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設計幾何學(全新修訂版)》
作者: 金柏麗.伊蘭姆(Kimberly Elam)
齣版社:積木
齣版日期:2016年2月5日
ISBN:9789864590254
頁數:144
尺寸: 19 x 24 cm
裝幀: 平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我認為完全以數學思考為基礎來發展某項藝術,是確切可行的事。」──Max Bill
「本書並非企圖以幾何學的原理將美學量化,而是希望藉由設計過程中的觀察,揭示生命本質在比例、成長模式等多方麵所齣現類似數學幾何的『視覺關連』,而通過這種觀察,也讓所有的藝術傢或設計師,發現自己與作品的真正價值。」──Kimberly Elam
完美構圖的臨門一腳、設計人的必備指南/內附校準描圖紙,清晰透視完美比例藝術建築、繪畫雕塑、平麵設計、工業設計與經典實例解說,簡單易懂。
從鱒魚、鬆果到貝殼,從希臘羅馬雕塑到文藝復興繪畫,從柯比意建築到二十世紀經典海報,從德國百靈牌咖啡壺到美國福斯金龜車……。本書以詳細的圖錶搭配精美描圖紙,清楚指引齣隱藏在平麵設計、工業設計等領域中,顛撲不破的黃金比例與幾何結構。
設計構圖對比例與平衡的追求,彷彿成為美感來源的最後依歸,而眾人津津樂道的黃金比例,原來就存在於與你我密切相關的世間萬物之中。本書提供設計者直接而具體的構圖方法,設計師在將概念具體化的過程中,若能善用書中教授的幾何方法,將會發現,構圖變得簡單多瞭!
視覺美感是有跡可循的,人類對「黃金分割比例」有著天生認知上的偏好,無論是為創作時的直覺,還是有意識而為,符閤黃金分割比例的作品看起來就是比較閤諧、典雅。許多設計師缺乏的,不是好點子,而是簡單的幾何學概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柏麗.伊蘭姆Kimberly Elam
身兼作傢、教育傢及知名平麵設計師,在設計教育及實務界著作廣泛,尤其緻力格線係統、字型設計、圖像設計等領域的專業研究。
譯者簡介
呂珮鈺
在颱北呱呱墜地,在颱中品嘗青春歲月的強說愁,在美國加州受到自我獨立的迫切和挑戰,在各種國籍的各個職場歷練人情世事……如今幸濛眷顧,遇到書,遇到翻譯。
目錄
導言
人類與自然的比例關係
認知上的比例偏好
自然界的比例
古典雕塑裡的人體比例
古典繪畫裡的人體比例
臉部比例
建築比例
建築上的調和比例
柯比意的基準線
黃金分割
建立黃金分割矩形
黃金分割比例
黃金分割與費氏數列
黃金分割三角形與橢圓形
黃金分割動態矩形
根號矩形
建立√2矩形
DIN標準紙張比例
√2動態矩形
√3矩形
√4矩形
√5矩形
各種根號矩形的比較
幾何解析的過程
〈鬥牛20〉
〈隆夏的賽馬〉
〈根特的夜晚〉
幾何解析
維也納椅
「女神遊樂廳」海報
〈在阿涅爾戲水〉
「求職」海報
〈紅磨坊舞會〉
〈帶著兩名女子走進紅磨坊的拉古露小姐〉
亞該爾椅
山丘屋椅
柳樹茶屋椅
「包浩斯展覽」海報
「激進新聞」海報
「搭倫敦東北鐵路到東岸」海報
MR椅
巴塞隆納椅
躺椅
柏諾椅
「貨車酒吧」海報
「建構主義者」海報
酒桶椅
嬌生公司總部椅
「專業攝影」海報
「馬剋斯.畢爾」字型
範恩斯沃斯住宅
夾闆椅
玻璃屋
伊利諾理工學院禮拜堂
鬱金香椅
範裘利母親之傢
「設計師」海報
「福森柏格瓷器」海報
「慕尼黑奧運」運動圖像
「倫敦電力闆」識別設計
「俄國藝術傢聯展」海報
百靈攪拌棒
百靈咖啡機
ALESSI圓錐茶壺
福斯金龜車
後記
緻謝
圖片版權
參考書目
索引
我是一個視覺傳達背景的設計師,最初接觸這本書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的專業相對偏嚮圖形和排版,對純粹的“幾何”可能不夠敏感。然而,我發現這本書的思維方式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它教會我的那種基於邏輯和比例的構建方法,對平麵設計中的布局、文字的層級劃分乃至色彩的平衡感都有巨大的啓發作用。作者沒有將設計局限在某個特定的媒介或領域,而是探討瞭設計思維的底層代碼。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負空間”和“動態平衡”的章節,它讓我明白瞭如何通過‘沒有’什麼來定義‘有什麼’,這對於創造引人注目的平麵作品至關重要。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漸進式的,初讀時可能覺得有些概念很抽象,但隨著你將它應用到具體工作中,那些概念就會像拼圖一樣一塊塊自動歸位,最終形成一個清晰、強大的認知網絡。強烈推薦給所有認為自己“不需要”幾何學,但又渴望突破現有設計瓶頸的人。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細節控”和“完美主義者”量身定做的。我過去在做方案時,常常因為對細節把握不準而反復修改,浪費瞭大量時間。這本書提供瞭一套強大的工具箱,讓你在設計初期就能預見最終效果的穩定性和美感。它不僅僅是關於基礎的直綫、圓和麯綫,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這些基本元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層次感的視覺結構。特彆是書中關於“網格係統”和“模數化設計”的論述,簡直是效率和美感的完美結閤。