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種概論

航天育種概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劉雪梅,宋興舜 編
圖書標籤:
  • 航天育種
  • 育種技術
  • 空間生物學
  • 植物育種
  • 生物技術
  • 農業科技
  • 種子改良
  • 突變育種
  • 作物育種
  • 現代農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東北林業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31415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064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航天育種概論》主要介紹航天育種的基本原理和特點,空間輻射生物學原理,航天育種常用生物學實驗技術及航天育種在動物、農作物、花卉、藥用植物、草、林木和微生物等各生物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航天育種概論》既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航天育種技術的入門教材,也可供從事這一領域研究及生産的科研和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1概述
1.1 航天育種概念
1.2 航天育種的任務
1.3 航天育種的係統構成及過程
1.4 航天育種生物學實驗的發展
1.5 航天育種的空間環境

2 空間輻射生物學原理
2.1 空間輻射生物學基礎
2.2 空間輻射的生物學效應特點
2.3 空間輻射的生物學效應
2.4 空間輻射生物學效應分類
2.5 空間輻射生物學效應的影響因素

3 航天育種的基本原理與特點
3.1 航天育種誘變機理
3.2 航天育種的特點

4 航天育種常用生物學實驗技術
4.1 細胞生物學技術
4.2 分子生物學技術

5 航天育種在動物領域的應用
5.1 美國、前蘇聯的動物航天實驗
5.2 中國動物的航天實驗

6 航天育種在農作物領域的應用
6.1 農作物航天育種概述
6.2 水稻的航天育種
6.3 小麥航天育種
6.4 玉米的航天育種
6.5 高粱航天育種
6.6 棉花航天育種
6.7 園藝作物的航天育種
6.8 油料作物的航天育種
6.9 農作物航天育種發展所麵臨的問題

7 航天育種在花卉領域的應用
7.1 花卉空間誘變的特點與生物學效應
7.2 花卉航天育種的研究成果

8 航天育種在藥用植物、草及林木上的應用
8.1 藥用植物的航天育種
8.2 草航天育種
8.3 林木航天育種

9 航天育種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
9.1 微生物航天育種的研究現狀及機理
9.2 微生物空間誘變效應
9.3 幾種微生物的航天育種
9.4 微生物航天育種的技術瓶頸和展望

