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理想國譯叢017 奧斯維辛:一部曆史 | 作者 | 勞倫斯·裏斯;劉爽 |
| 定價 | 64.00元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49585489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頁碼 | 352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有奧斯維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普裏莫·萊維 n無論我在思考什麼,總要思考奧斯維辛。感謝那些要求、甚至逼迫我們講述一切的人,因為他們想聽到、想知道發生在奧斯維辛的那些人、那些事。——凱爾泰斯?伊姆萊 n我們要知道“人”真正是什麼,畢竟,這是發明奧斯維辛毒氣室,也是祈禱著走進毒氣室的“存在”。——維剋多·弗蘭剋 n本書力圖以一個具體場所為切入點,對人類曆史上*深重的罪行進行*透徹的詮釋,這就是奧斯維辛。 n曆史不是劇本,真相永遠不止一個。奧斯維辛並不是專門用於殺害猶太人的滅絕營,也不僅僅與“終解決”有關——奧斯維辛,是集中營指揮官霍斯等納粹官員的奮鬥史;是波蘭人、吉蔔賽人、蘇聯戰俘、耶和華見證人的情感煉獄;它是一個八歲德國女孩一天起床,突然發現自己成瞭吉蔔賽人,被扔進奧斯維辛的故事;它是戰後幸存者迴到傢鄉,卻發現外麵的世界比奧斯維辛更糟的故事……這部書沒有孤證,每一個說齣來的字,都齣自兩處以上的曆史記錄,包括蘇聯解體後的解密檔案和親曆者訪談。 n“人們問我,你在奧斯維辛學到瞭什麼?我想我隻能確定一件事:沒人真正瞭解自己。”1944年11月,希姆萊要求艾希曼停止驅逐匈牙利猶太人,並說:“到目前為止你一直都在滅絕猶太人,但我現在命令你從今天起變成猶太人的擁護者。”人的行為和信念能頃刻顛倒,因應自身處境(situation)而朝著沒有預料到的方嚮演變,這恰恰是所謂的“人性”。 n奧斯維辛是一個更大的故事,我們從未真正瞭解它。這裏所涉及的故事,有不少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 n |
| 作者簡介 | |
| 勞倫斯·裏斯(Laurence Rees),1957年生,牛津大學畢業,英國曆史學傢、紀錄片導演,被《泰晤士報》評為“英國*傑齣的曆史紀錄片製片人”。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曆史節目的創意總監,製作許多有關納粹和二戰係列的電視、電影,獲奬無數,包括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奬(BAFTA)、英國紀錄片格裏爾遜奬和國際紀錄片奬等。代錶作《奧斯維辛:一部曆史》《納粹:曆史的警示》《東方恐怖:1931-1945的日本侵略》《世紀之戰: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戰爭》《希特勒:黑暗的剋裏斯瑪》等。 n劉爽,1986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現從事自由職業。 |
| 目錄 | |
| 導 讀 集中營:一個牲人和獸人的世界/徐賁 n序 言 n章 意想不到的開端 n第二章 服從命令與自主行動 n第三章 死亡工廠 n第四章 腐敗 n第五章 瘋狂的殺戮 n第六章 解放與報復 n注 釋 n緻 謝 n圖片齣處說明 n索 引 |
| 編輯推薦 | |
| “60年過去瞭,她依然清楚地記得走近焚屍場時看到瞭紅色的花,可能是天竺葵,它們種在盒子裏,擺在窗颱上。在奧斯維辛艾麗斯從未見過鮮花,對她來說,那些花讓她想起過去安穩的生活:“我看見窗邊的花,它們讓你想起瞭傢,讓你想起德國人攻進匈牙利時,母親齣門去瞭,她沒有害怕、沒有哭喊,也沒有歇斯底裏,而是到市場上買瞭紫羅蘭迴來。那讓我感到非常平靜。如果母親還去買花,就說明情況不至於太糟。他們不會傷害我們。”正是這些小小的設計——比如焚屍場窗颱上的花——讓納粹的屠殺過程超*瞭單純的暴行。” n關於奧斯維辛,這一與古拉格齊名的20世紀集中營,我們仍然充滿太多大而化之的錯誤認識。奧斯維辛並不是專門用於殺害猶太人的滅絕營,也不僅僅與“終解決”有關——牛津大學曆史學傢、英國BBC著名曆史節目製片人勞倫斯·裏斯,在《奧斯維辛》這本榮獲英國圖書奬和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奬(BAFTA)的作品中,憑藉其豐富的檔案資料和手訪談材料,尤其是極其珍貴的受害者和加害者證詞,為我們對普利莫·萊維、凱爾泰斯?伊姆萊、埃利·威塞爾等著名作傢筆下的無盡深淵,進行動人、透徹且勇氣十足的探索和詮釋。 n |
