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6年版 |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2-01 |
| 作者:本书编委会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38.00 | 页数:252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4294925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2016年)企业内部控制培训指定教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引》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的通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
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企业财务通则》的通知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切实指导企业如何构建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书籍,尤其是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监管要求时。在阅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的过程中,我确实看到了其在体系构建方面的深度。书中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如何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强调了信息与沟通在整个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我深入研究了关于“信息与沟通”的章节,书中详细描述了内部信息流动的渠道、信息质量的要求以及沟通的频率和方式。然而,在如何具体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提升信息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这部分内容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篇幅。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实操者而言,一本好的内部控制书籍,应该能够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并且能够帮助我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翻阅《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时,我发现其整体风格偏向于理论阐释和原则性指导。比如,在“监督活动”这一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持续监督和非持续监督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内部审计、管理层审阅等方式来开展监督。但当我想要了解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内部审计计划,或者如何界定管理层在监督过程中的具体职责时,书中提供的细节就显得比较有限了。我期待能有更多关于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对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系统地梳理了内部控制的各个组成要素,并对每一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我在阅读过程中,对“控制环境”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强调了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以及企业文化对控制环境的影响。然而,在如何将这些原则落实到日常管理行为中,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和流程来塑造积极的控制文化,这方面的内容则显得较为笼统。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通过培训、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的实践性建议。
评分刚拿到这本《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迫不及待地翻开,想从中汲取一些实用的操作经验。然而,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并不在我最初的期待上。它更像是一部理论体系的阐述,详细地解释了内部控制的框架、原则以及各个要素的定义。例如,关于风险评估的部分,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风险识别的方法论,比如SWOT分析、德尔菲法等,并且对风险的分类、定性和定量评估的步骤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对于刚接触内部控制的读者来说,或许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认知。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能够快速掌握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落地实施具体控制措施的人来说,书中提供的指导显得有些过于宏观和概念化。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而非一本操作手册。虽然它详尽地列举了内部控制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并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我尤其注意到关于“控制活动”章节的展开,书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控制措施,例如授权批准、职责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等等,并且对这些控制措施的目的和功能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流程和表格,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恰当的控制活动,这方面的内容却略显不足。我原本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模板化的流程设计,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