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第3版) 2本

包邮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第3版) 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汽车工程
  • 专业英语
  • 汽车技术
  • 词典
  • 英汉对照
  • 教材
  • 汽车专业
  • 工程教育
  • 包邮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1274
商品编码:10718000158

具体描述

bm010853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第3版) 2本

9787122208552定价:35元 9787111511274定价:148元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2版 (2016年6月1日)

  • 平装: 244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 开本: 16
  • ISBN: 9787122208552

    目录

    Chapter 1 Engine Construction发动机结构 
    Lesson 1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asics内燃机基础 
    Lesson 2 Engine Block发动机缸体 
    Lesson 3 Crankshafts, Bearing Inserts, Connecting Rods and Pistons曲轴,轴瓦,连杆和活塞 
    Lesson 4 Valve Mechanisms气门机构 
    Lesson 5 The Fuel Delivery System燃料供给系统 
    Lesson 6 Fuel Injection System燃油喷射系统 
    Lesson 7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汽油缸内直喷 
    Lesson 8 The Cooling System冷却系统 
    Lesson 9 The Lubrication System润滑系统 
    Lesson 10 Turbochargers and Superchargers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 
    Lesson 11 Emission Control System排放控制系统 
    Chapter 2 Chassis Construction底盘结构 
    Lesson 12 Drivetrain传动系 
    Lesson 13 How Does the Clutch Work离合器如何工作 
    Lesson 14 Manual Transmission手动变速器 

  • 。。。。。。。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第3版)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3版 (2016年3月1日)

  • 精装: 1779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 开本: 32
  • ISBN: 9787111511274
  • 条形码: 9787111511274

    目录

    第1版、2版、3版编写人员 
    前言 
    使用说明 
    词典正文(A—Z) 


