
赤霞落日映晚钟
——朱道平《鸡鸣晚钟》赏析
作者介绍
文摘
故垒鸦归宵寂寂,废园花发思悠悠。兴亡自古成惆怅,莫遣歌声到岭头。清湘遗人极。”此为《清凉台图》左上角的题跋。除标题是以隶体所书写外,诗的主体部分皆用楷体写成。字的笔画沉稳有度,结构形态自由大度,规整中不乏灵动,线条中透露出几分随意。诗中的薄暮、独上、阴云、鸦归、废园等一系列措辞都指向一个“悲”字,而画中杳无人烟的山庄、静穆的丛林都隐射了一个“凉”字,唯有那若隐若现的白雾尚能使人感觉到一丝丝生气。图中诗述“因”、画表“果”,情景交融。画中偌大的日暮春景却不见一撮山花开放,不见一只飞鸟掠过,不见一丝人间烟火,可以说已将一切令人心生愉悦的事物一一摒除到画面之外。明朝大势已去后石涛虽出家为僧四方云游,但昔日复杂的家世经历造成的遗民情结一直挥之不去,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得到释放。此画正是石涛对故国山河悲情的追忆,也是对时过境迁的伤感表达。石涛曾师从临济高僧善果施庵本月禅师,拥有积极入世的大乘精神,他把本心自性作为人生和艺术的出发点和精神归宿贯穿始终,应用到取景择物的实践中。清代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杂剧之佳处,不在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日:有意境而已矣。”对于画作意境的向往,石涛正是这样不顾一切地努力求索。《清凉台图》的山水意境可从诗学、禅学、美学、心态等多种角度进行挖掘,相信每一种美都值得细细咀嚼。
综合而言,《清凉台图》用笔之法节奏缓慢、不温不火、柔中含刚、润中见燥,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引入瞩目的技巧,但在这幅画中,石涛以凝重缓慢却又高超娴熟的笔墨技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压抑、失落的情感,令人沉醉。山庄景物以形而立,看似呆板甚至呈现睡态,但又处处虚灵见性,无一处纠结,无一处僵化,这都是技艺达到高度的体现。
……
序言
这本《XH 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真的让我爱不释手,翻开第一页就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烟雨蒙蒙的金陵古城。书中的每一幅水墨画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而是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的韵味、城市的灵魂,通过笔触和墨色的挥洒,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尤其喜欢那些对古建筑细节的刻画,无论是飞檐翘角,还是雕梁画栋,都显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画风上,时而浓墨重彩,展现繁华盛景;时而淡雅写意,勾勒出朦胧诗意。这种写意的笔法,恰恰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它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兴趣,而《XH 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这本书,简直是满足了我对金陵的所有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部流动的历史画卷。我喜欢作者在每一幅画作旁所配的点睛之笔,寥寥数语,却能准确地道出画作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历史典故。这让我对金陵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沉醉于那些水墨晕染出的意境,仿佛能闻到古老巷子里的梅花香,听到秦淮河畔的丝竹之乐。
评分阅读《XH 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我并非研究历史的专家,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艺术化的方式,将金陵的历史文化呈现在我面前。我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它经历了辉煌,也饱经风霜,但骨子里的那份文化底蕴却从未改变。水墨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东方审美中的含蓄与韵味,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这本《XH 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绝对是一部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非常欣赏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他/她并非简单地复制古迹,而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对金陵的理解融入其中,创作出了一幅幅富有生命力的画作。每一笔,每一墨,都充满了故事感。我喜欢它带来的那种宁静致远的感受,让我暂时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沉浸在金陵那古老而又迷人的韵味之中。
评分拿到这本《XH 金陵卷-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打开。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封面上的“金陵卷”三个字,心中便涌起万千思绪。金陵,这座承载了六朝古都辉煌与沧桑的城市,她的历史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以至于任何一本小小的书册都难以完全囊括。然而,当我真正翻开书页,那些由画笔勾勒出的城郭、园林、街巷,便开始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被那些细腻的笔触所吸引,它们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将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