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報刊載海軍史料匯編 9787547419533

清末報刊載海軍史料匯編 9787547419533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馬駿傑,吳峰敏,門貴臣 著
圖書標籤:
  • 清史
  • 海軍史
  • 報刊史料
  • 近代史
  • 史料匯編
  • 清末
  • 軍事史
  • 中國近代史
  • 史學
  • 檔案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山東畫報齣版社
ISBN:9787547419533
商品編碼:2964442716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7-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清末報刊載海軍史料匯編 作者 馬駿傑,吳峰敏,門貴臣
定價 98.00元 齣版社 山東畫報齣版社
ISBN 9787547419533 齣版日期 2016-07-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本書是清末報刊載海軍史料的整理、匯編。其文字原散見於自民國以來的各種報紙、雜誌、會議記錄等各類刊物或文件。作者加以整理、編校、注釋、匯編。力求程度上保證其完整性與可靠性,使其成為海軍史研究的手資料。



   作者簡介

  馬駿傑,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主講人,全軍教師,長期從事軍事曆史與軍事思想的教學與研究,發錶學術論文六十餘篇,著有《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檔案裏的中國海軍曆史》《甲午!甲午!》,編有《民國時期中國海軍論集》《民國時期外國海軍論集》等。


  吳峰敏,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軍事文化和軍事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門貴臣,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軍事曆史教學與研究,在《政工導刊》等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著有《被遺忘的戰爭瞬間》等。


   目錄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晚清海疆風雲錄:近代中國海軍的興衰與轉型(1840-191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晚清時期中國海軍發展曆程進行深度剖析的一部學術專著。它聚焦於自鴉片戰爭爆發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國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探索建立和重塑近代化海軍的艱辛曆程。全書以時間為軸,以重大事件為節點,係統梳理瞭這一時期中國海軍從“船堅炮利”的初期設想到最終走嚮衰敗的復雜曆史脈絡,旨在揭示其深層次的結構性睏境與轉型中的陣痛。 全書分為四個主要部分:“萌芽與模仿”、“洋務的實踐與睏境”、“甲午的慘痛與反思”,以及“殘局與新生前的掙紮”。 第一部分:萌芽與模仿——近代海軍的早期嘗試(1840-1870年代初) 這一部分著重探討鴉片戰爭後,清廷對西方海軍力量的初步認知與被動反應。在東南沿海的衝擊下,中國開始瞭建立“水師”的初步探索。我們詳細考察瞭以地方督撫為主導的“船廠”和“水師”的創建工作,如福建船政局的建立及其對技術引進的影響。重點分析瞭早期船艦的製造模式——主要依賴嚮英法等國訂購或仿製,這種依賴性如何從一開始就為後續的發展埋下瞭技術與資金的隱患。同時,也梳理瞭在這一階段,清廷內部對“海防”與“陸防”的優先順序的爭議,以及這些爭議如何影響瞭海軍建設的資源分配。 第二部分:洋務的實踐與睏境——北洋、南洋、福建三洋的並存與競爭(1870年代中後期至1894年) 本書的核心部分之一,深入探討瞭李鴻章主導的北洋水師的崛起與鼎盛。通過詳盡的史料,重現瞭北洋水師如何吸收德製軍艦、建立成建製、有訓練體係的近代化海軍。然而,研究並未止步於錶麵的繁榮,而是深入挖掘瞭隱藏在其背後的結構性矛盾:資金的挪用與截留(特彆是從海軍經費轉入修築鐵路和支持陸軍的案例),派係間的掣肘與不閤作(如南洋與福建水師在人事、裝備標準上的差異),以及訓練體係的僵化——即如何將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與清朝固有的文官政治體係、冗雜的監察製度相衝突。這一部分詳述瞭海軍軍官的培養模式,特彆是威海衛水師學堂的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脫節現象,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埋下瞭伏筆。 第三部分:甲午的慘痛與反思——軍事災難對國傢認知的影響(1894-1898年) 甲午戰爭的爆發與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是全書的轉摺點。我們不僅描繪瞭戰爭的軍事細節——從黃海海戰的戰術失誤到威海衛的最終陷落,更重要的是,聚焦於戰後的“震撼與反思”。這部分分析瞭戰爭如何徹底擊碎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軍事領域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戰後,清政府被迫進行新一輪的海軍重建。重點考察瞭“自強”口號下,海軍采購與建設的“短平快”策略,以及其在政治上的急功近利,即急於在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通過象徵性的海軍力量來維護宗主國地位的努力,但這種努力往往缺乏長遠規劃和持續投入。 第四部分:殘局與新生前的掙紮——光緒末年海軍的重組與睏境(1899-1911年) 在八國聯軍侵華的陰影下,清政府啓動瞭“籌建新海軍”的計劃,試圖重建一支麵嚮未來的海軍力量。本書審視瞭這一時期海軍建設的特點: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的製度建設,以及對留學生人纔的啓用。然而,此時的清政府財政已極度緊張,地方權力進一步膨脹,中央對海軍的控製力持續削弱。我們詳細分析瞭新海軍的艦船構成、人纔流動,以及在辛亥革命前夜,海軍內部的政治立場與對朝廷的忠誠度問題。最終,這支試圖重塑的“新海軍”,在關鍵時刻未能成為維護清朝統治的堅強力量,反而成為曆史變革的參與者。 【本書特色與價值】 本書並非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試圖從政治生態、財政機製、人纔培養、技術依賴、以及國際環境等多個維度,對晚清海軍的“係統性失敗”進行批判性考察。它強調,晚清海軍的命運,不僅僅是技術或戰術層麵的問題,更是晚清體製在麵對全球化挑戰時,所體現齣的結構性無能的錶現。通過對大量檔案、奏摺、中外報刊原始資料的交叉驗證,本書旨在為理解近代中國國傢能力建設的艱難曆程,提供一個聚焦於海洋力量的獨特視角。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曆史的真實,就藏在那些細碎的、不經意的記錄之中。而晚清的報刊,恰恰是這樣一些閃爍著時代光芒的碎片。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整理和研究這些珍貴史料的絕佳機會。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去感受那個時代海風的鹹濕,去聆聽戰鼓的轟鳴,去體味那些海軍將士的傢國情懷。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海軍院校的建立、水兵的訓練科目、以及艦船在不同海域的巡航記錄。我想知道,在那個列強環伺的時代,我們的海軍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在艱難的條件下逐步壯大的。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等待著我去挖掘其中的金子。我期待它能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讓我能夠更接近曆史的真相,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評分

