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元批判

認識論元批判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德]阿多諾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 1
導論……………………………………………………………………… 1
操作與對象………………………………………………………… 1
內在批判…………………………………………………………… 3
中介第一者………………………………………………………… 4
數學化……………………………………………………………… 6
方法概念…………………………………………………………… 7
主體的提升 ……………………………………………………… 10
作為真實之物的持存之物(Bleibendes)………………………… 13
要素 ……………………………………………………………… 15
迴退 ……………………………………………………………… 16
起源哲學和認識論 ……………………………………………… 18
體係和罪責 ……………………………………………………… 21
認識論中的反對力量 …………………………………………… 21
體係的強製 ……………………………………………………… 23
關於二律背反學說 ……………………………………………… 24
唯名論 …………………………………………………………… 25

動機和本體論趨勢 ……………………………………………… 27
虛假具體化和形式主義 ………………………………………… 29
新和舊 …………………………………………………………… 32
第一章 對邏輯絕對主義的批判 …………………………………… 36
哲學、形而上學、科學 …………………………………………… 36
科學化的矛盾 …………………………………………………… 37
論直覺概念 ……………………………………………………… 39
鬍塞爾的科學主義 ……………………………………………… 42
不情願的辯證法 ………………………………………………… 43
科學之在先被給予性 …………………………………………… 44
邏輯“實在論”…………………………………………………… 47
邏輯的自在 ……………………………………………………… 48
邏輯絕對主義的預設 …………………………………………… 50
本質和展開 ……………………………………………………… 52
計算器、邏輯學和機械學………………………………………… 53
邏輯學之物化 …………………………………………………… 55
邏輯“對象”……………………………………………………… 57
實義錶達和助義錶達 …………………………………………… 58
邏輯規律和思維規律 …………………………………………… 60
邏輯絕對主義的睏境 …………………………………………… 63
發生與有效性的關係 …………………………………………… 64
發生和心理學 …………………………………………………… 65
思維和心理主義 ………………………………………………… 66
關於矛盾律 ……………………………………………………… 67
關於同一律 ……………………………………………………… 69
偶然性 …………………………………………………………… 71
放棄經驗物 ……………………………………………………… 73
現象學動機和本質學動機 ……………………………………… 74
第二章 種類和意嚮 ………………………………………………… 79
自在命題和本質 ………………………………………………… 79
體驗和“意義”…………………………………………………… 81
對單一“意義”的批判 …………………………………………… 82
本質直觀的起源 ………………………………………………… 84
“觀念化的抽象”………………………………………………… 86
抽象和“這個”…………………………………………………… 89
含義分析的優先性 ……………………………………………… 93
意嚮相關項的功能 ……………………………………………… 96
意嚮相關項和理念(或形式)…………………………………… 97
兩種還原之間的關係 …………………………………………… 98
意嚮相關項的混雜特徵 ………………………………………… 99
本質和“意識的實際組成”……………………………………… 101
主體主義和本質學的二律背反………………………………… 102
“本質變更”……………………………………………………… 103
作為虛構的本質………………………………………………… 106
第三章 關於諸認識論概念的辯證法……………………………… 110
作為認識論的現象學…………………………………………… 110
實證主義和柏拉圖主義………………………………………… 112
鬍塞爾的被給予性概念………………………………………… 114
“奠基”…………………………………………………………… 115
事實之物的本體論化…………………………………………… 116
物作為被給予之物的模型……………………………………… 120
在自身中被中介的被給予性…………………………………… 122
被給予性的主體………………………………………………… 124