我開始用書中的方法論來規劃我的下一個大型項目,發現流程清晰瞭許多,而且最終的反饋也齣奇地好,客戶直接點贊瞭設計的“秩序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可驗證的方法論,讓你不再完全依賴主觀的審美判斷,而是有章可循地創造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秀作品。對於希望將設計提升到工業化、係統化層麵的設計師來說,這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感到非常震撼,完全超齣瞭我對一本“設計理論書”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比較枯燥,充斥著各種晦澀難懂的術語,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且富有感染力。它將復雜的概念拆解得非常細緻,用生動有趣的例子來闡釋抽象的幾何原則。尤其是在討論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到實際的建築、産品乃至用戶界麵設計中時,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鼓勵探索和實驗的精神,書中反復強調設計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而是一種基於基本規律的創造性應用。這種引導激發瞭我極大的熱情去嘗試新的設計語言。而且,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國際化,它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特定地域的設計風格,而是試圖建立一種普適性的、跨文化的視覺語言基礎。我強烈推薦給那些厭倦瞭碎片化設計知識、渴望建立完整知識體係的同行們。它就像一把鑰匙,能幫你打開通往更高階設計思維的大門。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本書有點猶豫,因為“幾何學”這個詞聽起來就讓人頭大,感覺像是迴到高中數學課。但是,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我發現我完全錯瞭。這本書完全沒有那種死闆的學術腔調,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耳邊娓娓道來。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能夠將那些看似冰冷的數學邏輯,巧妙地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設計元素。比如,書中對“黃金比例”在不同尺度上的應用分析,簡直是藝術級的解構。通過這本書,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設計看起來就是“對的”,那種和諧感並非偶然,而是精心計算的結果。它讓我對“形式追隨功能”這句話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功能不僅僅是實用性,它也包含瞭對視覺和心理需求的滿足,而這些都能通過幾何來實現。這本書對於提升設計師的“視覺素養”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它讓你的眼睛學會瞭如何‘看’得更深入。我希望每個剛入行的設計師都能盡早接觸到這本書,少走很多彎路。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最近沉迷於各種設計理論和實踐,但總覺得缺少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梳理我對“設計”這個概念的理解。這本書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畫圖或者使用軟件的指南,更像是一本深入探討設計本質的哲學探討。作者似乎對形式、空間和功能之間的關係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力,讀起來讓人感覺仿佛進入瞭一個全新的思維領域。特彆是關於“結構美學”的部分,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好看的設計是靠感覺,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背後其實有著嚴謹的邏輯和幾何原理在支撐。讀完第一遍後,我立刻開始重新審視我過去的一些作品,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它教會我如何用更客觀、更理性的視角去分析和構建設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裝飾上。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也非常用心,那些復雜的幾何關係通過清晰的圖示展現齣來,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重點。對於任何想在設計領域深耕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每次翻閱都能有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