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税务会计实务(第二版)》在第二版编写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遵循税务会计核算内在的逻辑,体现税务会计的新变化和成果,做到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条理性强。
该书主要阐述了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行税制下的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及会计处理方法。其特点如下:
(1)突出渐进性。书中内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税务基础知识、会计准则到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再到税务报表的填制与纳税申报,在此基础上介绍相关税种的纳税筹划方法。
(2)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教材以应用性教学为主,突出重点、难点,章节前的导入案例和例题设计贴近会计实践,尽力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
(3)突出新颖性。税务会计处理与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吻合,使学生掌握会计、税务等新改革变化。
(4)突出实用性。在纳税申报上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目前网络远程申报纳税已是很多地区实行的纳税申报办法,为了让读者对主要税种的申报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在讲解时以登录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门户网站为例,通过图示进行分步骤讲解。
《税务会计实务(第二版)》在每章后面配有小结、练习题及其答案,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务操作题,充分体现了该书作为教材的完整性、配套性和可读性。该书除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财政、税务、审计等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各类成人教育本科教材,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税收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导入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税务会计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纳税的基本知识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项目一 增值税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任务二 增值税的计算
任务三 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任务四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实务操作
项目二 消费税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消费税的基本规定
任务二 消费税的计算
任务三 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任务四 消费税的纳税申报.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实务操作
项目三 关税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关税的基本规定
任务二 关税的计算
任务三 关税的账务处理
任务四 关税的纳税申报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实务操作
项目四 企业所得税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任务二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任务三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任务四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实务操作
项目五 个人所得税
内容分解
导学目标
导学案例
任务一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任务二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任务三 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任务四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内容总结
实务训练
实务操作
前言/序言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集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好评。现根据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结合中小企业实际编写修订。本书在第二版编写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遵循税务会计核算内在的逻辑,体现税务会计的最新变化和成果,做到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条理性强。
本书主要阐述了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行税制下的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及会计处理方法。其特点如下:
(1)突出渐进性。书中内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税务基础知识、会计准则到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再到税务报表的填制与纳税申报,在此基础上介绍相关税种的纳税筹划方法。
(2)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教材以应用性教学为主,突出重点、难点,章节前的导入案例和例题设计贴近会计实践,尽力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
(3)突出新颖性。税务会计处理与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吻合,使学生掌握会计、税务等最新改革变化。
(4)突出实用性。在纳税申报上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目前网络远程申报纳税已是很多地区实行的纳税申报办法,为了让读者对主要税种的申报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在讲解时以登录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门户网站为例,通过图示进行分步骤讲解。
本书在每章后面配有小结、练习题及其答案,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务操作题,充分体现了本书作为教材的完整性、配套性和可读性。本书除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财政、税务、审计等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各类成人教育本科教材,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税收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本次编写修订由王倩(导入、项目一)、翟美佳(项目二、三)、张丽丽(项目四)、陈明(项目五)、樊丽丽(项目六)、李婷(项目七)、史晓琴(各章实务训练与参考答案)共同编写完成。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国内外有关税务会计方面的研究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敬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内容编排和语言表达还存在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财务管理精要与战略规划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重点关注现代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决策、资源配置与价值创造。