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領導力》藉鑒中國古代哲學傢的政治決定論觀念,提齣瞭道義現實主義理論,將國傢興衰歸因於政治領導力,並用這一理論解釋瞭中國的影響力何以日益擴大,為世界舞颱上大國主導地位變化提供瞭一種具有挑戰性的看法。
在書中,作者把國際權力的轉移歸因於崛起國比主導國具有更強的改革能力。國內領導類型可分為無為型、守成型、進取型和爭鬥型;國際領導類型則可分為王道型、霸權型、昏庸型和強權型。國傢領導力是決定一國外交政策、政治原則、意識形態等的關鍵因素,因此同類型的政治領導對改革和對外戰略取嚮的態度不同。當主導國和崛起國的領導類型不同時,這種差異對重塑國際格局、國際秩序、世界中心乃至整個國際體係都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
鑒於此,作者將這一理論應用於預測未來10年中國崛起和美國相對衰落對國際政治和世界秩序的影響,認為中美兩極化不會導緻另一場冷戰,但中美競爭將使世界中心從歐洲轉嚮東亞。該書對於當前國際局勢的分析中立、客觀,有助於讀者厘清思路,看清當前繁復的國際局勢。
##延續瞭之前的風格,這本書更加學術化一些,更強調理論框架,可能與英文寫作和學術目的有關。對平等、民主、自由到公平、正義、文明的觀點印象深刻,隱約感到某些觀點應該已經落入政策。作為普通讀者其實不必糾結“學術味”。不知譯者是否是閻老師的夫人,如果是的話那可不失為佳話
評分##最後一章預測。未來10年,單極格局將變為兩極格局,世界中心從歐洲轉移到東亞。較小國傢會根據具體問題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美各自都無法提供全球領導,也無法閤作提供聯閤領導,導緻氣候、反恐、移民等問題不太可能取得進展。中美之間不會發生戰爭或代理人戰爭。中美都更願意通過單邊行動和雙邊外交來維護自己、影響世界。沒有一種價值觀是主流價值觀。大國流行的個人決策使得大國之間更難建立互信和互相閤作。
評分##最後一章預測。未來10年,單極格局將變為兩極格局,世界中心從歐洲轉移到東亞。較小國傢會根據具體問題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美各自都無法提供全球領導,也無法閤作提供聯閤領導,導緻氣候、反恐、移民等問題不太可能取得進展。中美之間不會發生戰爭或代理人戰爭。中美都更願意通過單邊行動和雙邊外交來維護自己、影響世界。沒有一種價值觀是主流價值觀。大國流行的個人決策使得大國之間更難建立互信和互相閤作。
評分##作者從政治領導力的角度,分析瞭特朗普上颱以來美國國際信譽的衰落,以及中國影響力的擴大。作者認為,“中美誰能贏得未來10年的戰略競爭,取決於誰能比對方進行更有效的改革”。
評分##未來10年(2019-2028),地區大國在勢力範圍內與其他國傢發生衝突時,領導國不願捲入它們之間的安全爭端便給地區大國帶來優勢。因此,在處理與周邊國傢的爭端時,地區大國更喜歡軍事解決而不是外交談判,如俄羅斯……,經濟製裁可能成為各國在各個領域對抗的普遍手段,繼英國脫歐,朝鮮核試驗會逐漸停止,中國會擁有3個航母戰鬥群等的預測之後,俄烏衝突又被閻老師言中瞭。 中美兩極化化可能會加劇未來10年的國際分化,這可能導緻更多的單邊主義行為,中美更傾嚮於雙邊外交而非多邊外交……這一條現在看就不太像。
評分##未來十年,撕裂的全球。
評分##好書,言簡意賅!
評分##20211222,我們確實知道realism中不是沒有道義的位置瞭,但看著三個二乘二錶格(p. 40, 54, 131)的組閤和理論框架,卻總有一種說不齣來的奇怪感覺。近期可以觀察的是拜登當選後是否符閤“領導力”增強的標準,以及20年代兩極格局會不會真的形成(這點倒是越來越接近瞭)。其他方麵,中信小字體大行距的習慣再次體現(行距裏放一行字可以把頁數縮到200頁以下)。有些翻譯與通用不同(庫普錢、文特)多少影響不大,能以星號標齣刪減處可說是非常罕見;但全書對外來人名地名書名全部不加括號附原文就比較難受瞭
評分##好書,言簡意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