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透明水彩配色的奥秘(修订版)
: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伊藤将和 渡边宪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544262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颜色是人们对画面的第1感觉,颜色配得好,画面就成功了一半。对于水彩初学者来说,想要让自己的水彩画摆脱习作之感,变得协调有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色彩表现。 要想达到完美的颜色只需要做到两点:了解颜色的特征和掌握好上色技法。《透明水彩配色的奥秘》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介绍了常用的60色水彩颜料色的色彩成分和透明度等特性,当你知道一种颜色为什么鲜艳、为什么柔和、为什么明亮、为什么灰暗后,很自然地就懂得如何调配出想要的颜色。并且将60种原色和近200种混合色在画纸上的效果逐一展现出来,省去了你不必要的错误尝试,让你尽快找到正确配色的觉。之后再通过有技巧地叠色、洇染、留白、刮擦,将色彩的表现发挥得淋漓。 《透明水彩配色的奥秘》作为日本水彩画大师伊藤将和总结了多年绘画和教学经验的经典之作,是大师级水彩配色手册,是水彩初学者的配色宝典。
对于学习水彩画的绘画初学者而言,配色是基础也是需要学习的技法,颜色配得好,画面就成功了一半。 本书是一本水彩配色技法书。全书共6章。从三原色的特征讲起,然后扩展到60种常见颜色的特征。在大家对这些基础颜色有了了解以后,结合绘画实例讲解配色技巧和上色技法,并针对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不同主题的水彩画总结了配色要点,让每种颜色都相互配合出各自的美感。 本书适合水彩画初学者和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参考材料。
章熟练掌握三原色
Red 6
Yellow 8
Blue 10
红、黄、蓝是所有颜色的基础 12
调色的基础 14
第二章 11组 60色
Red(6色)
Pink(3色)
Orange(4色)
Yellow(7色)
Llight Green(6色)
Green(6色)
Blue(5色)
Deep Blue(5色)
Violet(5色)
Brown(7色)
Grey(3色)&White;(2色)、Black(1色)
第三章 让基础颜色得到100%的发挥
颜色的效果
Red 胭脂红
Orange 朱红
Yellow 浅黄
Green 绿1号、铬绿
Blue 钴蓝、普鲁士蓝
Vlolet 紫罗兰
Brown 黄赭石、赭石、焦赭
White&Black; 象牙黑、中华白
第四章 上色方法、观察颜色的方法
淡彩画
湿湿画法、干湿画法
洇染法
叠加1 2
底色效果1 2
叠加的笔触
第五章 不同主题的颜色操作手册
风景1 2 3
花朵1 2
静物1 2 3
人物1 2
颜色的作用与绘画表现
第六章 成为水彩技法的达人
擦除法:不用白色颜料的白色
干刷法、飞沫法
使用留白液、刮削法
彩色画纸
点的利用方法、线的利用方法
灰色调画法
画面构图
颜色与笔触
关于画具的一点建议
伊藤将和 1977 出生于日本福岛县 1997 考入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专攻油画 2006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博士后毕业 2006~2010 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助教 现为上越教育大学讲师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我对色彩的敏感度和需求都比较高。虽然我并非专攻插画或纯艺术,但在我的工作中,色彩的运用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传达力和情感表达。当我翻开《透明水彩配色的奥秘(修订版)》时,我立刻就被它专业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背后的逻辑和心理学效应。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冷暖以及色相的巧妙组合,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比如,书中关于“灰调的艺术”的章节,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我一直觉得灰调的运用难度很高,很容易让画面显得沉闷,但这本书却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细微的灰调变化,来传递出宁静、沉稳甚至是高级的质感。此外,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象征意义的探讨,也让我对色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这对于跨文化的设计项目非常有帮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配色技巧,更是关于如何用色彩“说话”的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对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无论是商业插画还是个人创作,都能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思路。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升级,也为我日后的设计工作注入了新的灵感。
评分我是一名对艺术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平时喜欢用各种媒介进行绘画创作,但水彩一直是我觉得最难驾驭的画种之一,尤其是在颜色运用上,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那种应有的灵动和生命力。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把我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水彩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的呼吸”的论述,它让我第一次意识到,颜色不仅仅是涂抹上去的,它们是有生命的,会流动、会碰撞、会相互影响。书中大量的图示,将抽象的色彩理论具象化,让我能直观地看到颜色是如何在纸上“对话”的。比如,对于如何处理画面中的亮部和暗部,我一直很头疼,这本书通过对比鲜明的案例,教会了我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和明度来区分光影,让画面更具立体感。我还在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打破”单调,让画面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比如如何运用撞色来强调重点,或者如何用邻近色来营造和谐统一的氛围。这本书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调色盘,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自由、更自信地运用色彩,去描绘我脑海中的每一个奇思妙想。
