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作者:Graphic社編輯部、葉忠宜|卵形
譯者:曾國榕、高錡樺、廖紫伶、柯志杰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05-03
ISBN:9789862355077
規格:平裝 / 全彩 / 112頁 / 18.3cm×25.7cm
【内容介绍】
創刊特輯──造自己的字!
中文:蒙納字型設計師 許瀚文
日文:字游工坊負責人 鳥海修
歐文:蒙納字體總監 小林章
世界最前線字型設計師,字型製作流程無私解密!
日本設計專業出版社Graphic社監製授權+繁體中文版獨家內容
本書為中文圈第一本以字型為主題的專刊,由日本專業設計出版社Graphic社監製授權,並加入繁體中文版獨家中文內容,將為你從各種不同面向深入發掘字型的相關知識與情報。
◎Creation──中、日、歐文字型的製作、搜尋及購買方式
本期特輯「造自己的字!」作者群包括蒙納字型總監小林章、字型設計師許瀚文、字游工坊負責人鳥海修等國際第一線的字型設計師。透過本書,他們將帶你一窺中、日、歐文字型的從無到有,包括製作方法及設計時須注意的重點等豐富的字型知識。接著,書中將為你介紹個人也能簡單上手的造字軟體、字型搜尋App,並整理了中、歐、日文的字型製造商資訊,是你查找購買字型的最佳利器。
◎Learning──國內外字型相關學習資訊與海外研討會、留學經驗談
除了字型設計技術面相關知識外,本期也收錄了豐富字型相關學習情報,包括台灣、日本兩地的字型相關學習工作坊、研討會、短期課程資訊,以及字型設計師岡野邦彥、張軒豪至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的字型留學經驗談、美國TypeCon字型研討會的參加心得等,對學習字型設計有興趣的讀者,這些資訊將會成為你最好的入門指引。
◎Applications──裝置藝術、展場標示設計、商品設計等精采實例
此外,本書也將帶你親臨字型設計的相關藝術設計現場,包括英國黑潭的大型裝置藝術「Comedy Carpet」、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內的壁面作品「more than words」、NIKE JMC展場的標示設計、各種運用字型元素的商品設計等。帶你看見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字型樣貌。
◎Knowledge──網頁字型發展趨勢、字體編排如何影響閱讀經驗、字型活動報導……
而在專欄部分,更收錄了日本百年鉛筆大廠Tombow如何更新商標、網頁字型的發展趨勢、字體排印與閱讀的關聯、國外經常使用的字體,還有小林章與日本手寫看板職人在台北舉辦的工作坊實況紀錄等內容。
這本全面而深入的字型專刊,為你送上豐富的第一手字型相關情報,帶你通盤理解字型怎麼做、怎麼用、怎麼學、怎麼玩,發掘字型的各種魅力,關注字型及藝術設計相關議題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作者資料】
Graphic社編輯部
日本專業設計藝術出版社。
以設計、藝術類書為中心,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各領域,並出版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好書。
葉忠宜|卵形
平面設計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在策劃引進並翻譯知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的數本著作《字型之不思議》、《歐文字體1:基礎知識與活用方法》、《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街道文字》之後,開始統籌製作日本字體設計專業雜誌《TYPOGRAPHY字誌》的中文版。
【目錄】
正受矚目的字體設計和週邊商品 Visual Typography
英國「Comedy Carpet」
代官山蔦屋書店內的壁面藝術品「more than words」
「川上元美 設計的軌跡」展之平面設計
「NIKE JMC」標示設計
其他有趣的作品&產品
特輯──造自己的字! An Introdution to Designing Typefaces
[製作篇]
中文篇:中文漢字/許瀚文
日文篇:日文漢字、平假名、片假名/鳥海修
歐文篇:拉丁字母(大、小寫字母)/小林章
字型的製作實例1:Stevens Titling
字型的製作實例2:小朋友的字、道路的字
造字App&軟體
[學習篇]
工作坊、研討會、課程
為學習字體設計到海外留學--歐文篇
參加海外的研習會吧!
[尋找字型&購買篇]
如何尋找字型
如何購買字型
字型製造商列表
專欄連載 Columns
歐文字體製作方法:Vol.01來製作無襯線體San Serif/小林章
這個是誰設計的?企業標誌篇01:Tombow鉛筆的商標圖案和企業標誌/渡部千春
What’s Web Font淺談網頁字型/山田晃輔(ヤマダコウスケ)、柯志杰(But)
About Typography:Vol.01字體排印與閱讀經驗設計/張軒豪(Joe)
國外經常使用的字體:Vol.01無襯線字體/akira1975
TyPosters X Designers:Typography海報「TyPoster」#1/聶永真:設計概念簡述
Type Event Report:和小林章及日本手寫看板職人透過筆墨學字體/蘇煒翔
特別附錄──字型製作原稿用紙
【內頁欣賞】
这本刊物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为“触觉”而生的。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粗粝感却又吸光的质地,让每一个油墨的细节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凸显。它避开了那种过度光洁的现代感,转而拥抱了一种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手作温度的风格。在内容的呈现上,它似乎更关注字体“成为”字体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定型的结果。这种对“生成”状态的关注,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符号。它鼓励读者去解构和重组,去质疑既定的美学规范,从而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视觉投资”,它带来的启发性远远超出了其物理形态所能承载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节奏感极其出色,读起来有一种自然的韵律。它不像那种一成不变的网格系统,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乐队,时而奏出激昂的强音,时而转入低沉的私语。那些字体在页面上的移动轨迹,甚至让人联想到音乐的旋律线。我反复翻看了好几次,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比如某个看似随意的墨点,其实巧妙地呼应了远处一个字母的笔画收尾。这体现出一种极高的设计自律性,每一个元素都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是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执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教会了我,真正的创新往往藏在最细微之处的精雕细琢里。
评分这本画册简直就是视觉享受的盛宴,色彩的运用大胆又精准,每一页的排版都充满了巧思,让人忍不住想一页页细细品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但光是那些跳跃的字体和精心构建的版式,就已经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它不像那种严肃的教科书,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游园会,让你在欣赏精美图案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设计师那颗不甘平庸的心。那些几何图形和笔画的交织,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形式美学的故事,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设计能量。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拘一格的气质,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独特美感,让人在翻阅时总能发现新的惊喜。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配上那种微微泛着光泽的纸张,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翻开这本刊物,一股强烈的探索欲就被瞬间点燃了。它散发出的那种“我就是要与众不同”的气场,透过那些大胆的留白和出乎意料的字体选择,清晰地传递出来。这可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设计指南,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实验精神的字体王国。我注意到其中一些版式设计,其布局逻辑似乎是打破常规的,让人需要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这么排?”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智力锻炼。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抛出了无数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富有张力的文字组合,仅仅通过视觉上的碰撞,就营造出一种叙事感,让人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正在解码神秘文本的密码学家。这种互动性,远超出了普通印刷品的范畴,它要求读者不仅要“看”,还要“读懂”字形背后的“意图”。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它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原版”二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门槛。然而,这种担忧很快就被打消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那股扑面而来的“活力”。它没有高高在上地展示完美作品,反而有一种邀请你一起弄脏双手的热情。那些字体的处理方式,充满了手工的温度和即兴的灵感火花,让人感觉设计并不是一个冰冷的流程,而是一个充满汗水和激情的创造过程。我尤其欣赏它在视觉重量分配上的平衡艺术,有些文字被刻意压得很沉,有些则轻盈得仿佛要飘走,这种对比手法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它不只是在展示字体,更像是在阐述一种关于“存在感”的哲学思考,每一个字符都在争取自己的发言权,场面既热闹又和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