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是一本面向机械类、机电类及相关工程技术专业本科生编写的经典教材。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旨在培养读者扎实的机械设计素养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教材在继承前两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机械设计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趋势,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力求内容更新、结构更合理、表达更清晰、应用性更强。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通用零部件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概述了机械设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机械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设计过程。接着,详细阐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强度、刚度、可靠性、效率、经济性、标准化与互换性等。重点讨论了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现代设计方法,引入了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性设计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机械传动基础 本章集中讲解了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理论。首先回顾了摩擦学基础,包括接触应力、摩擦与润滑的基本理论,并引入了先进的润滑材料和方法。然后深入分析了带传动、链传动和啮合传动的基础。在带传动部分,详细阐述了V带和同步带的特性、寿命计算和中心距调整;链传动部分则着重介绍了滚子链和齿形链的几何参数、受力分析及链传动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本章系统地介绍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强度计算和失效分析。重点讨论了齿轮的制造误差对传动性能的影响,并引入了变位齿轮的基本原理,用于改善齿轮的接触强度和承载能力。此外,本章还涵盖了齿轮箱的总体布局设计和润滑要求。 第四章 轴、轴承与联接 本章聚焦于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杆件——轴的设计。详细讲解了轴的强度计算、刚度校核以及疲劳强度分析,特别是针对交变载荷下的许用寿命预测。轴承部分,系统介绍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工作原理、选择依据和寿命计算。滚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代号、安装与维护是本章的实践重点。在联接方面,详细分析了静连接(如铆接、焊接)和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键和花键)的计算与应用,强调了预紧力的控制对螺纹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 弹簧与柔性元件 本章主要讲解了依靠弹性变形传递能量或吸收冲击的元件。螺旋弹簧是核心内容,包括拉伸弹簧、压缩弹簧和扭转弹簧的强度、刚度计算及材料选择。同时,也对板簧、碟形簧等特殊弹簧的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本章还初步涉及了减振降噪的柔性连接元件的应用。 第二部分:机构设计与动态分析 第六章 机构运动分析与综合 本章奠定了机构设计所需的数学工具。从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入手,讲解了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解法和解析法。重点在于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和瞬心法在速度分析中的应用。在机构综合方面,本章介绍了机构的初步选择和运动要求拟合,为实际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方法指导。 第七章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构之一。本章深入探讨了其运动特性,包括死点位置、行程速度变化等。重点讲解了曲柄摇杆机构和双曲柄机构的设计方法,如反转法、履带法等,并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机构运动轨迹优化中的应用。 第八章 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是实现复杂周期性运动的理想选择。本章详细介绍了凸轮机构的类型(如平面凸轮、空间凸轮),着重于平面凸轮的轮廓设计。内容涵盖了运动规律的选择(如等速、等加速、简谐、三次抛物线等),并详细分析了压力角和曲率半径对机构运动质量和磨损的影响,提供了减少冲击的优化设计策略。 第九章 机械的主运动与伺服机构 本章关注机械中实现主运动的动力学环节。讨论了电动机选型、制动器的选择以及离合器、制动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重点分析了各种常用的速度变换机构,如齿轮变速箱、带轮变速器等,并讲解了液压和气动伺服系统在现代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框架。 第十章 机械的动态特性与可靠性设计 本章提升到系统层面,讨论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引入了振动学基础,分析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重点讲解了为保证机械寿命和稳定运行而必须考虑的疲劳强度理论,如Miner准则和高周疲劳、低周疲劳的区分。最后,全面阐述了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可靠性指标和系统冗余设计方法。 特色与优势 1.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章节内容不仅有严格的理论推导,更配有丰富的工程实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 2. 现代化设计理念贯穿: 融入了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FEA)的基本思想在强度校核中的应用,以及面向装配、面向维护的设计(DFMA)的初步介绍。 3. 图文并茂,清晰易懂: 大量采用高清的机构剖面图、失效分析图和标准件图例,配合清晰的文字说明,便于自学和理解。 4. 习题和思考题丰富: 每章后均附有不同难度等级的习题,特别是设计计算题,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训练工程计算能力。 本书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设计、维护和改进工作的参考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两册书的结合使用体验是绝妙的。它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互补闭环。《专业英语》负责构建句法结构和理解语篇,《英汉词典》则提供精确的语义支撑。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在专业英语教材中遇到一个复杂的长难句,我能大致猜出意思,但为了确保100%的准确性,我会马上查阅后半部分的词典。词典的释义非常精准,而且很多词条还附带了英文解释,这对于深化理解“这个词在专业语境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至关重要。我发现,很多单一词汇在不同工程分支中有细微的差别,而这本词典清晰地标注了这些细微的差异,避免了因翻译不当导致的重大工程失误。所以,对于任何从事汽车行业研发、设计或技术支持工作的人士而言,这套书与其说是学习资料,不如说是工作中必备的“安全带”和“导航仪”,它的存在能让你在面对高强度、高要求的专业信息处理时,保持从容和自信。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毕竟,涉及到“第2版”和“第3版”的更新,很难保证内容不会显得陈旧。但翻开《包邮 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后,那种扎实的学术氛围立刻就抓住了我。它的章节逻辑组织得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机械原理到复杂的动力总成、底盘控制系统,再到新兴的智能网联技术,层层递进,非常适合自学。我最喜欢它的例句设计,每一个专业术语的讲解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放在一个完整的、符合实际工程场景的句子中去解释,这让抽象的词汇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明白了如何在实际的工程文档中正确使用它们。我过去常常在阅读英文技术手册时遇到理解上的障碍,现在,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概念,通过这本书的系统学习,都变得豁然开朗。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的全面覆盖,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严谨的导师在身边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元素,一看就是那种专注于内容的学术书籍。我当时买它是冲着“包邮”这个便利去的,但真正让我惊喜的是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多么重要。市面上同类型的词典和教材汗牛充栋,但真正能把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却不多见。这套书的排版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重点。尤其是《英汉汽车工程词典(第3版)》,它的收录量和翻译的精确度,远超我之前使用的任何一本工具书,很多最新的技术词汇和缩写都能在里面找到权威的解释。这对于我们撰写毕业论文或者阅读国际期刊文献时,简直是如虎添翼,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效率和专业表达的准确性。我尤其欣赏它在一些经典概念上的阐释,既保留了传统的精确性,又融入了现代工程学的最新发展,这种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套书的实用性,尤其是对那些准备考研或者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专业英语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你阅读文献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这本书的内容选取非常贴合当前工业界的热点。比如,关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描述,它使用的词汇和句式结构,完全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术语。我感觉作者团队在编撰过程中,对行业发展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相比于一些只停留在内燃机时代的旧教材,这套书明显走在了时代前沿。我个人的体会是,自从开始系统性地使用这套书进行专业阅读训练,我做阅读理解的速度至少提升了三成,而且错误率显著下降,这对于应试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词汇,更是一种用英语思考工程问题的思维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包邮”带来的性价比。作为一名对汽车设计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兼专业人士,我发现它在某些专业领域的覆盖面上,甚至超过了我系里推荐的几本昂贵的外文原版教材。特别是涉及到材料科学在汽车轻量化方面的应用,这本书的专业英语表达方式非常地道和专业。我曾尝试用它来翻译一些国外行业报告中的晦涩段落,效果出奇地好,它提供的翻译不仅仅是词对词的对应,更是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准确传达。这对于我们未来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至关重要。每次我需要快速确认一个复杂的技术短语的最佳英文表达时,我都会立刻翻到这套书,它的详尽和权威性总是能给我最满意的答案。这种“信赖感”是其他零散的在线工具无法提供的,一套系统、成体系的工具书,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