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41年,威廉·夏伊勒作为驻德国记者,目睹、报道了初生的纳粹德国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战争深渊的全过程。他经历了协和广场暴乱、德国吞并奥地利、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向世界及时传递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法国战役和英国空战等战场的大量一手资料。在柏林期间,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等德国高层和英美等国外交与媒体人员,对于德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包含夏伊勒对欧洲局势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思考,并在日后孕育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这部经典巨著。
本书新版结合英文原文对全书进行了仔细的校订,并添加了近百幅历史照片和二战部分战场的形势图,以期对历史事实有更直观的呈现。
##从这本书第一次认识到希特勒这个人,通过德国平民百姓紧衣缩食的生活来满足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德国境内报纸出版的垄断,封闭对外信息的了解,让德国人民自此至终都活在了美好的梦里。历史的魅力就是透过过去窥见现在身边的一切,都与历史事件如出一辙,只不过换了一种模式。从毛泽东传,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再到如今的柏林日记,慢慢会继续深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很吸引我,爱了爱了
评分##可以对比来看
评分##从这本书第一次认识到希特勒这个人,通过德国平民百姓紧衣缩食的生活来满足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德国境内报纸出版的垄断,封闭对外信息的了解,让德国人民自此至终都活在了美好的梦里。历史的魅力就是透过过去窥见现在身边的一切,都与历史事件如出一辙,只不过换了一种模式。从毛泽东传,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再到如今的柏林日记,慢慢会继续深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很吸引我,爱了爱了
评分##看起来小矮子和小胡子的事业转折点都是进攻俄国不成被反攻,其实在欧洲大陆搅屎棍介入时就注定了,八国元帅黄了炮兵上尉的霸业,战争贩子毁了步兵下士的宏图
评分##可以对比来看
评分##《第三帝国的兴亡》前传。虽然作者目睹了纳粹的各种疯狂和残暴,但不得不说西欧国家打仗还是比较文明的,和东线的惨烈形成了了鲜明反差。想起另一本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写德国人在纳粹统治下的生活。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获取真相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我不知道。
评分##极为流畅,尤其是1940年的记录,太精彩了。翻译也很好
评分##终于,读完了!!
评分##略带偏见,贵在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