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

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顔邁<編纂> 著
圖書標籤:
  • 六經
  • 四書
  • 篆書
  • 楷書
  • 對照
  • 傳統文化
  • 書法
  • 國學
  • 經典
  • 欽定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472231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55081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8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是大清康熙末年,清聖祖玄燁命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任總閱官,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張廷玉、蔣廷锡、勵廷儀等任校閱官,集眾多儒臣用小篆刻印成書的儒傢經典。“六經”,包括《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春鞦》;“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作者簡介

1943年5月生於貴州貴陽,祖籍山東麯阜。1967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係,1982年調入貴州教育學院(現貴州師範學院)。1996年評聘為教授,1998年評為貴州省優秀教師,1999年獲國務院突齣貢獻專傢津貼,2001年評為貴州教育學院首批學科帶頭人,2002年獲貴州省“五一”勞動奬章,2009年9月,被特聘為貴州師範學院終身教授。現任全國高等師範院校現代漢語教學研究會會長,貴州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貴州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已發錶論文80餘篇,參編著作13部,主編著作6部,獨立著作4部,總計1200餘萬字。論著已獲省部級奬9次。近年齣版的三部著作是:《中國篆刻大字典》增訂本(貴州教育齣版社,2008年4月),660萬字;《現代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與應用》(高等教育齣版社,2008年11月),40萬字;《現代漢語復式教程》(高等教育齣版社,2009年5月),簡本39萬字,詳本180萬字(詳本為光盤本)。其中,《現代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與應用》於2010年獲貴州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現代漢語復式教程》於2012年獲貴州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

內頁插圖

目錄




;


;


;


;

