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罗大伦的书籍 食疗推拿教程书籍 儿童身心健康教程书 育儿百科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罗大伦的书籍 食疗推拿教程书籍 儿童身心健康教程书 育儿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脾虚
  • 儿童健康
  • 食疗
  • 推拿
  • 育儿
  • 感冒
  • 胃口不振
  • 生长发育
  • 罗大伦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51789H
商品编码:10104389031
品牌:葫芦弟弟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作    者:罗大伦

I S B N :9787539051789

出 版 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9月1日第1次

字    数:70000字

页    数:169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原    价: 32元

 

媒体评论

罗罗妈:

我孩子从小鼻子上就有青筋,常感冒、胃口极差,一直都比同龄的小朋友瘦弱。看了罗博士的书之后,坚持用书里的方法给孩子调理,现在他吃饭香多了,鼻子上的青筋也没了,身体也壮实了一些。很幸运能够遇到罗博士!

 

Cluge:

宝宝以前不爱吃饭,在班里个子是矮的,可急死我们了!后来无意间发现了罗老师的博客,没想到试着用其中推荐的方法调理了一个学期之后,孩子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她是班上女孩里面Z高的!

 

采菊东篱:

听了罗博士的讲座,非常为他的品德和医术所倾倒。感觉到罗博士是现在这个社会中,难得的有良心的医生。他能怜悯他人,有仁慈心。特别是他在讲课的时候每次总是不忘强调修心,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敬佩他诲人不倦的精神。

 

山涧水:

我曾为孩子鼻炎的事苦恼过好久,每次看到他鼻子又不通气了都特别心疼,却没有办法。在尝试了罗博士开的滴鼻方之后,效果特别好,没一会儿孩子的鼻子就通气了,我坚持给他滴了一段时间,而且配合食疗补脾后,孩子现在基本没有再犯过鼻炎,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样爱发脾气了,看来补脾的作用很大啊。

 

编辑推荐

★在此书之前,还没有一本专门用食疗和中医外治方法帮助家长调理孩子瘦弱、不长个、胃口差、爱发脾气等一系列家长*焦心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问题的书,这是**本,里面的方法已被无数受益的家长验证有效。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本书介绍的食疗方和推拿方都是直接有效的,只要家长认真按书里介绍的辩证使用即可。

★书里还**次革命性地提出了孩子脾虚的另一重大但从来都被家长忽视的原因:除了饮食不当,“孩子发育迟缓、爱生病,很多时候不仅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更多还是其坏情绪和压力传染给孩子导致的”。也由此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如果不修好自己的心,孩子疾病的根源可能永远不能清除,治好了可能还会复发,甚至还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内容推荐

如果说《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智慧应对外感引起的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问题,那么,这本《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则让父母们懂得了孩子绝大部分常见病的内在根源在于脾虚,而如何让孩子不脾虚则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当务之急,用什么方法?书里都有非常详细的辩证方法和食疗、推拿等根本解决之道。

 

作者简介

罗大伦:著名中医博士,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更是一位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医者和中医育儿智慧的传播者,他一直倡导:只有家长自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下来的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作孩子的健康保护神。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阴阳一调百病消》《神医这样看病》等畅销著作。

 

目录

前言 不伤孩子的脾,别伤孩子的心

第1章 你是孩子合格的保护神吗

我与家长分享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的,不仅是教大家在疾病来临时怎么去对付,而且还要让孩子根本不生病,只有让孩子一年到头不生病,那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1.不知医的妈妈“为不慈”/14

2.治病的Z好时机在“将病未病”阶段/18

3.让孩子不生病比如何治好孩子的病更重要/20

4.家庭气场不好可能会让孩子患上很严重的病/23

5.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卫孩子的健康/29

第2章 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都是脾虚惹的

很多家长都没有发现脾虚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它不仅会让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甚至还会让孩子患上鼻炎、抽动症、抑郁症、肥胖症……

