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
售價:88.00元
作者:[美]格裏格,津巴多 著,王壘,王甦等 譯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1
ISBN:9787115111302
字數:1266000
頁碼:62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部心理學經典教科書,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範之作,在美國及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美國ETS 將《心理學與生活》推薦為GRE 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開創這本書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傢,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世界,更因撰寫《心理學與生活》和主持電視係列片《探索心理學》而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麵孔”。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用書。懷著對我國心理學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精心翻譯。正如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心理學與生活》第16 版中譯本在國內齣版的十餘年來,纍計發行70餘冊,贏得瞭廣大心理學師生及普通讀者的喜愛和認可。她不僅伴隨著很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走上瞭心理學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之路,而且也幫助眾多普通讀者獲得瞭寶貴的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 世紀30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與時俱進,力圖反映心理學新近的研究進展,同時保持其一貫的宗旨,即“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謂曆久彌堅,曆久彌新。作為一本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獨特教學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學與生活》原書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餘條詞匯及解釋組成的“專業術語錶”,極具價值的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00條的“人名和主題索引”等等,對於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在中譯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譯和保留瞭下來。另外,與心理學與生活教學配套使用的還有一係列豐富、獨特的教學輔助資料和工具,人民郵電齣版社新麯綫公和培生教育齣版公閤作,為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免費提供主要課件。
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本書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使其一直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麵提升自身素質的推薦讀物。
作者形象地將學習《心理學與生活》的過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選擇她,相信你一定不虛此行。祝您好運!
作者介紹
理查德·格裏格,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獲Lex Hixon社會科學領域傑齣教師奬。在認知心理學研究領域有專長,是美國心理學會實驗心理學分會的會員。從《心理學與生活》這部經典教科書第14版修訂時開始,格裏格成為該書的閤著書。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當代心理學傢,美國心理學會現任主席。40多年來,由於他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齣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嚮津巴多教授頻發瞭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生成就奬。由他開創的《心理學與生活》這部經典教科書哺育瞭一代又一代傑齣心理學工作者。在這個全新修訂版中,津巴多主動讓賢,推舉格裏格為本書作者,其大師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譯者簡介:
本書的翻譯工作由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完成,部分譯者介紹如下:
王壘教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1月就職於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995.9—1996.8 英國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6.6—2003.12 北京大學心理學係主任。Clifton 領導科學講座教授(ChairProfessor)(2002—)。慕尼黑大學人類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2005.1—2005.5 伯剋利加州大學Freeman訪問教授。伯剋利加州大學Research Professor (2006.—)。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指導專傢成員。國傢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工作壓力、職業枯竭示範研究主持人。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成員(PI)。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2001—2013)。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應用心理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
周曉林教授:現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
編輯推薦
更新版重磅來襲:心理學與生活(第19版)點擊進入>>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心理學入門經典 世界心理學傢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心理學係)18位教授聯袂翻譯《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上市以來纍計重印70餘次,持續熱銷70冊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 方方教授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 彭凱平教授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周曉林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張侃教授《*強大腦》節目嘉賓Dr. 魏 魏坤琳教授傾力推薦選擇《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的七大理由:1.心理學基礎教材典範之作。《心理學與生活》首版於20世紀30年代,在全世界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是斯坦福大學等美國700多所院校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北京大學從1990年開始就將《心理學與生活》作為普通心理學的課程教材。2. 經典理論與科學研究的完美結閤。《心理學與生活》不僅介紹心理學的經典理論知識,而且緻力於利用堅實的科學研究來與心理學中的錯誤觀念作戰。《心理學與生活》的宗旨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3. 享有盛譽的、絕搭的作者團隊。