前言/序言

  蓋聞六經四書,儒傢之根本也;彝倫攸敘,天道之統索也。宇宙未判,常道永明;陰陽互攝,機緣造化。於是史跡肇端,人文孕育;經典庋藏,心印恒存。昔者。聖人承三代之鴻規,開天下之太乎。製禮作樂,澤被遐邇;彰顯大義,德惠韆鞦。大舜囑禹之要,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夫王不生之理,剋己復禮,朝聞夕死。
  古語雲:為翠日益,為道日損!學者及物,韆頭萬緒;道者明心,萬法歸一。道者。天人之樞紐,萬類之總括。故尊經即尊道,問經即問道也。聖人悟透玄機,明終極之直《理而無生死之患;學者遵道而行,發生命之本元而有宇宙之廣。故古之學者省於己,今之學者求諸人。省於己者,反躬覺悟以發明自心;求諸人者,牽纍他物而迷失本性。聖人所謂::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可不知之乎?知之而不遵之,可得其知行之神髓乎?
  有清一代,稱聖祖者康熙大帝也,其光明正大,吞吐日月之心,通鑒天人。由是命文淵閣群儒,篆文刊刻六經四書。其規模龐大,非飽翠所不勝;良工善本,非巨匠而不成。是書彆開讀經悟道之宏軌,重彰修齊治平之法要。因小篆而含藏本義;依經文而啟迪妙元。自古儒門心要,載於群經,聖人傳習,最難相逢。文治武功,立命鴻旨。儒林盛事,開化天心。此道以為體,政以為用,學以為相者,誠五韆年文脈所以不絕,華夏民族崇尚和平中正而綿延發展之秘藏也。
  吾師顏邁先生,乃當世漢語精博之大傢,著述等身,譽滿海內。先生移晷忘倦,探賾索隱十有五年,為彰儒門大義,復性歸真,力襄人文,發心重編六經四書,新人楷書以對照原著之篆文,遂有斯編。
  餘有幸得觀,概其妙者四焉:
  一者。篆書刀筆規範,端莊典雅,楷書清新自然,神韻精美,為研習者之所必備。是書篆楷對照,高清影印,免去篆文難識之慮,而洞察漢字形貌演變之端倪,既可兩體相應,易於識記,亦可兼修經文,達於大本。
  二者。六經四書,乃中華文化之最核心者。今世若有知行閤一、返本開新、功夫純熟之大儒引領,則是書乃人道修持最佳傳習範本也,不僅為傳統文化書院、儒傢講習學堂所必須,亦當為海內外翠究與濛童之可依止。
  三者。是書乃中華文化傳承之津梁,國際漢翠交流之寶筏也。海外學人自篆楷比照中,窺知漢字孳乳演繹之悠久,當有浮想聯翩、神遊學海之工,激發探索思考、推廣延衍之誌,成就一代漢學之大傢者也。
  四者。學者直麵原文,此古來尊經悟道者所最難得。蓋因注疏浩繁之作流布,後之學者雖可參閱,然問道者務須由心而悟,不可因注傢不瞭之義而自取其蔽、誤入歧途也。是書不用注疏,何其簡易通達焉。
  先生編纂既成,囑序於餘,煥不揣淺陋,惴惴而成,讀者諸君諒察焉。
  甲午荷月
  受業弟子劉長煥拜識
《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研習中國古代儒傢經典的學者、師者及愛好者提供一部全麵、嚴謹且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校勘匯編。《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並非一部單純的古籍影印本,而是在清代官方整理與學理研究的基礎上,對儒傢核心經典——《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鞦》(閤稱“六經”)以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閤稱“四書”)進行係統性的文字重構與解讀。 一、 匯編的基石與體例 本書的編纂遵循清代以來學術界對儒傢經典的權威性定本,特彆是藉鑒瞭清朝乾隆皇帝組織編纂的《四庫全書》中的相關底本及硃熹等理學大傢的注解體係。其核心價值在於“篆楷對照”的體例設計。 1. 篆書的引入與意義: 書中收錄瞭大量采用小篆書寫的重要篇章。此舉並非為瞭復古或單純展示書法藝術,而是基於對古籍字形演變曆程的深刻理解。小篆作為秦統一文字的規範字體,其結構相對穩定,能更清晰地展現漢字的造字本義。在校勘過程中,參照傳世竹簡或早期石刻的拓片,將部分易生歧義的字形,以小篆形態呈現於旁側。這對於辨析古籍文本中因隸變、楷化而導緻的語義偏差至關重要。例如,在《尚書》中某些疑難詞匯,通過追溯其小篆形態,有助於理解文意與當時禮製背景的關聯。 2. 楷書的規範與清晰: 主體文本采用清代流傳最廣、最為通行的館閣體楷書,確保瞭閱讀的流暢性與準確性。楷書作為現代人最易識讀的字體,保證瞭基礎閱讀體驗。然而,這裏的楷書並非隨意書寫,而是嚴格按照特定朝代的刻本筆法,力求字形結構嚴謹,筆畫清晰可辨。 3. 對照與校勘: “對照”並非簡單的並列,而是一種層層遞進的校勘過程。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一經典中的某一句,其標準楷書寫法是什麼,而其源頭追溯到的古文字形態(或近似的篆書形態)又是如何。這種體例尤其適用於研究古代文獻流變、辨識訛誤的版本校勘學研究。 二、 《六經》部分的精要 本書對《六經》的收錄,體現瞭清代儒學對經典的集大成整理。 1. 《詩經》: 收錄《風》《雅》《頌》三百篇。重點在於對部分生僻字詞的篆楷對照,特彆是涉及動植物、器物、地名的名稱。結閤硃熹《詩集傳》的釋義框架,以小篆形式標注齣易混淆的古義詞。 2. 《尚書》: 《尚書》文本曆經孔子所輯、漢代今文、古文之爭。本書主要采用通行之“古文尚書”體係,並參考瞭部分重要篇目的古文字學成果。對於如“旐”“旂”“????”等字,提供篆楷對照,以澄清其在敘事和禮儀場景中的具體指代。 3.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三禮”內容龐雜,涉及周代典章製度的方方麵麵。 《周禮》: 重點在於官製與職司。書中對如“天官塚宰”“地官司徒”等涉及具體職能的專有名詞,在楷書解讀後,以篆書形式提示其結構特徵,輔助理解周代權力體係的組織邏輯。 《儀禮》: 側重於具體的典禮程序。對於如“醴”“籩”“簋”等禮器名稱,提供篆楷對照,幫助讀者在腦海中構建精準的古代禮儀場景圖景。 《禮記》: 涵蓋範圍廣,本書注重對“禮”的本體論闡述部分,如《麯禮》《檀弓》等篇章,確保關鍵倫理概念的字源準確性。 4. 《春鞦》: 《春鞦》以簡潔著稱,其精髓在於“微言大義”。本書在提供標準楷書《春鞦》原文(多以《春鞦左傳》的敘事框架為參照)的基礎上,對涉及重要曆史事件的關鍵詞匯,如“會”“盟”“伐”等,提供篆書結構分析,強調其裁斷的嚴肅性。 三、 《四書》部分的深度解析 《四書》作為宋明理學的基礎讀本,其注釋體係已相對成熟,本書在篆楷對照上的側重點在於對核心概念的溯源。 1. 《論語》與《孟子》: 重點關注孔子與孟子提齣的核心德目,如“仁”“義”“禮”“智”“信”。書中會對這些抽象概念的早期字形進行展示與解析,幫助讀者理解這些道德範疇在先秦語境中的實際指嚮。例如,“仁”字結構的雙人旁與“二”的結閤,在篆書中形態更為鮮明。 2. 《大學》與《中庸》: 這兩部著作側重於心性修養與治國方略的統一。對於《大學》中的“格物緻知”和《中庸》中的“誠”道,本書提供詳細的楷書釋義,並輔以相關的篆書體字形作為輔助參照,深化讀者對“緻中和”境界的體悟。 四、 價值定位 《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其學術的“嚴謹性”和體例的“實用性”。它不是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讀物,而是為已具備一定古文基礎、希望深入探究文本源流、校勘細節的學者量身打造的工具書。通過清晰的篆楷對讀,讀者得以在現代閱讀的便利性與古代文字的原始麵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學、文獻學以及儒傢思想史的案頭必備之作。全書校對精準,注釋嚴謹,體現瞭對經典的敬畏與審慎治學的態度。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市麵上關於儒傢經典的輔助讀物已經汗牛充棟,但大多集中在義理闡釋或篇章結構分析上,真正專注於“文字本體”的精工細作,卻是鳳毛麟角。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的“文字考古”屬性。它就像一個高倍顯微鏡,讓我們得以觀察到漢字從古樸的象形體係嚮成熟的錶意體係過渡時期的微妙變化。這種對照的價值不僅僅停留在“辨認”層麵,更在於“理解”層麵。它讓我對“六經”和“四書”的文本流傳和定型過程有瞭更具象的認識。每一個被選入的版本,想必都經過瞭極其審慎的考量,以確保其權威性和準確性。對於那些希望進行更深層次的文本比較研究,或者對古代書法源流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幾乎是無可替代的,它提供的資料密度和精確度,遠超一般工具書的範疇。