1.为什么自家的孩子老爱生病/32

2.脾胃失调,孩子就容易得外感/33

3.脾胃强大,孩子的抗病能力才强大/35

4.什么是脾虚、脾胃不和、积食/37

5.孩子脾虚是父母惯出来的/40

6.给孩子吃得过多、过好会让孩子脾虚/42

7.食品不安全,孩子吃了也会脾虚/44

8.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46

9.孩子学习压力大就会脾虚、不长个/48

10.脾虚的孩子贫血、脸色差/49

11.情绪压力大的脾虚孩子可能得抑郁症/51

12.不要以为孩子脾气大是性格问题/52

13.孩子为什么脾气特别大:阴虚火旺/53

14.孩子脾气大和阴虚火旺两者是互为因果的/55

15.如何知道孩子脾气暴躁是由脾虚引起的/58

16.带孩子多跟大自然接触能改变孩子的不良性格/59

第3章 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家长怎么办

家长一定要学会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脾虚,是脾阴虚还是脾阳虚?才能运用对症的中医食疗、推拿方保卫自己的孩子,调理好他们的脾胃。另外,还要给他吃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吃应季、应地的瓜果蔬菜。

1.你的孩子鼻梁和嘴唇周围有淡淡的青色吗/62

2.如何知道自己孩子脾阴虚/64

3.如何知道自己孩子脾阳虚/66

4.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68

5.日常强壮孩子脾胃的特效推拿处方/70

6.脾虚的孩子长不高、瘦弱怎么办/75

7. 为什么捏脊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好 /76

8.脾虚的孩子吃什么补脾好/79

9.孩子胃口差、不爱吃饭的特效食疗处方/82

10.让孩子不再挑食、厌食的特效推拿处方/84

11.爱吃肉的孩子易积食、爱发热/89

12.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91

13.孩子积食后的特效食疗处方/94

14.孩子积食后的特效推拿处方/95

15.积食引起发热、咽喉肿痛怎么办/100

16.孩子老爱感冒的固本食疗处方/102

17.调理脾虚孩子鼻炎的特效方/107

18.调理孩子慢性鼻炎的“桔梗元参汤”/108

19.脾虚的孩子易肥胖/112

20.帮助小胖墩儿减肥的食疗方/114

21.发酵食品和酵素对孩子脾胃比较好/116

罗博士精彩解惑录/119

1. 孩子吃东西没节制怎么办

2. 如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零食上转走

3. 孩子上火了怎么调

4. 孩子从小喂养不当吃坏了胃怎么调

第4章 家长如何解决孩子的外感问题

外感是家长头疼的问题,每次关于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外感引起的,症状一般都是发烧、咳嗽。其实,这些在我的上一本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一书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但家长们还是会问我很多细节,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再次补充讲解外感的原因。

1.不管哪个季节,“寒”都是孩子生病的主要因素 /122

2.孩子受寒后要立刻让他(她)暖起来/125

3.孩子受寒后每天的调理方法不一样/126

4.不要认为孩子有薄白舌苔,就是受寒了/128

5.孩子外感后第yi阶段每天的不同调理小方法/128

6.孩子有黄痰的时候——外感第二阶段怎么治/129

7.一般孩子发烧,38度以下不用找医生/132

8.孩子发烧烧到突然惊厥了,怎么办/133

9.冬、夏季节孩子突然发热,可以给他喝乌梅白糖、酸梅汤/134

10.夏天的时候孩子有热症,用三豆饮调理/137

11.夏天孩子发烧后长疹子怎么办/138

12.雾霾天孩子易患寒湿感冒,藿香正气水有奇效/139

13.外感引起的咳嗽,分清阶段调治才有效/142

14.燥邪引起的咳嗽,吃川贝炖梨/145

15.家长分不清孩子咳嗽的寒热时的调理方/146

第5章 不修好自己的心,孩子一定爱生病

我一直和大家讲,中医方法都很简单,家长学会之后会比我还要厉害,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用得炉火纯青。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用心,我们现在就缺少这个东西。

1.把养心的内容传递给孩子是你一辈子要做的事/150

2.要想孩子不生病,首先家长要养好自己的心/151

3.一定要求孩子“事虽小,勿擅为”/153

4.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155

后记 “让孩子不生病”比“孩子生病后如何治”更重要/158

附录一 调理小儿脾胃的中成药参考/160

附录二 孩子可以经常吃的补脾食物参考/166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不知医的妈妈不能真正地保护孩子