開創《心理學與生活》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當代社會心理學傢,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而聞名於世,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被公認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麵孔”。“認知革命”無疑是當代心理學的主流,而擅長認知心理學的理查德·格裏格的加入則是對津巴多社會心理學專長的重要補充。4.國內一流的譯者團隊。《心理學與生活》的翻譯工作由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完成,是“北大心理學係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5.*威學術機構推薦。《心理學與生活》被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首推為普通心理學的引進版教材,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數所高校將《心理學與生活》作為普通心理學課程的專用教材或參考讀物。6.貼近生活與實踐。《心理學與生活》生動流暢,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將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係起來,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麵提升自身素質的極好讀物。7.讀者好評如潮。2003年《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在國內齣版中譯本,十餘年來纍計發行70餘冊。《心理學與生活》在豆瓣上的近條評價中一半以上為五星,還有著近條書評和書摘,深受讀者喜愛。在網店中有著一多條的評論。
目錄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第4章 感覺
第5章 知覺
第6章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第7章 學習與行為分析
第8章 記憶
第9章 認知過程
第章 智力與智力測驗
第11章 人的畢展
第12章 動機
第13章 情緒、壓力和健康
第14章 理解人類人格
第15章 心理障礙
第16章 心理
第17章 社會過程與關係
第18章 社會心理學、社會和文化
專業術語錶
參考文獻
人名和主題索引
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到,心理學並不是隻關於“心理疾病”或者“不正常”的現象。它其實是對人類普遍經驗的探索,是對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思考、感受和行為的深入探究。這本書讓我對人類的行為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自己産生瞭更多的好奇。我開始主動去觀察身邊的人,去思考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這種對世界的觀察方式完全改變瞭。
評分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它內容豐富,講解深入淺齣,案例貼近生活,理論聯係實際。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激發你對心理學的興趣,讓你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什麼會這樣”等深刻的問題。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知識麵,更重要的是改變瞭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我毫不猶豫地嚮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推薦它。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強調的“科學性”。雖然語言通俗,但作者並沒有因此而犧牲嚴謹性。每一項理論的提齣,都基於紮實的科學研究和大量的實驗數據。書中引用瞭很多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比如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這些實驗的描述非常詳細,讓你能夠理解研究的整個過程,以及實驗結果所揭示的重要意義。這讓我對心理學這門學科充滿瞭敬畏感。
評分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探討心理學理論的同時,也融入瞭很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比如,在關於“壓力管理”的章節,書中就提供瞭一些非常有效的放鬆技巧,以及如何調整心態去應對生活中的挑戰。這些內容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可以立刻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並且看到瞭積極的效果。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幫助我們改善生活質量的指南。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它不是那種綫性推進的講解方式,而是將心理學的各個分支,比如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等,都穿插在不同的章節中,並且巧妙地將它們聯係起來。讀完一章,你可能會發現它和你之前讀到的某個內容有呼應,這種“溫故而知新”的感覺非常有成就感,也讓你對心理學的整體框架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不像是那些枯燥的教科書,更像是和一個博學的朋友在聊天。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個人化,他會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有時候還會穿插一些幽默的段子,讓整個閱讀過程輕鬆愉快。即使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概念,他也會用類比或者故事的方式來解釋,讓你能夠理解其核心思想,而不是被術語所睏擾。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種常見的學術感很強的封麵,而是用瞭一些抽象的圖案和柔和的色彩,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親切,不是那種需要“啃”下去的厚重教材。拿到手裏,它的紙質也比我想象的好,不是那種容易泛黃或者掉渣的劣質紙,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感覺,就算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纍。
評分我一直對心理學充滿好奇,但又擔心太過專業會看得雲裏霧裏。這本書的開篇就非常吸引人,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晦澀的理論,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入手,比如為什麼我們會做夢?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焦慮?為什麼我們會喜歡某些音樂而討厭另一些?這些問題都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鳴。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有趣的案例,一點點地為我們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評分這本書在很多細節上也做得非常齣色。比如,每章的末尾都會有“思考題”或者“實踐活動”,引導讀者將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聯係起來,進行更深入的反思和應用。而且,書中還有大量的插圖和圖錶,這些視覺元素不僅美化瞭版麵,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概念。圖片的選擇也很有品味,不是那種隨意的拼貼,而是精心設計的,能夠有效地輔助閱讀。
評分而且,這本書的案例選擇也非常有代錶性,涵蓋瞭從兒童成長、人際交往、學習工作到情感婚戀等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認知偏差”的章節,它讓我對自己平時的一些想法和判斷有瞭新的認識。原來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偏差悄悄地影響著。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審視自己的工具,讓我能夠更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