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西方最伟大的三部宗教题材文学名著之一,与但丁的《神曲》、斯宾塞的《仙后》并列为世界文学中三大讽喻体作品。
★ 被奉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
-
《天路历程》被誉为英国文学中史诗般的存在,为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是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所阅读。
此次出版的《天路历程(插图珍藏本)》采用了著名翻译家西海先生的译本,译文平实准确,再现了约翰•班扬朴素晓畅的行文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的《天路历程(插图珍藏本》选用了乔治•黑德、弗雷德里克•黑德和路易斯•黑德(George ,Frederick & Louis Rhead)三兄弟的插图作品百余幅,画笔细腻,生动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场景。
##这本书的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评分##有点像通俗简单版的《神曲》。书里面的画不错。
评分##只能说我不是基督文学的受众,想起来与神对话,呃我没有这方面信仰,所以读起来都觉得好笑幼稚。至于基督文学最经典最广泛的那本,我更看不下去????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评分##相比于引用圣经中教义的直白,书中的种种隐喻真的需要花精力去探索和思考。我不是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纵然一样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读的此书,却自认为未能领会其中的深深奥秘,所得应该远远不如富兰克林和查理芒格。 …… 基督徒一路上都有人陪,或者遇到一些人,可以把这些理解统统理解为品质,跟基督徒同行过的都是他具有的品质,在路上走失的同伴代表基督徒摒弃掉了那个品质,新加入的,代表基督徒新拥有的品质。作者选择用这种方式,各种品质(人)的加入和离开,将基督徒内心的各种动摇或者是心态变化具象化出来。
评分译者杨之宏(1918—1992),福建福州人,基督徒。笔名西海。1932--1935年就读于英国某中学,1935—1938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经济系。1938 年回国到上海,曾于上海海关任职。1940年任沪江大学英语讲师。后移居家乡福州。国共合作时期任英语教官、福建省外事顾问。后因患肺结核,长年在家休养。1952年迁居上海。1954年进入上海平明出版社工作,担任英文编辑。公私合营之后,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任英文编辑。1958—1980年调往宁夏。1980年调回原单位——已改称——上海译文出版社,任英文编辑。前后翻译出版了《天才》(合译)、《庞贝城的末日》、《天路历程》、《维莱特》(合译)等。
评分##宗教隐喻书,还有点像西游记一样,我说的既是一样求取真经,为世人典范,也是一样越走得近妖魔鬼怪越多、群魔乱舞,让人怀疑去的是个什么地方,很多地方为什么刻意要折磨、增加难度,有亭子非不去休息。前半部是一个男的披荆斩棘,后半部分就变成一大堆人有一个带一个全上了。尤其在考孩子那一段的时候很露骨。还有在羔羊那里的时候感觉是作者写不下去了还是什么:晓谕说道:“你们必须学习这只绵羊的忍耐精神,对残暴和肆虐忍气吞声,毫无怨言。你们看,它对于自己的死亡多么从容镇静,没有任何抵抗,它的皮从耳根开始被剥下。你们的主就把你们称为他的绵羊。”这种绵羊精神不是太能理解吧。然后在95%的地方音容笑貌是不是翻译错了
评分##看基督教文学,还是看看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以及艾略特的诗歌,看这本书,直接把自己降为幼儿园水平。另外广告文案是把但丁黑得最惨的一次。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