古人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诚不我欺也!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原来并不是中医的粉丝,也没学过一些中医育儿知识。因为有我这个中医朋友,所以她孩子身体一有点不舒服,小毛病什么的,就给我打电话:“孩子又发烧了”“孩子又咳嗽了”……

她孩子发烧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我说:“你怎么不学点中医育儿知识呢?我的书里写得那么清楚,你好好学学,就少操好多心啊?”她说:“不用啊,我打电话给您不就行了吗?还学什么啊!”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了之后再处理难道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吗?因为在孩子发病的初阶段,家长如果不懂一些育儿知识,就会错失解决疾病的Z好时机,后去找医生治疗的时候孩子已经病到一定程度了,治疗时往往要费比较大的劲,这对孩子、家长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头疼孩子经常生病,再加上我的劝说,我的这位朋友自己开始自学中医育儿知识,慢慢地,可以处理孩子的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了,比如,一发现嗓子疼,当天处理干净,就没事儿了。现在,孩子的体质有了明显转好的改变。

什么改变呢?在孩子妈妈学习中医育儿知识前,她孩子的个头在幼儿园的女孩里面几乎是矮的,她很焦虑,但却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当她开始每天认真给孩子捏脊,再配合让孩子多运动、注意多吃补脾的食物之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孩子的个子就开始“噌噌”地长,成了幼儿园同龄女孩里Z高的。而且,调理前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打针吃药,现在通过自己调理后,孩子很长时间都不发烧、不感冒了,几乎不受外感的侵害,开始健康起来了。这就是自己做孩子保护神的重要性。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妈妈学了中医之后,在孩子身体一有点风吹草动时,马上就给孩子调理,确实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比如,在当归中医学堂参加学习中医育儿课程的好多妈妈们学完以后,原来孩子在一年中感冒十次,现在只感冒两次了,八次都被阻截住了,她们做得非常好。

我比较感动的是有一次,当归搞三周年聚会庆典,来了一个妈妈代表,我和她聊天,问她:“你学得怎么样了?孩子感冒了,自己都能治好吧?”结果她的回答让我特别惊喜:“不是治好了,是现在孩子根本就不感冒了!”我一听太高兴了,她已经把提前战打得特别好了,等于是人家根本就不让孩子感冒了,而不是说怎么治感冒了。

这就是妈妈们学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标!

实际上我与家长分享中医育儿知识的根本目的,是让妈妈学会正确养护孩子和修心,不仅是教大家在疾病来临时怎么去对付,不是疾病来十次,家长打回去八次就行了,如果是这样,就永远没有尽头;而是让孩子根本不生病,只有让孩子一年到头不生病,那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就像《黄帝内经》讲的,不要等到打仗的时候才去建造兵器,不要等到渴了才去挖井,那是不行的。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私信或者微博的留言里,真的太多太多了,我觉得,一个懂中医的妈妈真的是幸福和自豪的。因为她终于有能力真正地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了。

 

★脾虚的孩子容易过度肥胖

不看遗传原因,脾虚除了可以导致孩子生长迟缓,个子瘦小的情况外,还会引发孩子肥胖,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肥胖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我在跟家长们分享中医育儿知识的时候,一直给大家强调一个理念,千万不要认为给人吃得好,食物丰盛、营养全面,他就会吸收得好。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我遇到的成人里面,吃得好的、整天在外应酬的、天天山珍海味的人,他们身体营养状态反而是差的,比如你的脾胃能接受十分的东西,你给它七八分正好,给它二十分,就会把脾胃伤掉。这就像电脑能同时打开五个文档、十个文档,但是同时打开一万个文档,电脑一定死机。所以我们看到社会上的很多成年人,每天肥甘厚味,吃得特别好,往往身体状态差,去医院一检查,体内各种指标都不达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富贵病都齐了。这是因为他们体内不需要的东西太多,该需要的营养却太少了。

 

现在,我们因为给孩子吃了太多的、实际上他们吸收不了的营养东西,导致孩子失常了——脾虚,脾积住了、堵住了,该排出体外的排不出,该代谢的代谢不掉。而胃里又不断增加东西,后形成另外一种格局,营养全都堆结在脾胃那了,这就是痰湿过剩,这个时候就引起了小儿肥胖。