10 航天育種的發展及基地
10.1 航天育種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10.2 中國航天育種基地建設
參考文獻
《星辰的種子:探索太空的生命奧秘》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人類的目光從未停止對生命存在與演化的好奇。從古老的“天人感應”之說,到現代科學對地外生命跡象的搜尋,我們始終在追問:地球之外,是否孕育著生命的奇跡?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命,又能在宇宙的極端環境下展現齣怎樣的適應力與潛能?《星辰的種子》一書,便是圍繞這一宏大命題,深入淺齣地為您揭示生命在宇宙空間中的非凡旅程與無限可能。 本書並非僅僅聚焦於某一具體的科學領域,而是以一種更為廣闊的視野,將天文學、生物學、醫學、材料學,乃至哲學與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融會貫通。它首先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隧道,迴顧人類探索宇宙的輝煌曆程。從伽利略的望遠鏡初窺星辰,到阿波羅計劃的壯麗飛躍,再到如今國際空間站上科學傢們的智慧與汗水,我們如何一步步打破地球的束縛,將目光投嚮更遠的星辰大海?作者將以生動詳實的筆觸,描繪齣這一波瀾壯闊的探索史詩,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心與不懈追求。 隨後,本書將焦點轉嚮生命本身,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審視生命在宇宙極端環境下的錶現。您將瞭解到,太空環境,如真空、高能輻射、失重以及微重力,對地球生命體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然而,正是這些挑戰,激發齣生命體令人驚嘆的適應機製。本書將深入探討一係列關鍵科學問題:在微重力條件下,植物的生長發育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微生物如何抵禦宇宙射綫帶來的DNA損傷?人體在長期失重狀態下,骨骼、肌肉、心血管係統又會承受怎樣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是否會潛藏著對未來太空移民,甚至對地球醫學發展的啓示? 《星辰的種子》並非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瞭引人入勝的科學故事。您將跟隨作者的筆尖,走進國際空間站的實驗室,親曆科學傢們如何設計精巧的實驗,觀察植物種子在太空中的萌發與生長,研究細胞在失重環境下的分裂與變異。您將瞭解到,在失重狀態下,植物的根係會隨機生長,光閤作用的效率可能發生改變,這些看似細微的變化,卻可能為我們理解植物的生長調控機製提供全新的思路。 本書還將深入探討宇宙輻射對生命的影響。高能粒子流如同宇宙中的“隱形殺手”,能夠輕易摧毀脆弱的DNA分子。然而,許多生命體,特彆是微生物,已經演化齣瞭驚人的修復能力。通過研究這些“宇宙耐受者”,科學傢們不僅在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更在為人類開發更強的抗輻射能力、開發更有效的癌癥治療方法尋找靈感。或許,在某個遙遠的星球,生命以我們難以想象的方式存在,它們對輻射的耐受性,將徹底顛覆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除瞭對生命體本身的探討,本書還將目光聚焦於我們如何利用太空環境來改良地球上的生命。您將瞭解到,通過將生物材料送入太空進行誘變和篩選,我們有機會獲得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這些“太空種子”可能擁有更高的産量、更強的抗病性、更豐富的營養成分,甚至能夠適應更加惡劣的生長環境。本書將詳細闡述這一過程的科學原理,並展示一係列成功的案例,例如,經過太空誘變的蔬菜,不僅産量大幅提升,還富含瞭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提供瞭新的途徑。 《星辰的種子》的視角遠不止於此。它將帶領您思考,當生命在宇宙的廣闊舞颱上展現齣其頑強的生命力時,我們對“生命”本身的定義是否需要重新審視?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們會是什麼形態?它們的文明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本書將結閤當前的天體生物學研究進展,探討搜尋地外生命的可能性,以及我們如何通過射電望遠鏡、太空探測器等手段,去聆聽來自遙遠星係的“信號”,去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之印”。 此外,本書還將探討太空探索對人類社會和文化帶來的深遠影響。太空移民的夢想,是否會成為人類文明延續的必然選擇?人類在太空中的生存與發展,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倫理觀念,乃至哲學思考?從科幻小說中的星際旅行,到現實中科學傢們為實現太空殖民所做的努力,本書將勾勒齣未來人類文明在宇宙中可能的發展圖景,引發讀者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 《星辰的種子》一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太空生物學的科普讀物,它更是一次關於生命、宇宙與人類未來的哲學思辨。作者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配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近現實的案例,將復雜的科學概念娓娓道來。書中穿插著許多令人驚嘆的科學發現、扣人心弦的探索故事,以及對於未來充滿無限遐想的展望。 閱讀本書,您將不再僅僅是旁觀者,而是化身為一名宇宙生命的探索者。您將跟隨科學傢們的腳步,潛入微觀的細胞世界,遨遊在壯麗的星係圖景中,聆聽來自遙遠宇宙的低語。您將深刻理解,生命並非局限於地球這顆藍色星球,它可能以我們無法想象的形式,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悄然綻放。而人類,作為地球生命的智慧結晶,正肩負著探索生命奧秘、拓展生命疆域的神聖使命。 本書將引導您認識到,太空環境並非生命的禁區,而是生命演化與創新的獨特實驗室。通過研究生命在太空中的適應性與變異性,我們不僅能夠解決地球上諸多棘手的生物學難題,更能為人類走嚮更廣闊的宇宙奠定堅實的基礎。從改良農作物到應對疾病,從延長壽命到實現太空殖民,太空中的生命奧秘,正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打開一扇扇嶄新的大門。 《星辰的種子》是一麯獻給生命與宇宙的贊歌。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嚴酷的環境下,生命依然能夠頑強地生存,並展現齣令人驚嘆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它鼓勵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追尋生命的真諦。這本書,將點燃您心中對宇宙的好奇,激發您對生命的熱愛,並為您勾勒齣人類文明在星辰大海中璀璨未來的宏偉藍圖。它是一本值得您細細品讀,並從中汲取無限智慧與啓發的力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得令人贊嘆,簡直就是一場文字的盛宴。那些精妙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字斟句酌之間流露齣的那種文學氣息,讓人忍不住想要一遍遍迴味。我常常停下來,對著某一句特彆有力量的話反復摩挲,細細揣摩其中的深意。作者似乎對語言有著天生的敏感度,他總能用最簡潔的筆墨勾勒齣最復雜的意境。與市麵上那些追求快餐式閱讀的讀物相比,這本書顯得尤為珍貴,它要求讀者放慢腳步,用心去品味每一處遣詞造句的巧妙。閱讀過程就像是在攀登一座文學的高峰,雖然過程需要付齣專注,但登頂後的視野和感受,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收獲。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對美學追求的極緻展現。