純粹直觀的悖謬………………………………………………… 127
作為充實的材料………………………………………………… 129
感覺和感知……………………………………………………… 132
感知學說的二律背反…………………………………………… 134
感覺和唯物主義………………………………………………… 135
作為要素分析的認識論………………………………………… 136
“形態”…………………………………………………………… 137
意嚮性和構造…………………………………………………… 139
意嚮活動與意嚮相關項的登場………………………………… 140
被遺忘的綜閤…………………………………………………… 141
對相關理論的批判……………………………………………… 142
純粹同一性和意嚮相關項的核心……………………………… 143
客體化行為的優先性…………………………………………… 146
作為綫索的物…………………………………………………… 147
意嚮相關項的二律背反………………………………………… 149
批判的退場……………………………………………………… 152
敵視體係………………………………………………………… 153
鬍塞爾嚮先驗唯心主義的過渡………………………………… 156
體係的脆弱性…………………………………………………… 159
第四章 本質和純粹自我…………………………………………… 164
鬍塞爾及其後繼者們…………………………………………… 164
現象學的突破企圖……………………………………………… 167
取消自身………………………………………………………… 168
內在性特徵和概念拜物教……………………………………… 170
“態度”…………………………………………………………… 171
想象和身體……………………………………………………… 173
範疇直觀………………………………………………………… 176
悖謬的頂峰……………………………………………………… 177
源自邏輯絕對主義……………………………………………… 177
非感性因素的充實……………………………………………… 178
“覺知”…………………………………………………………… 180
客體主義的動機………………………………………………… 182
論證的幻滅……………………………………………………… 183
作為反思哲學的現象學………………………………………… 184
廢墟中的體係…………………………………………………… 185
被提升的要素和恢復的要素…………………………………… 186
自然博物標本室………………………………………………… 190
抽象的安全理想………………………………………………… 191
一時之物的永恒化……………………………………………… 192
“埃多斯”本我的起源…………………………………………… 194
意識、純粹本質、時間…………………………………………… 195
先驗本我和事實性……………………………………………… 197
“自我”的歧義性………………………………………………… 198
唯我論…………………………………………………………… 199
先驗經驗的疑難………………………………………………… 201
唯心主義的終結………………………………………………… 203
本書所引文獻說明…………………………………………………… 207
術語索引……………………………………………………………… 209
人名索引……………………………………………………………… 219
譯後記………………………………………………………………… 222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本書中,阿多諾試圖揭示鬍塞爾現象學作為認識論所呈現的種種二律背反及其社會根源。為此,在“導論”中說明瞭批判方法及對鬍塞爾現象學的態度後,阿多諾隨後用四章內容展開論證。在第一章“對邏輯絕對主義的批判”中,他指齣這一立場切斷瞭社會曆史與認識有效性的聯係,其實質是一種科學主義的物化意識;在第二章“種類和意嚮”與第三章“關於諸認識論概念的辯證法”中,阿多諾集中於意嚮性理論及相關概念,並指齣這一理論未能實現對認識過程的真正說明,不過是反映瞭物化社會的主客關係;在第四章“本質和純粹自我”中,阿多諾指齣純粹自我觀念並不能真正支撐起現象學體係,它的原型是異化的現實主體。本書從開始寫作至完整齣版曆二十餘載,見證瞭阿多諾轉嚮馬剋思主義並走上社會批判理論之路的曆程,也是研究馬剋思主義與現象學關係時不可繞開的重要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兩星給翻譯,良心翻譯。這本書充分錶明瞭阿多諾華而不實的理論風格,他對鬍塞爾本質現象學的批評有稍許可觀之處,但對先驗現象學的評論基本是誤解。

評分

兩星給翻譯,良心翻譯。這本書充分錶明瞭阿多諾華而不實的理論風格,他對鬍塞爾本質現象學的批評有稍許可觀之處,但對先驗現象學的評論基本是誤解。

評分

##這本書一天就看完瞭,小觀念連續讀瞭一個月……

評分

評分

##元批判

評分

評分

##元批判

評分

兩星給翻譯,良心翻譯。這本書充分錶明瞭阿多諾華而不實的理論風格,他對鬍塞爾本質現象學的批評有稍許可觀之處,但對先驗現象學的評論基本是誤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