现在的小胖墩儿特别多,据北京市统计,大概每五个孩子里面,就有一个小胖墩儿。很多孩子的肥胖已经影响到他上学了,长大以后,一定是有各种疾病,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到青年以后就会出来,有的孩子基本一生就毁了。

家长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很多老人说:“哎呀,大孙子喜欢吃东西,太好了,越胖越好!”以为孩子吃得越多,身体才越好,就拼命给孩子吃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物,结果怎么样呢?孩子身体状况很糟糕。

家长一定要记住,千万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合理的饮食,避免引起孩子的肥胖。肥胖对孩子来讲,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其他的都好调理,只有肥胖调理起来很困难。

★长期脾虚可能引发孩子抽动症

有一个孩子生了病,他的家长基本上把国内的知名中医都走访遍了,谁都没办法。这个孩子的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不是一般的抽动,一是边抽动,边喊叫,就像李小龙打斗时那样喊,每隔30秒就这样抽搐动喊叫一下。当时我们是在一个饭店里,白天的时候只有几个客人,这几个人看了一会儿就跑光了,不夸张地说,把人都吓坏了,这么小的一个男孩,他的动作却让人害怕。我坐在对面都没办法给他号脉,因为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边抽搐动边喊叫,声音特别恐怖。这样根本没法看诊,连脉都没法号。

那么,我是怎么判断这个孩子的病是情绪引起的?他妈妈说孩子会变魔术,而这个孩子在给我变魔术的过程中,特别安静,有条不紊,一点问题没有,变完魔术以后,把道具往桌上一放,又开始抽动喊叫了。我由此判断,这个孩子的病不是身体的病,而是情绪的病。我又观察这个孩子的面色,都是青的,面色灰暗。

我说这个孩子家里气场不好,怎么回事?他妈妈没和我讲,我说:“这样吧,你可能不方便讲,你给我写个邮件吧。”结果我一看邮件,我的天哪。我为什么说父母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得重病,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就是这样的。孩子的爸爸有外遇,和他妈妈离婚了。这位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就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特别严,学习必须考前几名,而且还不自觉地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之前身体是特别好的,结果现在怪病越来越严重,课都没法上,已经休学几年了。

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治?我和这位妈妈说:“你要彻底地把自己调整到好的状态,你调整不好,孩子会越来越重的。”妈妈说:“我放弃行不行,我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我实在受不了了!”为什么呢?“这孩子每天要到晚上三点钟才睡觉,一直在抽动!我都没法睡觉。西医给他吃什么药你知道吗?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药,就为了让他睡觉。”其实这种药根本没法治这个孩子的病。我劝她中医调理这条路很长,但是效果很好,妈妈如果有信心,有坚强意志的话,就要先调整自己,再治疗孩子,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妈妈现在放弃了,只想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她说都要崩溃了,自己都没法上班了。

★父母关系不和可能会让孩子患上难治的大病

对情绪引起的疾病,我感到很恐惧,因为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很多重病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坏气场引起的。

我现在碰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孩子家里的氛围相关。父母是不是老有焦虑的心态呢?是不是压力大呢?等等。孩子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如果再受外感等因素影响,孩子本来很小的毛病就可能容易往广处、深处发展,有的是抽动症,有的是其他病……

曾经,我到河南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带着他的十八岁的孙子追到高铁站来找我咨询。他奶奶告诉我说:“这孩子晚上睡觉老出汗。”当时,我一看这孩子坐在那,就知道他不是简单的盗汗,因为他每隔二十几秒钟、三十几秒钟,浑身就剧烈抽搐一下,扭动一下,过一会儿又抽搐、扭动,这孩子看人的眼神是直直的,表情也比较呆板,一点都不丰富,他奶奶说他打小就有这毛病。

我判断这就是典型的抽动秽语综合症。

我对他奶奶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发病原因比较多,但重要的有三点:

第yi,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老吵架、打架,会影响孩子。

第二,孩子的家里婆媳关系不好,长期的这个张力会影响孩子。

第三,父母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比如在学业上,要求孩子必须得考到多少分,排第几什么这样的。”

