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國變期間,京津淪陷,秩序大亂,南北交通中斷,大量京官和難民危在旦夕。上海紳商在李鴻章的支持下,先後成立中國救濟善會和東南濟急善會,發起、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的救援。
這是一次非常時期由上海紳商發起、各省疆吏閤力促成的大救援,其規模之大、動員之廣、施救對象之眾、效果之著, 史所罕見。
庚子國變及其庚子救援的發生,與19世紀中外貿易的南北差異有重大關係。以絲茶為主的齣口格局使得從對外貿易中獲利的主要是東南各省,因為絲茶産區主要集中於東南。近代化的西洋器物如輪船、電報等進一步加劇瞭南北之間的利益分化,東南因而更容易接受西洋器物與文明,北省反之。
久而久之,南與北,新與舊,儼然對立。進一步探討,可以發現庚子救援雖然是以“東南官紳商民閤力籌辦”的形象麵世,但本質上仍是以鄉誼為基礎的救援行動,李鴻章稱之為“造端於各人各傢親友之相賑,擴充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濟”。庚子救援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齣水麵,成為清末新政時期“省界”意識勃發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識深刻影響瞭新政時期的社會和政局,並最終改變瞭曆史。
##小題大作,考究細緻。打通瞭政治史、災荒史、交通史、經濟史等諸多脈絡。餘論部分給我印象最深,將庚子救援與中西、中央地方、“省”、官紳等連結起來,展現一曆史事件摺射齣的諸多麵嚮。同時也有與當下社會聯係解讀之感。也學到瞭曆史博論的另一種理路。
評分##餘論尤佳。
評分##三星半。問題意識太濫肯定不行,但沒有或不彰也會帶來很大的缺陷。
評分這本書需要細品,閱讀是有點門檻的,不能讀太快。引文多,人物也多,事情本身也頭緒極多,但仔細讀就能讀齣味道來。第一、二章講戰爭帶來的破壞和社會失序,特彆震撼,尤其是拳民引發的最初的暴力和失序,這是以往很少講到的,但是完全符閤常識的曆史。餘論一章寫得尤其好,顯示齣一個成熟學者的眼界和深度。不過我個人感覺餘論中還少瞭“官紳”這個關鍵詞。這方麵內容其實前麵已經談到很多瞭,包括李鴻章和陸樹藩的關係、劉鄂之死、李鴻章幕僚團隊在中間起到的過渡作用,其實可以顛覆我們以往簡單的“國傢-社會”二分。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評分##三星半。問題意識太濫肯定不行,但沒有或不彰也會帶來很大的缺陷。
評分##一、二、四、五章
評分##上海以一地救一國,在上海齣現跨地域的救援祖宗商會組織不是偶然,一上海靠租界起傢,思想先進,近代齣口占絕大部分。浙粵商業巨人都在上海。二上海是移民社會,都是江浙粵移民,所以容易形成跨越原籍貫地域市民意識,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標簽上海人。偉哉上海
評分##當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心想:這就是我博士論文想要(也可能有能力)做成的樣子。在大量史料爬梳的基礎上庚子事變期間的京官生活;電報郵政通信的破壞與恢復,尤為重要的是將信息專遞的情況細緻到日;組織救援的南方善士及其背後所依附的李鴻章、盛宣懷、袁世凱、惲祖祁等官員,並且沒有泛泛而談參與救援的群體,而是對他們的齣身、人脈、事跡等進行瞭詳細的勾勒;關注庚子救援中的同鄉意識、救援形式和手段(如擬製紅十字會)。最後在對庚子救援全過程進行多維度的展現後,能從中提升齣絲商的作用、京官與地方的聯結、東南意識、義賑與上海華人社會等關鍵問題,亦可見做種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重要問題的把握,而這一部分,恰是本書的亮點。誠如作者自稱“庚子救援許多研究者此前聞所未聞”,然而一葉知鞦,其中所可闡發之處令人驚嘆。
評分##餘論尤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