| 文摘 | |
| 序言(部分) n這本書包含很多令人心情沉重的內容,但我仍然認為我們需要這樣一部作品:一方麵是因為調查錶明,大多數人對奧斯維辛的真實曆史仍一知半解;另一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見解。 n我圍繞納粹題材進行文字和電視節目創作已有十五年時間,這本書力圖在這些年的積纍之上,以一個具體場所為切入點,對人類曆史上深重的罪行進行透徹的詮釋,這個場所就是奧斯維辛。不同於反猶主義,奧斯維辛有確定的開始日期(批波蘭囚犯到達,是1940年6月14日);也不同於種族屠殺,奧斯維辛有確定的結束日期(1945年1月27日,集中營獲得解放)。在這兩個日期之間,奧斯維辛那段復雜的曆史從許多方麵反映齣納粹種族和民族政策的復雜性。奧斯維辛並不是專門用於殺害猶太人的滅絕營,也不僅僅與“終解決”有關——盡管它後來成為奧斯維辛的主題。奧斯維辛營地的結構和設施一直在變,而這些變化常常與德國人在各個戰場上的戰況密切相關。奧斯維辛,通過其毀滅性的動態發展,成為納粹國傢核心價值觀的有形體現。 n對奧斯維辛的研究,不僅是讓我們更深刻地洞悉納粹,還可以讓我們瞭解在曆史極端的情況下,人類會做齣什麼。這裏所涉及的故事,有不少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 n這本書的寫作離不開一些特彆的調研,也就是對近百名集中營幸存者和納粹行凶者的訪談。此外,我也參考瞭此前為另外幾個關於第三帝國的節目所進行的數百場訪談,其中不少受訪對象曾是納粹黨員。與幸存者和行凶者的會麵和對談讓我們收獲頗多,他們提供瞭單憑文字材料很難獲得的更深入的觀點。盡管自學生時代起我就一直對這一時期的曆史感興趣,但真正的深入研究源於1990 年與一位前納粹黨員的談話。當時為瞭編寫和製作一部關於約瑟夫·戈培爾博士的影片,我訪問瞭威爾弗雷德·馮·奧芬(Wilfred voOven),他是戈培爾的專屬秘書,是這位臭名昭著的納粹宣傳部長的得力助手。在正式訪談結束後,我們喝著茶,我問這個頭腦聰明而又極富魅力的人:“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你在第三帝國的經曆,你會選哪個詞?”馮·奧芬先生思考著問題的答案,我以為他會提及這個政權犯下的恐怖罪行——對這些罪行他供認不諱——以及納粹主義對世界造成的傷害。“這個嘛,”他後說道,“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我在第三帝國的經曆,我會說——天堂。” n“天堂”?在我讀過的曆史書裏,沒有任何一本是這麼形容納粹時期的。這個詞也不像是齣自這位坐在我麵前、優雅且通情達理的男人之口。說起來,他的言談舉止根本就不像個納粹黨員。這樣的人怎麼會選擇這麼一個詞?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怎麼可能這樣評價第三帝國?而20 世紀的德國人又為何犯下這樣的罪行?他們畢竟是歐洲文化的核心、一個有著良好教養的民族。多年前的那個午後,這些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直到今天仍揮之不去。 n在我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曆史的兩次偶然幫瞭大忙。,那些曾是納粹一分子的受訪者,在我嚮他們提問的時候,恰好處在即使公開錶達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的人生階段。早上十五年,作為社會中流砥柱的他們什麼也不會透漏。而今天,包括迷人的馮·奧芬先生在內,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已過世。 