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物保护和修复领域一直非常关注,这本书里展示的许多造像,其历史年代之久远令人惊叹。我一直在寻找关于古代造像材料特性和工艺衰变规律的资料,这本书的某些章节似乎触及了这一领域。比如,我想知道不同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有何区别,或者泥塑彩绘的保存难度体现在哪里。虽然我尚未在书中找到专门的“材料科学”章节,但从高分辨率的照片中,我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某些特定风化痕迹的形态,这对于我理解材料的脆弱性和艺术品的“时间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近距离观察”古物衰变过程的独特视角,这比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要深入得多。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古代东方哲学对后世美学的影响,这本书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切入点。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但从目录和导读部分就能感受到它深厚的学术背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各种佛像,更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跨越不同朝代和地域的艺术演变脉络。我特别好奇它如何处理不同文化区域对同一主题的风格差异,比如犍陀罗艺术与中国本土艺术之间的对话和融合。这种宏大的叙事视角,对于理解佛教艺术如何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符号进行本土化改造,非常有启发性。我打算接下来重点对比一下不同时期造像在“神性表达”上的细微变化,这本书的素材库显然能提供充足的参照物。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接触佛教历史的入门者,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提供精美视觉材料,又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的参考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平衡。它没有过度依赖复杂的梵文术语或冗长的经文引用,而是通过清晰的图像分类和直观的图注,引导读者逐步了解背后的文化语境。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造像功能性的区分,比如哪些是用于供奉、哪些是用于冥想的,这种实用性的介绍,让原本遥远的宗教符号变得更“可触摸”了一些。对于想通过图像来理解佛教教义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学习路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面对一堆冰冷的石雕,而是开始理解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故事和精神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购入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些可以激发我个人创作灵感的素材。我是一位插画师,目前正在尝试融合古典宗教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视觉宝库!那些早期石刻造像中蕴含的原始生命力和后世唐代造像中体现出的世俗化、丰腴之美,都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对比和参考。我特别喜欢研究那些“不完美”的造像,比如某些面部表情的微妙错位,或者比例上的夸张处理,这些“偏差”往往是艺术家个体风格和时代精神碰撞的产物,也最能激发我的想象力。这本书的高清晰度图片,使得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线条的力度和光影的捕捉上,这对我绘制人物动态和表现空间深度非常有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的很有品味,那种厚重的纸张和典雅的字体,拿在手里就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图册。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幅图像都占据了足够大的空间,细节纤毫毕现,色彩的还原度也很高,看得出出版方在工艺上的投入。虽然我个人对佛教艺术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光是欣赏这些造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尤其是那些细节的处理,比如佛像的衣褶、面部的神态,甚至是底座的纹饰,都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静谧感。这本书的图片质量让我非常满意,即便是放大观看,那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艺术的精妙感依然清晰可辨。对于一个纯粹的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视觉体验绝对是顶级的享受。
评分造像量度经
评分商品编码:10860558作者:李鼎霞,白化文出版社:中华书局版次:1装帧:平装纸张:胶版纸印刷时间:2011-09-01印次:1页数:311开本:32开
评分好好好好,下回还买!好好好好,下回还买!
评分解说
评分佛教造像手印装帧精美!经典值得收藏 !
评分目录
评分J f《佛教造像手印mTp》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造像K量度经》的标nHK点本,本经是说明x佛教造像法度的经典,原属藏传
评分大雄宝殿
评分文字语言作为概念的表达方式,根本上是一种“执”,或者说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结构,作为文字语言最小单位的“词”的任务就是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这也就意味着两点:一、文字语言是词的组合——文字语言是结构性的。二、词的有限性(规定性)决定了文字语言的有限性。确切地说,这既不是错误的,又不是令人满足的,正所谓谈论佛是困难的,但谈论佛经却是容易的,因为文本就摆在那里——这意味着可能出现文字和精神的分歧,也就意味着佛与佛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脱节;而这对于追求大圆满、追求“事事无碍”的佛教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词语是命名,惟词语才使物获得存在。然而,佛教拒绝名相之物,唯有“词语崩解处,一个存在出现。崩解意味着:宣露出来的词语返回到无声之中,返回到它由之获得允诺的地方中去,也就是返回到寂静之音中去——作为道说,寂静之音为世界四重整体诸地带开辟道路,而让诸地带进入它们的切近之中。”②因此,佛经中鲜有类似“A是B”这样的主客观对立的话语结构,禅宗甚至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以心传心”传教模式,这就有了日后的“当头棒喝”的“机锋”、“公案”。而手印——以造像这种艺术形式为载体的言说方式比文字更具有无可比拟的直接性——以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指引——指向大道——某个东西与我们遭遇,与我们照面,造访我们,震动我们,改变我们。而这种指引也是语言,只不过这是内部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