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么办

高血压怎么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荣 著
图书标签:
  • 高血压
  • 健康
  • 医学
  • 养生
  • 疾病预防
  • 饮食
  • 运动
  • 家庭医学
  • 心血管健康
  • 健康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686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0263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17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在现在的医疗形势下,即使患者挂号看知名专家,由于时间有限,专家也来不及把更多的健康知识告诉患者,因此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在医院以外拓宽。本书作者是有二十多年高血压防治经验的知名专家,平时的门诊量很大,接受的咨询很多,书中的问题是作者筛选出来的、与高血压患者密切相关的问题,高血压患者的很多问题通过此书即可得到解答,省去了挤大医院、挂专家号的辛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高血压的基本常识、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保健,是作者将高血压患者咨询较多的问题总结而成,能切实解答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目录

第一部分

高血压基本常识

1.人体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 2

2.人体正常血压是多少? / 6

3.什么是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 9

4.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 12

5.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 15

6.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如何区别? / 18

7.什么是顽固性高血压? / 21

8.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高血压? / 24

9.什么是高血压危象? / 29

10.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 31

11.老年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 34

12.高血压的危险分层是怎么回事? / 37

13.高血压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 40

14.血压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 44

15.为什么部分高血压患者会脸红? / 46

16.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为什么会不同? / 48

17.血压波动大有什么危害?应如何预防? / 53

18.避孕药会导致血压升高吗? / 58

19.高血压患者可以怀孕吗? / 60

20.“白大衣高血压”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 / 62

21.隐匿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 / 65

22.什么是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 / 67

23.“全国高血压日”是哪天? / 69

24.与血压相关的医学术语有哪些? / 70

第二部分

高血压的检查与诊断

1.如何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 74

2.头痛、头晕一定是高血压吗? / 76

3.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 78

4.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 81

5.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抽血做生化及高血压五项检查? / 84

6.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抽血做内分泌方面和激素水平检查? / 86

7.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87

8.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做胸部X线检查? / 89

9.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做肾动脉彩超? / 90

10.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 / 92

11.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重视家庭血压自测? / 95

12.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家正确测量血压? / 97

13.左右手臂测血压有什么差别吗? / 99

14.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哪个更好? / 102

第三部分

高血压的治疗

1.血压升高了,一定要吃降压药吗? / 106

2. 降压药应该怎么服用?服用多久?漏服了怎么办? / 107

3.血压高,自己买点儿药吃行不行? / 110

4.高血压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怎样的? / 111

5.常用降压药有哪些?降压药是不是越贵越好? / 112

6.单片复方制剂降压好吗? / 115

7.高血压可以根治吗? / 116

8.血压不高了,是否还要服用降压药? / 118

9.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了,反而感觉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 119

10.无症状性高血压需要服药吗? / 121

11.利尿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 122

12.钙通道阻滞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 124

13.β受体阻滞剂有什么不良反应? / 126

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 129

1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 131

16.为什么降压治疗主张“早达标”? / 133

17.患了高血压,是不是降压越快越好? / 135

18.遵医嘱服药血压仍控制不好是怎么回事? / 137

19.高血压患者都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 139

20.高血压患者需要降脂治疗吗? / 141

21.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哪些优势? / 143

22.中医有哪些外治法可以协同降压? / 145

23.血压突然升高了,怎么办? / 148

24.舒张压高,怎么办? / 150

25.脉压差特别大怎么办?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 151

2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降压? / 153

27.高血压合并肾病如何降压? / 155

28.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如何降压? / 157

29.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如何降压? / 159

3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何治疗? / 161

31.儿童高血压如何治疗? / 164

32.高血压患者可以只服用中药来控制血压吗? / 166

33.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 168

第四部分

高血压的康复与保健

1.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 / 172

2.高血压患者如何饮食? / 175

3.睡眠对高血压有何影响? / 178

4.高血压患者需要戒烟吗? / 181

5.高血压患者可以喝酒吗? / 183

6. 是否可以只靠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降压,不用降压药或者停服降压药? / 185

7.肥胖与高血压有关吗? / 187

8.盐与高血压有关吗? / 189

9.茶叶能代替降压药物吗? / 191

10.高血压患者吃哪些蔬菜有助于降压? / 193

11.高血压患者吃哪些水果有助于降压? / 196

12.高血压患者饮什么汤有助于降压? / 200

13.哪些中药煲粥有助于降压? / 203

14.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应注意哪些问题? / 207

15.女性更年期血压升高如何调养? / 209

16.高血压患者如何根据季节不同进行调护? / 211

17.高血压患者能献血吗? / 213

18.高血压患者可以泡温泉吗? / 214

19.高血压会遗传吗? / 216

20.浴足可以帮助降压吗? / 217

21.针灸可以帮助降压吗? / 219

22.耳穴压豆可以帮助降压吗? / 221

23.药枕可以帮助降压吗? / 223

24.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中风? / 225

25.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 228



精彩书摘

血压升高了不一定都需要立即服用药物,可先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多日(超过3日)所测血压值均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在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的前提下血压仍然高于正常数值者,需要找专业医师诊治,切勿自行买药服用。