n第二個機緣在於,這項研究恰巧趕上瞭柏林牆倒塌和東歐劇變。突然之間,我們能接觸到的不僅有調研所需的檔案,還有人。我曾在1989 年共産主義時期的蘇聯進行拍攝,那時談及國傢曆史,人們基本隻能喊喊政治口號。而到瞭20 世紀90 年代,壓抑已久的迴憶和觀點,一時之間如決堤的洪水般傾瀉而齣。在波羅的海諸國, 我聽到人們迴憶他們如何將納粹視為解放者而夾道歡迎;在卡爾梅剋人的大草原上,我獲得瞭斯大林對整個民族進行報復性驅逐的一手資料;在西伯利亞,我遇見瞭兩度陷於囹圄的老兵們—一次拜希特勒所賜,另一次則是蘇聯;在明斯剋附近的一個小村莊,我偶遇一位女士,她曾參與瞭現代曆史上殘酷的遊擊戰,迴首過去,她認為,紅軍更為可怕,如果不是共産主義的傾塌,所有這些深埋的過去將隨著當事人的離世,終從這個世界被抹去。 n更可怕的,是反猶主義。當我輾轉行走於這些纔獲得獨立的國傢——從立陶宛到烏剋蘭,從塞爾維亞到白俄羅斯,我以為人們會告訴我,他們有多痛恨蘇聯共産主義——這纔是他們該有的情緒。而恨猶太人?簡直荒唐可笑,特彆是沒有幾個猶太人還住在那兒。看來,希特勒和納粹的工作相當“成功”。然而,波羅的海的一位老人在1941 年曾幫助納粹射殺猶太人,而六十年後他仍認為當年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甚至一些曾反對納粹的人也持有狂熱的反猶主義觀點。我仍記得一位烏剋蘭老兵在一次午餐時嚮我提齣的問題。他曾作為烏剋蘭民族主義者與納粹和蘇軍浴血奮戰,並因此遭到迫害。他問我:“我聽說紐約有個由各國猶太金融傢組成的秘密團體, 他們打算乾掉所有非猶太人政府。你怎麼看?”我愣住瞭。每逢意料之外且毫不掩飾的反猶主義,不是猶太人的我總會陷入震驚。“我怎麼看?”我終答道,“我覺得那純粹是鬍扯。”這個老兵抿瞭一口伏特加。“是麼,”他說,“你是這麼想的啊。有意思……” n所有認為本書所涉及的曆史與當下無關的人,都應該記住前麵寫到的一切。所有認為隻有納粹分子甚至隻有希特勒纔持有極其惡毒的反猶主義觀念的人,也應當認真反思。危險的想法之一,就是認為歐洲人是在少數瘋子的強迫下心不甘情不願地犯下瞭滅絕猶太人的罪行。……追溯希特勒、希姆萊、海德裏希和其他納粹領導人如何逐步決定建造奧斯維辛並執行“終解決”,有助於我們瞭解一個不斷變化、激進且極其復雜的決策過程是如何展開的。在這過程中並沒有一個自上而下強製執行的計劃,也不存在一個自下而上提齣、終得到批準的方案。沒有哪個納粹分子是遭到威脅被迫進行屠殺的。不, 這是一項由成韆上萬的人共同經營的事業,決定是他們自己做齣的, 不僅參與而且積極主動地尋找辦法,以解決如何殺戮人類同胞、如何處理他們屍體的問題——因為殺害人數之多、規模之大,。 n |
| 序言 | |
這本譯叢的書係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學術的厚度和對經典文本的緻敬,而這本書完全配得上這樣的定位。我注意到其中包含瞭一些非常珍貴的原始材料或地圖的引用,這些視覺輔助材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讓人感覺每一個論斷都有堅實的基石。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關於毀滅的故事,更是在探討權力、體製、沉默的共謀以及個體在巨大機器麵前的無力感與掙紮。對我個人而言,它帶來的最大改變是關於“記憶”的意義。作者強調瞭記錄、講述和銘記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對抗遺忘的鬥爭。這種對記憶的維護,超越瞭簡單的曆史記錄範疇,上升到瞭對人類尊嚴的守護。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中多瞭一個沉甸甸的錨點,一個關於人類文明邊界的深刻參照係,它讓我對當下的世界多瞭一層審慎的濾鏡。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樸素,甚至有些冷峻,這或許是齣版方有意為之,旨在將讀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文字本身的力量上。我注意到文字的排版十分講究,留白恰到好處,使得那些爆炸性的曆史事實得以喘息的空間,也給予瞭讀者整理思緒的餘地。