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仿生

分子仿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峻柏 等 著
图书标签:
  • 分子仿生
  • 仿生学
  • 生物材料
  • 纳米技术
  • 材料科学
  • 化学
  • 生物学
  • 交叉学科
  • 前沿科技
  • 生物启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030368348
版次:01
商品编码:11210356
包装:圆脊精装装
丛书名: 纳米科学与技术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404
正文语种:汉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分子仿生的理念和思路是近年来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的一个前沿热点,也将在探索生物世界奥秘、新材料合成和新型功能器件研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仿生体系的分子组装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学等交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以模拟自然现象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用分子自组装的手段构建仿生或生物启发的纳米结构化材料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许多研究人员正利用分子仿生的思路和理念,构筑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组装体,并探索其在新型功能材料、超分子药物载体、生物界面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本书介绍了"分子仿生"的概念和最新研究方法和进展,有利于读者通过了解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进展,激发出新的学术思想,为解决生物物理与材料科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契机。

作者简介

    李峻伯  1964年12月生。吉林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胶体、界面与化学势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

目录

《纳米科学与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篇 分子仿生概述
第1章 分子仿生的概念和主要研究体系
1.1 生物马达蛋白组装体系
1.2 仿生膜
1.3 分子马达体系
1.4 分子仿生体系的设计与模拟
1.5 挑战与展望

第2篇 仿生物膜结构
第2章 仿生物膜界面材料
2.1 生物膜简介
2.2 表面活性剂简介
2.3 生物膜的模型和制备方法
2.4 仿生物膜界面材料应用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建立在聚联乙炔变色囊泡上的仿生膜传感器
3.1 聚联乙炔光学变化原理
3.2 聚联乙炔囊泡作为仿细胞膜传感器的光学换能器
3.3 聚联乙炔的荧光
3.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因治疗药物仿生膜系统
4.1 基因治疗药物仿生系统的发展
4.2 基于生物体的基因治疗药物输递系统
4.3 仿生物体的基因治疗药物输递系统
4.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仿生膜结构与药物传递
5.1 仿生物膜结构特点及作为药物传递的理论基础
5.2 微胶囊药物传递
5.3 脂质体的药物传递
5.4 聚合物胶束药物传递
参考文献

第3篇 生物马达体系与合成分子机器
第6章 ATP合酶在组装微胶囊上的重组
6.1 Fo Fl-ATP合酶——一种旋转分子马达
6.2 ATP合酶组装到人工载体上的仿生研究
6.3 层层组装微胶囊——智能的载体
6.4 仿生微胶囊上的ATP生物合成
6.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肌球蛋白分子马达的结构与运动机制
7.1 肌球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7.2 肌球蛋白的功能
7.3 肌球蛋白的运动机制
7.4 肌球蛋白的调节机制
7.5 肌球蛋白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基于驱动蛋白的活性仿生体系
8.1 驱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8.2 基于驱动蛋白的活性仿生体系
参考文献
第9章 功能性互锁分子
9.1 分子机器及分子器件
9.2 传感器及探针
9.3 提高染料稳定性
9.4 光能捕获
9.5 催化剂
9.6 药物传输
9.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篇 仿生体系的设计与模拟
第5篇 分子仿生的应用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分子仿生》的图书的简介,但其内容与您提到的主题完全无关。这份简介将详细介绍一本关于古希腊哲学与城邦政治的书籍。 --- 《雅典的阴影:从苏格拉底到伯里克利斯的政治心智》 书籍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黎明,当思想的火花刚刚点燃,古希腊城邦如同一座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后世的政治与哲学道路。本书《雅典的阴影:从苏格拉底到伯里克利斯的政治心智》,并非聚焦于宏大的战争叙事或帝国的兴衰,而是深入剖析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民主制度的内在肌理,以及塑造这一制度的关键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心路历程。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迷雾,回到那个充满活力、也同样充满矛盾的雅典城邦。我们将审视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如何在阿提卡半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以及它在实践中所展现出的光辉与局限。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编年史,而是一次对政治哲学思想源头的深度挖掘。 第一部分:理念的诞生与城邦的形成 本书的开篇将追溯雅典城邦从早期的贵族统治向民主制度转变的漫长历程。我们将探讨梭伦的改革如何为后来的民主奠定基础,以及克利斯提尼的“部落”重组,如何从根本上瓦解了血缘政治的结构,代之以基于地域的公民身份认同。 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了早期思想家对“正义”(Dikaiosyne)和“法律”(Nomos)的初步思考。这些思想如何被用于规范城邦公民的行为,并逐步构建出一种集体治理的理念。我们详尽考察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在爱琴海的崛起,以及它如何将城邦的利益与公民的个人命运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实验,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程度。 第二部分:伯里克利斯的黄金时代与公民的悖论 伯里克利,这位被修昔底德誉为“雅典第一公民”的政治家,是雅典民主的巅峰象征。然而,他的时代也充满了深刻的悖论。本书深入剖析了伯里克利对雅典公民权的严格定义,以及这种定义如何排斥了女性、外邦人和奴隶。 我们不仅关注他在军事和财政上的决策,更着眼于他对雅典公民精神的塑造。伯里克利相信,真正的自由源于公民对城邦的深度参与。书中详细阐述了公民大会(Ekklesia)、五百人议事会(Boule)以及陪审法庭(Dikasteria)的运作机制,揭示了金钱如何渗透到政治生活中——例如,通过“人民津贴”(Misthophoria)制度,确保了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到日常的政治决策中。然而,这种普及化的参与,也带来了“群氓政治”的风险,为后来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第三部分:苏格拉底的审判与理性的挑战 如果说伯里克利代表了雅典政治的实践顶峰,那么苏格拉底则代表了对其本质的永恒追问。本书将很大篇幅用于分析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如何在雅典的公共广场上挑战既有的信念体系。 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本质上是对雅典民主核心原则——多数人决定的“真理”——的深刻质疑。我们探讨了智者学派(Sophists)对修辞学和相对主义的推崇,以及他们如何被视为对传统道德和政治秩序的威胁。苏格拉底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悲剧,更是雅典城邦在面对自我怀疑和外部压力时,对理性批判所做出的剧烈反应。书中结合了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述,力图重建审判现场的氛围,理解雅典人为何最终选择了扼杀他们最伟大的思想家。 第四部分:修昔底德的悲观主义与城邦的衰落 雅典的衰落,伴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政治理想的绝佳视角。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是将修昔底德的《历史》视为对雅典政治心智从巅峰走向衰败的深刻诊断。 修昔底德抛弃了对神祇和命运的解释,转而专注于“人类本性”的永恒不变性——对权力和安全的诉求。通过对“米洛斯对话”的细致解读,本书揭示了在残酷的国际政治现实面前,雅典的民主理想是如何被赤裸裸的“强权即公理”所吞噬的。我们分析了雅典民主在战争压力下如何逐渐变得专断和傲慢,最终走向了覆灭。 结语:遗产的重负 《雅典的阴影》旨在揭示,雅典的政治实验留下的遗产是复杂的。它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公民权、法律至上和公共辩论的范本,但同时也警示我们,未经审视的集体激情和对绝对权力的迷恋,如何能轻易地摧毁一个伟大的城邦。本书是对政治思想史一次精细入微的考察,旨在帮助当代读者理解,我们今天所珍视的许多政治概念,其根源深植于那片充满辩论、理想与冲突的古希腊土地上。 ---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我真的太期待这本书了!从书名《分子仿生》开始,我就充满了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精密运作的生命系统,比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比如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又或者是蛋白质折叠的神奇过程。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微小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体内精准地输送药物,修复受损的组织;或者更进一步,将这些仿生技术应用于材料科学,创造出能够自我修复、能够感知环境,甚至能够自主学习的新型材料。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如此抽象的科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会从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讲起,一步步深入到分子层面,还是会以某个具体的仿生应用案例作为切入点,然后展开对背后科学原理的阐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原来科学可以这么有趣”的惊叹感,让我能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能激发我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读完之后,我甚至觉得我可能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一些事物,比如一片叶子的脉络,或者一只鸟的翅膀,都可能蕴含着令人着迷的分子仿生智慧。