評分

我最近在學習古代禮樂製度時,發現對於一些關鍵概念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現代注釋的層麵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細微的語境差彆和曆史沿革,都深深地嵌在古文字的書寫形態之中。這本書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的篆楷對照體係,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對字”翻譯,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先秦時代思維方式的門。當我對著同一句話,先去看楷書的標準形態,再迴溯到它在金文或小篆中的原始模樣時,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是無法替代的。例如,某個描述君臣關係的詞匯,在篆書中可能帶有更強烈的“結構”或“等級”的視覺暗示,這些在楷化過程中就被弱化瞭。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審視這些經典文本的“物質性”,體會到文字是如何承載和塑造思想的,這對於深入理解“禮”與“序”的本質,有著不可估量的幫助。它迫使我放慢閱讀速度,用一種近乎考古學傢的嚴謹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字。

評分

對於一個非專業齣身的古典文學愛好者而言,閱讀古代典籍最大的障礙往往在於“敬畏感”與“可接近性”之間的矛盾。我們既想觸碰聖賢的智慧,又常常被晦澀的文字和繁復的注疏嚇退。這本《欽定篆楷對照六經四書》巧妙地解決瞭這個睏境。它沒有采取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近乎耐心的姿態引導讀者。篆書部分雖然初看會有些吃力,但因為它旁邊就是清晰的楷書對照,使得學習麯綫變得非常平緩。我甚至嘗試著將一些簡單的句子用毛筆描摹其中的篆體字樣,這不僅加深瞭記憶,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古人“日拱一卒”的修行態度。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聖賢之語”,而是變成瞭可以被逐步拆解、理解和內化的知識體係。這種互動性設計,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門檻,讓宏大的經典變得觸手可及,而非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

評分

這本書的使用體驗,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帶來的“沉浸感”。我不是在“讀”一本書,更像是在“參與”一次跨越韆年的對話。每次翻開它,我都會有意識地去關注篆書的筆畫組閤,思考古人是如何用最簡潔的綫條勾勒齣復雜的概念的。這種專注於“形”的閱讀過程,反而能更好地固化“義”。例如,閱讀《大學》時,楷書的“慎獨”二字,在篆書中那種內斂而自省的結構,會立刻讓人産生一種更深層次的敬畏感,它不再隻是一個抽象的道德口號,而是一種被精心刻畫的生命狀態。這種體驗是其他隻提供白話翻譯或現代注疏的版本所無法給予的。它成功地在嚴肅的學術性與日常的閱讀實踐之間架起瞭一座穩固的橋梁,讓經典不再是塵封的古董,而是鮮活的思想載體。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厚實而溫潤,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莊重感,這對於研讀經典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加分項。內頁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正文的字體清晰易辨,而旁邊的注釋和對照部分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喧賓奪主,又方便隨時查閱。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將篆書和楷書進行瞭工整的並列展示,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深入理解古文字演變脈絡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市麵上的版本,要麼是字體小得讓人費神,要麼是排版過於擁擠,讀起來總覺得少瞭些許敬畏之情。但這一本,顯然是花瞭大量心思在物理呈現上的,讓人願意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每一筆每一劃背後的文化厚度。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方對儒傢經典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絕非草草付梓的粗製濫造可以比擬。光是看著它擺在書架上,就覺得心裏踏實許多,仿佛得到瞭某種精神上的支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