與其說這是一部曆史著作,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編織的口述史的集閤體,通過對不同視角的還原,勾勒齣一個立體而殘酷的圖景。那些受訪者的聲音,時而尖銳,時而麻木,交織成一麯關於生存與毀滅的交響樂。我尤其欣賞它對“日常性”的刻畫,在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細節裏,潛藏著最深層的荒謬與悲劇,那種從天堂跌落地獄的瞬間,是如此的猝不及防,又如此的真實可感。每次閤上書本,我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纔能真正迴到現實世界,那種抽離感極強,仿佛剛剛經曆瞭另一段漫長而痛苦的人生。
評分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乍看之下,似乎隻是尋常的文化讀物,但一旦翻開扉頁,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的沉重感,簡直能讓人窒息。我記得第一次在書店看到它時,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令人不安的張力,仿佛能穿透紙張,直抵人心深處最隱秘的恐懼。我帶著一種近乎朝聖般的心情把它帶迴瞭傢,心裏明白,這絕不是那種可以輕鬆消遣的讀物,它是一塊需要用全部心神去丈量的紀念碑。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剋製,沒有過多渲染煽情的詞匯,反而正是這種冷靜的剖析,讓那些已經被時間磨損的曆史傷口,以一種更加清晰、也更加令人心悸的方式重新呈現在我們麵前。它迫使我們直麵人性在極端壓力下可能展現齣的光怪陸離,無論是卑劣的順從,還是微弱的抵抗,都被細緻入微地捕捉瞭下來。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一種知識的汲取,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與洗禮,讓你不得不重新審視“文明”這個詞匯的脆弱性。
評分這本書的譯文質量,老實說,超齣瞭我原本的預期。作為一本翻譯作品,語言的流暢度和對原著語氣的精準把握,是決定閱讀體驗的關鍵。我發現譯者在處理那些充滿專業術語或特定曆史背景的段落時,處理得既準確又不失文采,沒有齣現常見的“翻譯腔”,這在曆史題材的著作中尤為難得。它使得我們這些非英語母語的讀者,依然能夠充分感受到原作者那種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邏輯推進。更重要的是,譯者成功地保留瞭那些曆史親曆者語氣中的那種獨特的沉重感和無可奈何,這讓文本的情感溫度得以完整傳遞。我甚至會時不時地迴頭去對照原文的意境,驚嘆於文字轉換之間的精妙平衡,這不僅僅是文字工作,更像是一種深度的文化對接與再創造。
評分我花瞭將近一周的時間纔斷斷續續讀完它,不是因為內容晦澀難懂,而是因為每一次閱讀都伴隨著巨大的精神負擔。它像一麵巨大的鏡子,映照齣人類社會最黑暗的潛能。這本書沒有提供廉價的安慰或簡單的道德說教,它隻是呈現事實,讓曆史的重量自己說話。我喜歡它處理時間綫的方式,那種跳躍感,時而聚焦於某個關鍵時刻的特寫鏡頭,時而拉遠景迴顧整個係統的運轉邏輯,使得讀者對事件的理解不再是綫性的,而是多維度的。這種結構安排,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曆史的緊迫性。這本書更像是一份警示錄,提醒著我們,曆史的教訓並非隻是過去時態的陳述,而是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潛在威脅。讀完後,我反而對“希望”這個詞有瞭更審慎的理解,那不再是盲目的樂觀,而是建立在對深淵的充分認識之上的,微弱而堅韌的燭火。
評分買這套書樂此不疲,
評分正版書,活動優惠力度大,還會光顧!
評分理想國的書非常好,值得收藏,京東品質有保證!
評分質量不錯,物流速度快
評分品相很好,待有時間學習一下?
評分買這套書樂此不疲,
評分我很滿意!要的書基本都有!價格也便宜!
評分很不錯,很滿意。。。。
評分超喜歡理想國這一套叢書,這本不薄,買下來超開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