评分

《分子仿生》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那些如同科幻小说般令人惊叹的生物工程突破的兴趣。我总觉得,我们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尤其是在分子层面,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这本书是否会探讨那些能够精确编辑基因的CRISPR技术,它们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生命分子机器的“仿生”改造?或者,它会深入研究那些能够模拟生物酶催化效率的人工催化剂,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高效表现,是否也借鉴了自然界分子的巧妙设计?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解读“仿生”这个词在分子层面的具体含义,是纯粹的模仿,还是有所创新和超越?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我领略分子世界的奇妙,让我了解到这些微观层面的研究,是如何为解决宏观世界的各种挑战,比如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甚至疾病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评分

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分子仿生》这本书,因为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生命与技术的融合。我一直觉得,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已经找到了许多最优的解决方案,而人类的科技如果能够从自然界汲取灵感,借鉴其精妙的设计,那么将会有无限的可能。这本书的题目让我想到,是否会涉及那些模仿昆虫外骨骼强度和轻盈度的材料,或者能够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收集系统,又或者是指纹和虹膜识别技术背后的生物识别原理,是否也属于分子仿生的范畴?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如何用精密的仪器和创造性的思维,将生命体的秘密转化为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甚至改变人类命运的先进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浪漫,让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评分

“分子仿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散发着一种低语般的神秘感,仿佛是通往一个隐藏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钥匙。我脑海中盘旋的,是关于那些能够模仿自然界最小单元的精妙构造,并将其应用于创造全新事物的画面。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那些能够模拟生物细胞膜通透性和选择性地吸收物质的合成膜技术?又或者,它会带领我们了解那些能够模仿细菌鞭毛运动的微型推进器,它们可能为未来的纳米医疗和微型机器人领域带来革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充满叙事性的方式,讲述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的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和他们的发现,都能够变得鲜活起来。我期待它能够让我感受到,即使在最小的尺度上,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可能,而“分子仿生”正是连接这些可能性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名《分子仿生》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未知和创造未来的感觉。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或许它会讲述科学家们如何模仿DNA的编码能力,创造出具有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的新型分子机器;又或者,它会揭示我们如何从生物的自愈能力中获得灵感,研发出能够自主修复的材料,从而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科学研究的迭代和进步过程,让读者了解到,每一次看似微小的发现,都可能为未来的技术革新奠定基础。它能否让我对“分子”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鲜少提及的词汇,产生一种全新的敬畏和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分子仿生的概念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我感受到科学的力量,以及它为构建更美好未来所带来的希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