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画法 9787532288991

马的画法 97875322889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宝兴作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绘画技巧
  • 动物
  • 素描
  • 速写
  • 艺术
  • 美术
  • 绘画入门
  • 绘画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88991
商品编码:2962388968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马的画法

定价:29.00元

售价:21.2元,便宜7.8元,折扣73

作者:顾宝兴作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322889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马是历代许多画家喜爱描绘的对象。汉代画像砖中的《群马图》、魏晋壁画中的《牧马图》、唐代的《夜照白图卷》、宋代的《五马图卷》、金代的《六骏图卷》、元代的《饮马图》等,都是我国美术史上画马的精品之作。唐代的曹霸、韩軒,宋代的李公麟、龚开,金代的赵霖、武元直,以及清代的郎世宁,现代的徐悲鸿等都是我国杰出的画马专家。 由顾宝兴编著的《马的画法》是一本马的画法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论述了中国画马的历史,演绎了画马的技法,展示了画马的百态,适合初学者的中国画技法书。

内容提要

《马的画法》由顾宝兴编著。
《马的画法》一书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画马的技法,范图丰富,是一本适合中国画爱好者参考学习的书籍。
用中国画画法画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是成功的创作作品。
(一)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所谓以形写神,不仅外形要画得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形的描绘表现出内在的神韵。
(二)立意在先,构图灵活。
(三)虚实结合,浓淡相宜。中国画特别重视笔墨的运用,笔墨浓重的地方为实,清淡的地方为虚,一幅好画正是通过虚实的结合、浓淡的对比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和感染力。
(四)诗、书、画、印结合,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不仅要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以及作画时间等,常常还包括诗人或书法家(有时是画家自己)题的诗文,用以补充和丰富画的主题和意境,印章的使用则往往能起到装饰和平衡画面的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丝绸之路上的风云:中古史者的时代侧影》 作者: 李明远 出版社: 燕山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364-5678-9 书籍分类: 历史/世界史/中古史/文明交流 ---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上的风云:中古史者的时代侧影》并非一部传统的宏大叙事史学著作,它更像是一组精心打磨的、聚焦于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间欧亚大陆内部复杂互动与深刻变革的“专题摄影集”。本书的核心视角,在于解构和重塑人们对“中古时期”这一概念的刻板印象,深入探讨在漫长的帝国兴衰与宗教传播的背景下,物质、思想和人群是如何跨越地理障碍,塑造出我们今日所见世界的雏形的。 本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特定的地理枢纽或关键议题展开,力求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石,辅以细致的考证与富有洞察力的分析。 第一部分:绿洲的回响与商道的重构 本部分聚焦于丝绸之路的地理核心——中亚绿洲城市群的生命力与脆弱性。作者摒弃了将丝绸之路视为单一商道的简化认知,转而探讨了其作为多重网络交汇点的复杂性。通过对敦煌、撒马尔罕、布哈拉等重要节点城市出土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细致梳理,我们得以一窥这些城市在不同政权更迭中的经济结构和文化韧性。 重点章节包括对粟特语商业信函的深度解读,揭示了七至九世纪间,商人群体如何凭借语言和宗族网络,维系着横跨数千公里的贸易链条,即便在政治动荡时期,经济的联系也从未完全中断。此外,书中对“胡商”这一概念进行了再审视,指出其并非一个固定的族群标签,而是一个流动的、适应性极强的商业身份集合体。 第二部分:信仰的迁徙与认同的边界 中古时期是世界性宗教力量大举扩张的时代。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投向了基督教(景教、聂斯脱里派)、摩尼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的东渐与西传过程。作者强调,信仰的传播绝非简单的文化输出,而是一个充满协商、融合与冲突的动态过程。 书中对佛教在唐代中晚期向西域和吐蕃的传播路径进行了细致的地理学分析,尤其关注了翻译家和僧侣在地方精英接受度中的作用。在讨论伊斯兰教向东传播时,作者着重分析了其在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的早期建制,以及与本土萨满教和先前传入的宗教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信仰认同如何在新的地理空间中被重新定义和构建。 第三部分:技术与物产的隐形流动 技术传播是中古史中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层面。本部分致力于追踪那些改变了人类日常生活和战争形态的关键技术和物产的移动轨迹。从造纸术和火药的西传,到玻璃器皿和香料的东输,作者展示了技术转移背后的社会驱动力。 书中通过对波斯萨珊王朝玻璃制造技术与唐代邢窑瓷器制作技术的对比研究,论证了技术知识的传递往往依赖于工匠的个体流动而非国家层面的官方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农业技术,例如新作物品种(如某些瓜果和谷物)的引种记录,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文献佐证,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在社会变迁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第四部分:草原帝国的兴衰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中古时期,草原民族的崛起与衰落,是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核心事件。本书的第四部分集中分析了突厥汗国、回鹘、蒙古帝国等在不同阶段对既有文明体系的冲击与整合。 作者认为,蒙古帝国并非简单地“摧毁”了已有的文明,而是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暂时性地打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了一种“大一统”的脆弱结构。书中对《元史》中对西域的记载,以及欧洲探险家如马可·波罗的游记进行了交叉印证,旨在描绘出在“蒙古和平”时期,不同政治实体之间紧张却又相互依存的朝贡与贸易关系网。 第五部分:边疆的日常生活与“他者”的构建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野从宏大的政治和贸易网络,收缩到边疆地带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壁画、诗歌和地方志的解读,作者试图还原在帝国疆界模糊地带,人们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与合作的细节。 探讨了“蛮夷”与“华夏”、“信徒”与“异教徒”等身份标签的相互渗透性。例如,在唐代边镇,汉族士卒学习胡语、娶胡人女子为妻的现象,揭示了文化同化并非单向,而是充满了双向的适应与改造。本书最终导向一个结论:中古时代的欧亚大陆,是一个在地理上高度互联、在文化上不断协商的复杂场域,其“边缘地带”远比中心地带更具活力和创造性。 --- 本书特色: 1. 跨学科视野: 结合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 聚焦连接性: 强调欧亚大陆内部的互动、流动与相互影响,而非孤立的区域史叙述。 3. 史料运用扎实: 大量引用了罕见的中亚文书、梵文、突厥文、波斯文材料的译注成果,确保了论证的深度。 4. 叙事生动: 虽然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但作者的笔触细腻,善于通过具体的人物侧写和场景还原,使复杂的历史脉络清晰可感。 《丝绸之路上的风云》是献给所有对世界文明的起源与交融充满好奇的读者的一部深刻而引人入胜的读物。它邀请我们重新审视那个看似遥远、实则与我们紧密相连的中古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用钢笔速写来记录生活中的瞬间很感兴趣,而马匹,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驰骋的马匹,是我非常想尝试描绘的对象。这本《马的画法》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线条表现力的技巧,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粗细、虚实来表现马匹的肌肉轮廓、毛发的蓬松感,以及速度带来的动感。我也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在不同场景下画马的指导,比如在草原上、在山林间,或者在马厩里,不同的背景会影响马匹的姿态和光影。我希望这本书能鼓励我大胆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马匹的生命力,捕捉它们在特定环境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让我能够在旅途中或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画笔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生灵。