評分

這本書的想象力簡直是天馬行空,它構建的世界觀宏大而富有層次感,細節豐富到令人咋舌。作者在構建這個虛構的環境時,顯然投入瞭巨大的精力去設計其內在的運行法則和文化背景。那些獨特的設定、奇特的地理景觀,乃至社會階層的劃分,都顯得邏輯自洽,充滿瞭令人信服的說服力。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次踏入新大陸的探險傢,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瞭好奇與敬畏。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新的發現,新的認知衝擊。這種徹底的代入感,是許多依賴陳舊套路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它不僅提供瞭娛樂,更提供瞭一種智力上的挑戰和精神上的拓寬,讓我感受到瞭文學創作在拓展人類思維邊界上的巨大潛力。

評分

從結構上來看,這本書的處理手法極其大膽而巧妙。作者毫不拘泥於傳統綫性的敘事結構,而是采用瞭多綫並行、穿插閃迴的方式,將看似零散的片段有機地串聯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圖景。這種敘事上的復雜性非但沒有造成閱讀障礙,反而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懸念和吸引力。每一次視角的切換,都像是在為拼圖增添一塊關鍵的碎片,讓真相的輪廓愈發明晰。我尤其佩服作者在掌控大量信息流時的遊刃有餘,各種時間綫和人物關係處理得井井有條,沒有絲毫混亂。這需要極高的規劃能力和對故事整體把握的洞察力,足以見得作者在構思階段所付齣的心血。讀完之後,我甚至有種重新審視整個故事結構的衝動,去探究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精妙布局。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仿佛把我帶入瞭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對細節的把控令人稱道,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栩栩如生,仿佛觸手可及。我特彆欣賞它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節奏,既不過分急促,也絕不拖遝,恰到好處地吊著讀者的胃口。讀到精彩處,我甚至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微小的轉摺。那種沉浸感,是很多同類作品難以企及的。書中人物的塑造更是立體豐滿,他們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我的心弦,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瞭他們所處的睏境與掙紮。尤其是主角麵對睏境時的那份堅韌與智慧,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瞭一個故事,更像是在引導讀者進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去反思我們對待生活、對待他人的方式。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情感衝擊是持久而深遠的。它不像那些流行的作品,讀完後很快就會被新的內容所取代,這本書有一種魔力,能讓其中的某些場景和人物長久地占據我的腦海。它觸及瞭一些非常人性化、甚至略帶傷感的主題,探討瞭關於失去、關於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尋找意義。作者的筆觸是溫柔而有力量的,他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直麵那些難以啓齒的睏惑。有那麼幾段情節,我甚至感覺自己的心被緊緊揪住,為角色的命運感到揪心。這種深刻的情感共鳴,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偉大的重要標準之一。它讓我思考瞭很久,關於自己的人生道路,關於那些我們常常忽略卻至關重要的情感聯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