说完后,奶奶不说话,旁边孩子叫了起来:“哎呀,你这比算命的还神了,天呐,我们家这三点全占齐了。”

我说:“其实这跟算命一点关系没有,一点不神奇,我就是见得太多了,差不多都跟这三条有关系。”

当然,有可能三条里边只有一条或者两条,但是没想到他们家三条都齐了。

奶奶说:“孩子从小父母就没有一起带他出去玩过,都是单独带他出去,他爸、妈不在一起住,打架、闹离婚,但还没离……”

确实,这么长时间家里差不多天天冲突,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伤他的心了,后导致气血异常,身体出这么大的问题。

我告诉他们:“中医认为这个抽动是肝风内动,是脾胃有问题,总之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逆乱,都跟情绪失常相关。”

那么怎么调整呢?我和他们说,回家后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等家长一定要开会,要统一思想,调整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不然这孩子的病很难好。因为我们见过很多患抽动症的孩子,吃药其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后来我发微博说了这件事,引起了反中医人士的关注,说中医和算命的是一回事。其实这件事真的不是算命,那么我为什么说得这么准呢?因为这种情况我天天都能看到。例子中的这个家庭,父母从来没有一起领着孩子出去过,孩子从小就看到爸爸妈妈一直闹离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后导致他的气血异常,后演变成抽动症。

有一个孩子生了病,他的家长基本上把国内的知名中医都走访遍了,谁都没办法。这个孩子的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不是一般的抽动,一是边抽动,边喊叫,就像李小龙打斗时那样喊,每隔30秒就这样抽搐动喊叫一下。当时我们是在一个饭店里,白天的时候只有几个客人,这几个人看了一会儿就跑光了,不夸张地说,把人都吓坏了,这么小的一个男孩,他的动作却让人害怕。我坐在对面都没办法给他号脉,因为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边抽搐动边喊叫,声音特别恐怖。这样根本没法看诊,连脉都没法号。

那么,我是怎么判断这个孩子的病是情绪引起的?他妈妈说孩子会变魔术,而这个孩子在给我变魔术的过程中,特别安静,有条不紊,一点问题没有,变完魔术以后,把道具往桌上一放,又开始抽动喊叫了。我由此判断,这个孩子的病不是身体的病,而是情绪的病。我又观察这个孩子的面色,都是青的,面色灰暗。

我说这个孩子家里气场不好,怎么回事?他妈妈没和我讲,我说:“这样吧,你可能不方便讲,你给我写个邮件吧。”结果我一看邮件,我的天哪。我为什么说父母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得重病,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就是这样的。孩子的爸爸有外遇,和他妈妈离婚了。这位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就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特别严,学习必须考前几名,而且还不自觉地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之前身体是特别好的,结果现在怪病越来越严重,课都没法上,已经休学几年了。

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治?我和这位妈妈说:“你要彻底地把自己调整到好的状态,你调整不好,孩子会越来越重的。”妈妈说:“我放弃行不行,我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我实在受不了了!”为什么呢?“这孩子每天要到晚上三点钟才睡觉,一直在抽动!我都没法睡觉。西医给他吃什么药你知道吗?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药,就为了让他睡觉。”其实这种药根本没法治这个孩子的病。我劝她中医调理这条路很长,但是效果很好,妈妈如果有信心,有坚强意志的话,就要先调整自己,再治疗孩子,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妈妈现在放弃了,只想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她说都要崩溃了,自己都没法上班了。

还有一个孩子长得很瘦很瘦,他的家人找到我,我就很肯定地说这个孩子家里的气场不对,我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孩子鼻梁是青色的,嘴周围的一圈也都是青色的,所以我断定他一定是家里气氛不好。后来知道了,这个孩子的父母经常打架。

像这样的事儿我接触得太多了。甚至还有的孩子是抬过来的,只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导致孩子得了这么重的病,多可怜!

