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三月去世,身後留下溫馨的大家庭,包括妻子露西、女兒伊莉莎白.阿凱迪雅。
基本資料
作者:保羅.卡拉尼提(Paul Kalanithi)
譯者:唐勤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人生顧問
出版日期:2016-07-29
ISBN:9789571367286
城邦書號:A220159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4頁 / 15cm×21cm
这本书里所展现的对“时间”的理解,简直是太精辟了。作者似乎对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他并没有用华丽辞藻去歌颂时间,而是冷静地剖析了时间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塑造、又如何无情地带走一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的那几章,那种对个人历史进行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让人感到既恐惧又着迷。我们以为自己牢牢把握着过去,但作者却像一个外科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开了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的“事实”,展示了其内部的脆弱和多义性。这种对时间本质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本关于存在论的教科书,只不过它是用最温柔也最残酷的笔触写成的。每次合上书页,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引人注目,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标题字体,立刻就给我一种厚重而引人深思的感觉。我记得拿到书的时候,光是掂量它的分量,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上倾注的心血。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棒,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盯着也不会觉得眼睛太累。装帧的工艺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即便是反复翻阅,书脊也依然保持得很好,这对于一个有收藏习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我尤其喜欢作者在章节开头使用的一些留白设计,使得阅读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人觉得文字过于拥挤,能更好地沉浸其中。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恰到好处,即便是没有专业阅读设备,用台灯在夜晚阅读,也依然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整体来说,从外在的感官体验上,这本书就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因为我发现自己常常会读完一个段落,就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咀tter那个观点,甚至要起身走到窗边,盯着远方,努力去消化那种文字带来的冲击力。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特别,它不是那种线性的、平铺直叙的故事,而是充满了哲学思辨和内在的挣扎。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宏大、抽象的主题——比如存在的意义、时间的流逝、或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用极其细腻和个人化的语言描绘出来,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内心洗礼。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突然意识到,啊,原来我一直以来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是多么的狭隘和片面。这种被“唤醒”的感觉,是阅读一本真正好书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精神层面的拓展与重塑,让人读完后,看待周遭世界的眼光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时而如冰冷的溪水般清澈透亮,直指人心最深处的痛点;时而又像浓稠的蜜糖,包裹着那些难以言喻的温情和眷恋。它的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节奏感拿捏得非常精准,读起来完全没有生涩感,反而有一种音乐般的流畅性。我尤其留意到作者在处理情绪转折时的笔法,那种微妙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语调变化,却能瞬间将读者的心境从极度的悲伤拉回到一种超然的平静之中。这需要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它不是那种追求哗众取宠的文字,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每一个词语都像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的宝石,镶嵌在恰当的位置,发出独特的光芒。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共鸣感”,仿佛作者将那些我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思索的念头,用最清晰、最有力量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贴近,更是一种智识上的相互印证。它探讨了人类在面对巨大挑战和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尊严和完整性。书中描绘的那些挣扎与抉择,虽然背景设定宏大,但其内核却是无比普世的——关于爱、失去、责任与和解。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或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艰难的探索之中。这种带着参与感的阅读体验,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远远超出了“好看”这个词可以概括的范畴。它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关键的时刻,用冷静而充满智慧的声音,引导我更好地去理解和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