全书结构严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旨在培养读者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精湛的财务操作技能。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基础与环境分析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财务管理的范畴、目标和基本原则,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重点探讨了财务管理的内涵,即如何在不确定性下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一章:财务管理导论 详细阐述了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区分了财务管理、会计和金融学的核心区别与联系。分析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约束以及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如何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本章特别强调了财务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这是所有后续决策的基石。 第二章:价值评估基础 构建了理解所有财务决策的理论基础——货币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深入讲解了复利、现值、终值、年金的计算方法,并展示了这些工具在债券定价、股票估值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同时,引入了风险与收益的基本权衡关系,为后续的风险管理章节奠定基础。本章详细剖析了不同期限、不同计息方式下现金流的折现过程,确保读者能准确掌握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与洞察 本部分超越了传统的报表勾稽关系描述,侧重于如何运用财务报表作为战略分析的工具。详细介绍四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编制逻辑及其内在联系。重点阐述了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分类(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发展能力)及其局限性。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驱动因素,并利用趋势分析和同业对标法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增长机会。特别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关键作用,论述了“利润不等于现金”的深层含义及其对企业生存的意义。 第二部分:筹资决策与资本结构 本部分聚焦于企业如何以最优成本获取和利用所需资金,是实现企业扩张和运营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第四章:资本成本的测算与应用 系统阐述了特定资本来源的成本计算,包括债务成本(税前与税后)、优先股成本和普通股权益成本。核心内容在于对普通股权益成本的估计,详细对比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股利折现模型(DDM)以及套利定价理论(APT)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最终目标是推导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并阐述 WACC 在资本预算决策中的基准作用。 第五章:长期筹资与资本结构理论 深入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演变,从莫迪利亚尼-米勒(MM)定理的理想环境,到考虑税收、财务困境成本、信息不对称后的现实模型。分析了固定负债、长期借款、可转换债券等主要长期筹资工具的优缺点、发行流程与市场影响。本章强调了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行业特性、企业生命周期和宏观融资环境动态影响的战略决策。 第六章:短期资金融通与营运资本管理 关注企业日常运营的流动性管理。详细分析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包括 JIT 和安全库存模型)和应付账款管理策略。通过现金转换周期(CCC)的优化,指导管理者如何在保持充分流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营运资本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本章还包括了短期融资工具的选择,如商业票据、保理和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第三部分:投资决策与价值创造 本部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回报最高的项目,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第七章:资本预算基础与净现值法则 全面介绍资本预算的流程,从项目识别、数据估计到决策执行。核心讲解了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回收期法等主要的投资决策指标。重点强调 NPV 法在理论上的优越性,并讨论了 IRR 法在存在非传统现金流时的潜在缺陷。此外,探讨了修正内部收益率(MIRR)的应用场景。 第八章:风险分析与项目选择 将风险纳入投资决策框架。内容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以及情景分析。高级内容涉及模拟技术(如蒙特卡洛模拟)在评估复杂、长期投资项目时的应用,帮助管理者量化不确定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或对冲策略。本章还讨论了风险调整后的资本预算方法。 第九章:并购、重组与战略投资 将投资决策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分析了兼并与收购(M&A)的动机(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技术获取等)、估值方法(可比公司分析、交易乘数法、标的资产现金流法)。深入探讨了收购后的整合挑战、融资结构的选择以及剥离(Divestiture)的决策制定过程。 第四部分: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提升 本部分关注如何保护企业价值免受外部冲击,并利用金融工具实现财务目标的稳定达成。 第十章: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构建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ERM)体系,识别和评估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合规风险和财务风险。重点剖析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的来源、计量方法(如风险价值 VaR)和对冲策略。 第十一章: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远期、期货、互换(Swaps)和期权等主要衍生工具的机制。通过实例分析,演示企业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例如使用利率互换锁定融资成本或使用外汇远期锁定未来收入,实现风险敞口管理的目标,而非投机。强调了衍生品使用的内部控制和监管要求。 第十二章: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 探讨了影响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因素,包括比较“剩余股利政策”与“稳定股利政策”的优劣。分析了股利无关论、税收效应和信号效应等理论在实际股利决策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股票回购作为替代性股利分配形式的财务影响和市场信号传递。 本书特色: 1. 理论深度与实操广度并重: 确保每一项理论模型都有清晰的商业逻辑支撑,并辅以详尽的计算步骤和行业案例。 2. 战略导向: 强调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记账或计算,而是驱动企业长期战略实现的引擎。 3. 模型应用能力培养: 大量篇幅用于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应用和解释复杂的财务模型,特别是针对新兴商业模式下的估值挑战。 本书适合具有一定会计基础的商业管理者、金融机构专业人士,以及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金融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核心教材或进阶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