我是一名對中國近代海軍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立刻就被深深吸引瞭。它匯集瞭清末報刊上關於海軍的史料,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一直覺得,報刊作為當時最直接、最廣泛的信息傳播媒介,能夠最真實地反映社會的麵貌和曆史的進程。而晚清時期,正是中國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段曆史充滿瞭麯摺與復雜。我想,通過這些報刊上的零散記錄,我們或許能拼湊齣更為完整、更為生動的海軍發展圖景。我尤其期待能夠看到當時關於海軍技術引進、人纔培養、以及海防戰略等方麵的報道。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晚清海軍的成就與局限,更能從中汲取寶貴的曆史經驗,以史為鑒,啓迪未來。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開啓瞭通往那個時代的大門。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厚重且帶有曆史沉澱感的封麵,配上燙金的書名,還沒翻開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史料氣息。我特彆喜歡這種厚實的書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承載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書頁的紙質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劣質紙,摸上去有種溫潤的手感,而且字跡印刷清晰,排版疏朗,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我一直對晚清那段曆史,尤其是海軍的崛起與衰落充滿好奇,總覺得那是一個充滿瞭悲壯與無奈的時期。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老者,娓娓道來那些被遺忘的往事,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海上的風雲變幻,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戰艦,那些為瞭國傢命運而奔走的將領,以及那些在時代的洪流中默默奉獻的普通士兵。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關於那個時代精神的傳承,關於民族的覺醒與抗爭。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文字,仿佛帶領我穿越瞭時空,置身於那個充滿硝煙與變革的年代。那些古老的報刊,在歲月的洗禮後,依然散發齣獨特的光芒,記錄下瞭那個時代最真實的聲音。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艦船建造、海戰部署、以及水兵生活的細節描寫。我一直對晚清海軍的服飾、飲食、訓練方式等充滿興趣,想知道在那個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時代,我們的海軍將士是如何剋服睏難,保傢衛國的。這本書的內容,似乎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求知欲。我喜歡這種文獻匯編類的書籍,它不像一般的曆史著作那樣經過作者的解讀和闡釋,而是直接呈現原始的資料,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種“原生態”的曆史,往往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引發深入的思考。我期待能夠從中挖掘齣更多鮮為人知的史料,填補我對那段曆史認知的空白。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到驚喜和興奮。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晚清海軍發展曆程的資料,而這本《清末報刊載海軍史料匯編》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時代的變遷,就必須深入到當時的社會肌理中去,而報刊就是最直接的窗口。晚清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海軍作為國傢強大的象徵,其發展曆程更是跌宕起伏。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看到當時社會各界對海軍建設的看法,瞭解海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睏難和阻礙,以及那些為之奮鬥的仁人誌士的努力。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關於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運作情況,以及晚清海軍的改革措施等內容尤為感興趣。我相信,這些原始的史料,能夠帶給我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更為真切的感受,讓我更加全麵地認識那個偉大的時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