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1889—1951)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一方面,他提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颠覆了过往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也为我们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带来了困难。
作为维氏代表作《哲学研究》的中译者和维氏哲学的研究者,陈嘉映以独有的学术领悟,将一个具有两种不同体系的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解读,为普通读者甚至是研究者呈献出一本有助于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的读本。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哲学的背书不应是他在哲学史的位置,应出于哲学家自我的肯定。欣赏维氏的初衷是因为生前最后这句话。而对其思想越是了解,就越是探寻到了源头——他的幸福在于他欣赏自己。 他说:“一个哲学家,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会有兴趣读我的笔记。因为即使我很少击中靶心,他也会看出我在不懈地射向什么靶子。”的确这样,在阅读之前就思考过他研究的这些问题,那么阅读就显得亲切,同时也能因他一次次对言语界限的冲撞而感到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对哲学态度是人只有在需要做诗那样时才需要写哲学。而这读本中大部分来自他人编辑维氏思想,能满足对他思想有好奇心的中文读者,而不得不少掉了维氏字斟句酌那样的风格,所以读本不能代替原典,以下这句是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哲学风格尽显的一句: 一大团哲学的云雾凝聚成一滴语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学习维氏1✅
评分##哲学的天才,但不是现实的天才。
评分##L.W. 的格言选集,他的精神并没有在本书中完全展现出来。本书带给我的割裂感很严重,我并不能看到 L.W. 本人,相反,我看到的是陈嘉映。 不推荐准备阅读维特根斯坦所有作品的人阅读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