曾经有个相声演员和我说过他朋友孩子的一件事,孩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特别好,但是有一次父亲生气了,上去踢了这孩子一下,并做了一个特别狰狞的表情,孩子一下子就吓到了,从此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虽然这个孩子现在长大了,已经学会开车了,但要是坐他车的话,就会发现他开车时,过一会儿就会倒一下,连旁边开车的人看了都害怕。相声演员的形容有可能略微夸张,但我相信这是真的。

孩子因为一次被踢就吓成这样,可能是偶然现象,那么,我看到更多的是什么情况呢?是父母长期的家庭气氛不好,比如父母把在工作单位积攒的焦虑情绪带回家,虽然很难说清是怎么传递给孩子的,但只要你把焦虑带回家,即使你在孩子面前强打起笑脸,但焦虑的情绪就绝对会传递给孩子。

父母不和引发的孩子身心问题太多了,后果往往是父母、孩子都遭殃。有一个家庭就是这样,现在家里非常的困难,这家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十几岁的一个小伙子了,除了严重的抽动症发作起来影响家人和周围环境以外,从小还特别有攻击性。为了给他治病,家里的钱基本上都花没了,后,孩子在精神病院住着,妈妈也得严重的肝病了,肝腹水很厉害。而孩子父亲在与他妈妈离婚不久后也去世了。

生命垂危阶段的妈妈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孩子,他将来怎么办呢?因为他在精神病院住着,她要拿钱去供养他,但她自己没钱了,然后就托一个朋友,说:“别的人看见我这样都躲了,你是我好朋友,你能不能在我走后去帮我看看孩子。”这个朋友就特别纠结,眼看着她的朋友,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就是打架,后搞的孩子精神出问题了,然后两口子都走了,眼看着到这个程度了,怎么办……

这样的人间悲剧我见到确实太多了。很多人压根就想不到家长的坏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多大的恶劣影响,但是,一个负责任的医学工作者会看到结果前面的原因,并把两者联系起来。

大家看看这个病是怎么来的?是父母之间出问题了,然后导致他们的情绪出问题,后全转移给孩子了。

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超出我们想象,大家一定要用特别平和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家长在养心上面下多大的功夫,孩子将来就有多大的幸福。