评分

我一直觉得,画马是一件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这本《马的画法》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似乎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如何捕捉马的神韵。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对于马眼、马嘴、马耳这些细节的处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马匹的眼神能否表现出它的情绪,是决定一幅画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样,马嘴的开合、耳朵的竖起或耷拉,都能传达出马匹此刻的心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步骤图,清晰地展示如何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开始,逐渐叠加细节,最终形成一匹栩栩如生的马。而且,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光影的运用,比如如何表现马匹光滑的皮毛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变化,如何塑造立体感,那就更完美了。我对画画的热情很高,但也确实需要一些专业指导,希望这本《马的画法》能够成为我绘画旅途上的得力助手,让我能够真正掌握画马的精髓,从新手蜕变为能够自如描绘各种马匹的画者。

评分

最近沉迷上了绘画,尤其是对动物特别感兴趣,马作为一种力量与美的象征,更是我一直想深入描绘的对象。在搜寻绘画教程时,偶然看到了这本《马的画法》,书名就直击要害,感觉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拿起笔来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一些预览图,就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马的骨骼结构、肌肉纹理的讲解是否细致,因为我知道,只有掌握了内在的构造,画出来的马才会有生命力,才不会显得呆板。我还期待书中能有不同姿态的马的描绘,比如奔跑的、休憩的、站立的,甚至是不同品种的马,因为它们的外形和神态都会有所差异。如果能有关于马的毛发如何表现的技巧,那就更棒了,毕竟马匹身上浓密的鬃毛和尾巴是它们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让我能将心中想象中的马匹生动地呈现在纸上,感受那种驾驭笔触、创造生命的美妙过程。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典油画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描绘骏马的经典作品心生向往。这本《马的画法》给我一种很强的信心,相信它能帮助我接近那种写实而又充满力量感的绘画风格。我特别看重书中对马的动态描绘。马匹在运动中的姿态是极其复杂的,比如奔跑时的四蹄腾空,跳跃时的弓背蓄力,这些都需要对人体(马体)的动态解剖有深刻的理解。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不同运动状态下马匹骨骼肌肉变化的详细分析,并且提供相应的作画步骤。此外,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还能传递一些关于如何观察马匹,捕捉它们生命力的理念。因为在我看来,绘画不仅仅是复制,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的表达。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马匹的野性、速度和优雅,并且将这些特质通过我的画笔展现出来,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

我喜欢画各种各样的动物,但马始终是我觉得最难把握的题材之一。这本《马的画法》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如何准确地描绘马的头部。马的头部结构非常精细,从颅骨到口鼻,再到鬃毛的走向,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挑战。如果书中能提供不同角度、不同表情的马头写生示范,并且细致地讲解如何处理这些关键的解剖点,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也很关心书中是否会有关于马匹色彩的运用。马匹的毛色有很多种,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毛色的质感、光泽,以及在不同光照下的微妙变化,这都是我希望能够学习到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色彩搭配的建议,或者一些上色技巧的示范,让我的马匹绘画作品更加生动、饱满,充满视觉冲击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