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佛法,均可归于缘起与实相。而佛教思想,尤其是在传统中国与日本传布的佛教学说,均由缘起说和实相说两大系统组成。当代佛学大家吕澂和于凌波都曾撰有“缘起与实相”的论文,刻意说明两者关系。前者示明:“佛家的实相说常和缘起说连在一起,主要从缘起的现象上见出真实的意义即实相”;后者强调:“中道、真如、实相,即是法性——即是缘起法的实性。” 就此而论,缘起是实相,实相是缘起。初看起来,这两者之间存在的清晰可感的张力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化解。与此类似的做法是中国古代的“易经”:变化的真理,以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史)与真理(哲学)的统一。现象学和佛教的深层次的关联在本书中得到了阐明。
##读到第四章决定放弃。从中可见作者的学养,但在进行比较与概念融通时,不知为何似乎近似于撰写词典,并且有一种微妙的自我重复感,让我觉得似乎身在克莱因壶中。故而决定放弃。
评分##书是好书,但很难懂,阿赖耶识和现象学
评分##补标。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记得很好!
评分##总体来说,整本书思路很清晰,但是看每讲的语法,可能是根据不同场合拟订的,因此虽然经过作者的修改,但是仍能看到不同的地方。其次,作者应该主要参考的是《八识规矩颂》兼《成唯识论》,这样的好处是护法唯识学只有汉传文本。但是作者有很高的西学造诣,而对于佛教原典的分析略有不足。因此对佛典有疏漏。
评分##很佩服作者的语言诠释功力。可惜哲学毕竟是哲学,能从哲学缭绕的语言枝蔓中钻出头,挺艰难的。
评分##错漏过多
评分##错漏过多
评分##其实这是一本唯识学论文集
评分##虽然是很基础的文本、概念梳理,但也非常清晰。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