《成长密码:解锁孩子健康长高的奥秘》 一本全面解析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指导与实践方法的育儿宝典。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心愿,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个子高高,体质强健。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会遇到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似乎比同龄人矮小?为什么他总是食欲不振,或者容易生病?这些看似普遍的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儿童生长发育的多种因素。 《成长密码》并非一本仅针对某一特定症状(如脾虚、胃口差、易感冒)的“特效药”式书籍,而是一套系统、深入的儿童身心健康教程。它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视角,理解孩子身体发育的内在规律,掌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科学方法。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婴幼儿期到青春期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关键阶段,从生理、心理、营养、运动、睡眠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家长构建起对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清晰认知。 第一部分:洞察生长发育的内在驱动力 本书首先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剖析儿童生长发育的内在机制。我们将一起探索: 生长激素的奥秘: 深入浅出地讲解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其分泌的生理及生活方式因素。理解生长激素如何精确调控孩子的身高增长,是解锁“长高”之谜的第一步。 骨骼发育的秘密: 详细阐述骨骺线、骨密度、软骨生长板等与身高增长息息相关的骨骼发育知识。我们将了解钙、磷、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如何协同作用,为骨骼提供坚实的基础。 遗传与环境的博弈: 科学分析遗传因素在身高中的占比,以及后天环境(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健康等)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孩子的生长潜力。破除“个子高矮全凭天生”的迷思,强调家长在后天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 提供一套实用易懂的生长曲线解读方法,帮助家长准确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处于正常轨道。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捕捉生长发育中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第二部分:构建坚实的健康基石——营养篇 “吃”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本书将详细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营养。 全面营养素解析: 详细介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宏量及微量营养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具体作用。我们将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满足这些需求。 膳食搭配的艺术: 提供详尽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膳食指南和食谱建议。我们将学习如何科学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食物,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挑食带来的营养失衡。 “问题”食物的辨析与替代: 深入剖析高糖、高盐、高脂肪等不健康食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危害,并提供健康零食和替代方案,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 针对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问题,本书将提供科学的饮食调整建议,而非一味强调“补”,而是从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入手,帮助孩子“吃好”才能“长高”。我们也将探讨如何通过均衡的饮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第三部分:活力与健康的催化剂——运动与睡眠篇 规律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两大重要“助推器”。 科学运动的智慧: 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宜的运动类型、运动量和运动频率。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专业的运动指导,科学地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本书将提供一系列亲子互动运动游戏,让运动成为家庭的乐趣。 深度睡眠的守护: 深入解析儿童睡眠的重要性,以及睡眠不足对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本书将提供科学的睡眠训练方法,帮助家长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我们将了解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的高峰期,并学会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最佳的睡眠环境。 运动与睡眠的协同效应: 强调运动与睡眠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它们如何共同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与睡眠安排,最大化孩子的生长潜力。 第四部分:关注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篇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本书将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支持。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以及情绪表达方式。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情绪管理与疏导: 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家长理解和应对孩子的情绪波动,引导孩子学习自我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信任、理解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情感支持。一个愉悦、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第五部分:实践操作指南——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我们将整合前述理论知识,提供一系列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强调的是科学、温和、循序渐进的调理方法。 生长发育的“小插曲”: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生长迟缓、性早熟等问题,提供专业的解读和初步的应对建议,并明确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提升免疫力的日常智慧: 探讨如何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综合手段,逐步增强孩子的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从而为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食欲不佳”的深层原因分析: 深入探讨孩子食欲不佳的可能原因,从消化功能、情绪状态、进食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温和有效的改善方案,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兴趣,从而更好地吸收营养。 温和的“调理”观念: 强调“调理”应是顺应身体自然规律,而非粗暴的干预。本书将分享一系列温和、安全、适合家庭操作的日常“调理”思路,帮助家长科学地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状态,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成长密码》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育儿百科。它不提供单一的“秘方”,而是教会家长一套系统性的育儿思维和方法论。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更科学地认识孩子的生长发育: 破除育儿误区,掌握科学的生长评估方法。 更有效地规划孩子的营养与健康: 了解食物的奥秘,为孩子量身定制健康饮食。 更从容地应对生长发育中的挑战: 掌握促进孩子长高、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的实用技巧。 更从容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双重健康: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懂TA的引路人。 本书旨在赋能家长,让您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总工程师”,用科学的知识和温暖的爱,共同解锁孩子健康长高的无限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有些年头的妈妈,也算积累了一些育儿经验,但这本书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关于“吃”和“生病”,更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孩子的身心健康。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脾虚、食欲不振、易感冒这些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医的理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推拿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配有清晰的图解,让我这个以前只知道给孩子揉揉小肚子的人,学会了更专业的穴位和手法。按照书里的方法坚持给孩子做推拿,真的能感受到孩子的身体状况在悄悄发生变化,精神状态也更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福音!我之前一直为孩子不吃饭、瘦瘦小小的烦恼,尝试了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里介绍的食疗方法非常具体,不是那种模糊的“多吃点有营养的”,而是列举了详细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方法,甚至还有给不同年龄段孩子准备的食谱,太贴心了!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辨证施食”,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个食谱适合你的孩子,而不是盲目跟风。我按照书里的建议给孩子调整了饮食,惊喜的是,不到一个月,孩子的胃口明显好了很多,吃饭也不再是“大战”了。

评分

这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育儿宝典。作者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融入到日常的育儿生活中,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特别喜欢书里分享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让我更能理解书中观点的由来。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健康问题,还涉及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育儿的信心大大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而是能更从容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不是那种故弄玄虚的理论书,而是真正能解决家长们实际问题的指导手册。比如,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书里会给出不同阶段的食疗建议,什么时候可以吃什么,什么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都讲得非常清楚。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通过改善孩子的脾胃功能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生病了”,而是身体整体机能失衡的表现,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不再盲目地去医院“挂水”。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耐心地指导我如何养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我之前一直觉得孩子“不长个”是天生的,也没有太在意,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是脾胃虚弱在作祟。书中提到的“长个”秘诀,其实都围绕着如何让孩子吸收好、消化好,这让我豁然开朗。而且,书里并没有一味地强调“补”,而是教我如何根据孩子当下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我尝试着书中提供的一些食谱,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实有所改善,脸上也开始有了红润的光泽,看着就让人高兴。

评分

不错、好用、物流快

评分

不错、好用、物流快

评分

有用

评分

健康必备,案头必备!

评分

有用

评分

特别好,书里的东西很有用

评分

可以

评分

有用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