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领导干部读经典 郑午昌讲美术
定价:29.80元
作者:郑午昌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2043787
字数:125000
页码:1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本书即为郑午昌先生的《中国美术史》,内容“根据各种美术如何演进的情形而历述其源流、派别及其与各方面之关系,多以事物来证明历史,故于各种美术的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或特殊的事实,无不从详介绍”,实为一部的中国美术史读本。本次编辑过程中对其文字除错讹之处外,一仍其旧。如将蒙古族视为“野蛮民族”等表述,为保持原作原貌,也未做改动。读者自会明晓其局限。另外,书中还选配了多幅插图,以飨读者。
内容提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辑选民国人文精粹,囊括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吕思勉等大师级作品,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参考和修养镜鉴,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绝非一时的浏览就能消化。郑午昌先生的学识渊博,仿佛将几千年中国美术史浓缩在一本册中,却又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气韵生动”的解读,这并非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在具体的画作分析中,通过对笔墨、线条、色彩、构图的层层剖析,展现了中国画为何能够超越形似,直达精神层面的奥妙。他对于历代名家的点评,更是妙语连珠,既有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赞誉,也不乏对某些局限性的深刻反思,这种客观而又充满智慧的分析,让人在学习古人技法的同时,更能理解艺术的辩证发展。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博学的老师,漫步在中国美术的殿堂,他点拨你欣赏石涛的狂放,也能让你品味八大山人的孤寂,更能让你领略近现代大师们的创新之路。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原本晦涩的艺术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充满了魅力,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国美术史的浓厚兴趣。
评分在浩瀚的史书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郑午昌,这位在艺术领域耕耘一生的大家,他的思想和见解,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每当翻开一本与他相关的著作,总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与大师的思想产生共鸣。那些关于笔墨的运用、构图的精妙、意境的营造,以及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在郑午昌的笔下,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充满温度的艺术实践。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于绘画精神的独到阐释,都足以让任何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人,在阅读中获得启迪。那些对中国绘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历代名家的点评,都展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眼光。阅读他的作品,不仅是学习绘画技法,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品味和传承,是对艺术精神的追寻和体悟。他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对待艺术,也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他的心得,让艺术的殿堂对每一个热爱它的人敞开大门。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艺术并非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郑午昌先生在书中,将领导干部所需要具备的艺术素养,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来提升个人修养和领导能力,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对于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是判断一个人品味和格局的重要标准,而领导干部更是需要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洞察事物的本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他对中国传统绘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与现代领导力的结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他并不是将艺术作为一种消遣,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提升思维方式、拓展人生境界的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艺术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欣赏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思考层面,开始理解艺术在塑造人格、提升领导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收获。
评分作为一名对艺术抱有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常常觉得美术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门槛很高。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郑午昌先生的语言风格,既有学者严谨的逻辑,又不失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他并没有使用大量艰深的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将复杂的艺术概念讲解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画家作品的对比分析,这种对比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现出艺术风格的演变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例如,他对于山水画的讲解,不仅仅局限于笔墨技巧,更深入探讨了画家如何通过山水的描绘来表达情怀,寄托理想,这让我意识到,中国画的魅力远不止于技艺本身,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通过阅读,我对中国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开始触及到其深层的意境和文化内涵,这对于提升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评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郑午昌先生作为一位艺术大家,其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底蕴。他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画的范畴,而是能够将中国美术置于世界艺术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进行比较和分析。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使得他对中国画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也让我看到了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他对于“东方美学”的阐释,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让我明白了东方艺术所特有的哲学理念和审美追求。书中对于一些具体作品的解析,堪称精妙绝伦,他能够从细微之处入手,将画家的创作意图、技法特点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一一剖析,仿佛将我带入到那个创作的现场,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画,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