评分这本《透明水彩配色的奥秘(修订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水彩画情有独钟,尤其是那种通透、灵动的色彩表现力,总觉得能捕捉到光影最细腻的变化。但说实话,在配色这块,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尝试过不少教程,但要么太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操作步骤过于简单,始终没能找到那种“点石成金”的感觉。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没有上来就灌输复杂的色彩理论,而是从最直观的感受出发,引导读者去“看”颜色,“听”颜色,甚至“尝”颜色。比如,书中对不同颜料在水中的扩散、混合时的微妙变化做了非常细致的图文解析,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透明”这个概念在水彩配色中的核心地位。那些关于如何利用冷暖对比、明度对比来营造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讲解,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觉得水彩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而这本书恰恰教会了我如何去驾驭这种不确定性,让偶然的笔触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表达。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色彩组合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颜色罗列,而是结合了具体的绘画场景,比如描绘清晨的露珠、夕阳的余晖,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动手尝试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水彩配色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再是盲目的堆砌色彩,而是有策略、有情感地运用色彩,去构建我心中的画面。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名业余水彩爱好者,平时工作比较忙,只能挤出零碎的时间来画画。之前也尝试过几本配色方面的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看的时候觉得好像懂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不得要领,甚至越画越乱。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接地气,完全是从一个画者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它没有上来就讲什么CMYK、RGB这些我不太懂的东西,而是从“如何让颜色看起来舒服”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书中有很多关于不同颜色之间相互影响的案例,比如一个亮色旁边放一个暗色,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或者在一个大面积的暖色调中加入一点点冷色,能起到什么样的提神作用。这些细微之处的讲解,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色彩关系”的章节,它不只是告诉你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好看,而是更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好看,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画面情境下运用这些关系。我之前一直很困扰如何画出富有空气感的风景,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原来很多时候,不是颜色不够多,而是色彩的“语气”不对。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和纯度,即使是简单的绿色,也能画出远山层叠、近景鲜活的效果。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不再害怕配色,反而开始享受探索色彩的乐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艺术类书籍之一。我本身是一位比较注重写实细节的画家,之前总觉得水彩的透明感和流动性不太适合表现我所追求的厚重感和质感。因此,在配色方面,我一直比较保守,倾向于使用一些比较“安全”的颜色组合。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观念。它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义了“透明”在水彩配色中的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色彩的层次感”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叠加颜色,而是教你如何通过底层的颜色渗透、中层的色彩叠加以及顶层的笔触来构建出丰富而富有深度的色彩关系。书中对“环境色”的运用做了非常深入的剖析,这对于我理解和描绘复杂光影环境下的物体色彩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展示了如何在一个黄昏的场景中,让一块灰色的石头也染上温暖的橘红色,这种对环境色彩敏感度的培养,是我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运用“对比色”来激活画面,以及如何利用“同类色”来营造统一和谐的色调的实用技巧,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配色思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水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了,也更加敢于尝试和创新了,这对我今后的创作生涯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