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
定价:32.00元
售价:23.4元,便宜8.6元,折扣73
作者:杨志本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3487378
字数:
页码:2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主要论证了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海上入侵,包括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这些战争,大多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终结。这些国耻之所以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国势衰落,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学技术缺失外,国家没有海权观念,没有足以掌握海权的海上力量则是致命的弱点。接受历史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振兴中国海权,加强建设能够在海洋上打胜仗、掌握海权的强大的海军,把海军舰队锻炼成为具有在海战场上(水面、水下、空中)机动攻击歼敌致胜能力的海上军。
目录
作者介绍
杨志本,原名智本,1922年11月出生,原籍山东泰安,现居北京。1940年任小学教师、校长。1946年调县教育科。1948年转入军队。在26军78师司令部、海军司令部、海军百科全书编辑部历任作战参谋、处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副主编兼门类主编。主编《清末海军史料》《中华民国海军史料》;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海军百科全书》《军事大辞典》《海军大辞典》等,阐明中国海权理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风格非常符合我对历史书籍的期待,厚重而又不失典雅,封面上的设计仿佛已经预示着一场跨越千年的海军史诗即将展开。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海军史有着特别情结的读者,那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壮丽图景,或是古代海战中那些智慧与勇气的碰撞,都让我魂牵梦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古代海军的细节,不仅仅是舰队的规模和航行里程,更包括当时的海上贸易、海洋勘探、以及海军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古代造船技术的详细介绍,比如不同时期战船的特点、建造材料、以及船体结构的演变。同时,对于古代海战的战术和兵器的描述,也希望能足够详尽,让我们能够理解古人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上进行较量。而在近代海军的部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屈辱与抗争的时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客观地呈现洋务运动时期海军建设的努力与局限,甲午海战的惨痛教训,以及之后中国海军在动荡年代中的挣扎与新生。书中是否能够对不同时期的海军将领和士兵们进行深入的人物刻画,展现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与选择?那些为了国家海上安全而付出努力的个体,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铭记。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深感好奇,但市面上关于海军史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不够深入。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立刻被它厚重的装帧和丰富的目录所吸引。书的开篇就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海军的概貌,从早期以水军为主的国防力量,到后来大规模的远洋航行,这其中蕴含的技术进步、组织管理以及对外交流的意义,都值得细细品味。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古代战船的描述,比如宋代的“战舰”、明代的“福船”,其结构、尺寸、武器装备等细节是否能够通过文字和配图清晰地展现出来,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海洋力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到近代的开端,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甲午海战的惨痛教训,这一系列事件是中国海军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回避历史的阴暗面,深入挖掘导致失败的深层原因,例如技术引进的瓶颈、人才培养的不足、朝廷的决策失误等等,并能够详细阐述在困境中,那些为中国海军发展默默付出的人们的故事,他们的坚持与牺牲,才使得中国海军能够历经磨难,生生不息。
评分我对军事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 maritime warfare,因为海战往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力、科技水平和战略眼光。所以,当我在图书市场看到这本《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时,眼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书名中的“史例”二字,让我预感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叙述,更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事件解读,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古代海军的论述,比如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护航舰队,或者宋元时期强大的水军舰队在陆地进攻和海上防御中的作用,这些往往是被历史书忽略的角落。书中是否能够通过详细的文献考证,还原这些古代海军的真实面貌?例如,他们的船只设计、武器配置、作战方式,以及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近代海军的部分,更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从清末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到民国时期的海军重建,再到新中国海军的创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波折与挑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这些海军力量在技术、战术、战略上的演变过程的细致梳理,以及对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策的将领和政治家们的评价,了解他们如何在中国积贫积弱的背景下,努力构建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评分从书的封面和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仿佛一本沉甸甸的史书,里面记录着无数关于海洋、关于战斗、关于国家命运的故事。我尤其对中国古代海军的发展感到好奇,在没有先进科技的时代,古人是如何构建和运用他们的海上力量的?书中是否能够详细介绍古代的海战战术,比如“火攻”、“伏兵”、“水攻”等,以及当时使用的各种海战兵器,像是弓箭、刀枪、甚至是火药武器的早期应用?我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和航海技术一直很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解读,让我了解那支庞大的舰队是如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的。近代海军的篇章更是我关注的重点,从李鸿章力推的洋务运动,到甲午海战的惨败,再到民国时期海军的重建,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分析近代中国海军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得失,以及在列强环伺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海军所面临的困境与努力。这本书是否能够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案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海军从弱小到强大的艰辛历程,并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评分这本《中国古代近代海军史例》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泛黄的纸张质感,隐约可见一艘古老战舰的剪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将人直接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预示着内容一定非常丰富扎实,绝非泛泛而谈。翻开目录,那些熟悉的、陌生的海军史事件扑面而来,《靖海军》的辉煌,《甲午海战》的悲壮,还有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无数次海战的细节,都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古代海军的论述,比如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航海技术,以及古代的造船工艺和海战战术,这部分的描述是否能够揭示出隐藏在宏大叙事之下的精妙之处,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当然,近代海军部分更是我关注的焦点,从洋务运动时期“自强”的口号,到北洋水师的崛起与覆灭,再到后来海军的重建与发展,每一个时期都充满了曲折与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鲜活的人物故事,以及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原因的深入剖析,让我能够跳出简单的“胜利”或“失败”的标签,去感受那个时代中国海军在技术、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真实困境与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