《心语:安抚焦虑的宁静之道》 简介 《心语:安抚焦虑的宁静之道》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有效管理自身焦虑情绪的深度探索。这本书并非针对任何特定的疾病或生理状况,而是聚焦于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挑战——焦虑。它深入剖析了焦虑的根源,探讨了现代社会压力如何加剧焦虑感,并提供了一系列基于心理学、哲学和正念练习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读者重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一章:焦虑的低语——认识我们内心的不安 这一章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去认识那个常常萦绕在我们心头的“焦虑”。我们首先会从焦虑的普遍性入手,说明焦虑并非一种病态,而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它是生命系统对潜在威胁的一种警报机制。然而,当这种警报系统过度敏感或长期处于激活状态时,它就会演变成一种持续的困扰,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深入探讨焦虑的心理学根源。这包括认知层面的思维模式,例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过度概括等,这些思维模式常常会将一些原本可以应对的小问题放大成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还会审视情绪层面的因素,比如对未知的恐惧、对失控的担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此外,童年经历、过往创伤、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成为焦虑情绪埋下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悄然发芽。 本章还将关注现代社会对焦虑的催化作用。快节奏的生活、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竞争激烈的职业压力,都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到身心俱疲,从而诱发或加剧焦虑。我们探讨了社交媒体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对“成功”的过度追求如何加剧了内心的不确定感。 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焦虑,本章会提供一些自我觉察的工具和练习。例如,引导性的日记练习,鼓励读者记录下触发焦虑的情境、当时的想法、以及身体的感受,从而帮助他们识别个人焦虑的模式和触发点。此外,还会介绍一些基础的身体感知练习,帮助读者将注意力从大脑中纷繁复杂的思绪转移到身体发出的信号上,从而更好地理解焦虑在身体上的表现。 第二章:宁静的画布——重塑心灵的边界 在认识了焦虑的“低语”之后,本章将着力于为心灵绘制一幅宁静的画布,通过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模式,为内心建立更强大的“边界”。 首先,我们将重点关注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核心理念,即“想法决定感受”。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识别和挑战那些扭曲的、消极的思维模式。我们将学习“认知重构”的方法,通过引入更客观、更现实的视角来审视引发焦虑的想法。例如,当一个“我一定会失败”的想法出现时,我们将学习如何质疑这个想法的真实性,寻找支持“我可能成功”或“即使失败也并非世界末日”的证据。我们将探讨“正念的挑战”——如何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动产生的消极想法,并在不评判的情况下,观察它们,然后选择不被它们所左右。 接着,本章将深入探讨情绪调节的艺术。焦虑常常伴随着强烈的不适感,如心悸、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我们将学习一些有效的即时情绪安抚技巧。这包括腹式呼吸练习,通过放缓呼吸来平静神经系统;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通过有意识地收紧再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来释放身体的紧张感;以及感官锚定技术,通过专注于当下某个感官体验(如触觉、听觉、视觉)来将注意力从焦虑的思绪中拉回来。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建立更健康的情绪界限。这不仅仅是针对外部的干扰,更是针对内心那些不断消耗我们能量的负面情绪。我们将学习如何区分“感受”和“行动”,理解我们允许自己感受某种情绪,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被这种情绪驱使去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将探讨“自我同情”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以一种善意、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焦虑和挫折,而不是苛责和评判。 本章还引入了“意象引导”的练习,通过想象一个安全、宁静的场所,来帮助读者在心理上构建一个避风港,并在需要时随时进入这个空间来获得平静。同时,我们会鼓励读者尝试一些“延迟满足”的练习,学习在即时冲动和长远目标之间做出更有益的选择,这有助于减少因过度追求即时满足而产生的焦虑。 第三章:行动的种子——播撒平静的生活习惯 认识和重塑心灵是我们迈向宁静的第一步,而将这些领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巩固成果、创造持久平静的关键。本章将专注于播撒平静的生活习惯,让宁静的种子在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首先,我们将强调规律生活的重要性。这包括固定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睡眠环境,以及建立一套健康的睡前仪式。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它能够显著提升我们应对压力的能力,减少焦虑的发生。 其次,本章将探讨运动在管理焦虑中的强大作用。我们并非建议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而是强调规律、适度的体育活动。无论是散步、瑜伽、太极,还是简单的伸展运动,都能有效地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这种天然的“快乐荷尔蒙”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本章将引导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 饮食也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探讨“情绪食物”的概念,分析哪些食物可能加剧焦虑,而哪些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这包括减少咖啡因和糖分的摄入,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族以及镁的食物。我们提倡一种“正念饮食”的理念,即在进食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质地和香气,感恩食物的滋养,从而将用餐过程变成一种享受和放松。 此外,本章还将鼓励读者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系统。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伴侣分享内心的感受,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是缓解焦虑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有益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设定健康的社交界限,避免那些消耗能量或加剧负面情绪的社交互动。 “意义感”的追寻也是本章的一个重要主题。当我们发现生活中有目标、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时,焦虑感往往会随之减轻。这可能来自于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参与志愿服务,学习新技能,或者培养一项能带来满足感的爱好。本章将引导读者探索能够赋予他们生活意义的领域,并鼓励他们采取行动去追求。 最后,本章还将介绍“感恩练习”和“设定微小目标”的方法。每天抽出时间记录下值得感恩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转移对负面事件的关注,培养积极的心态。而设定一个个小而可实现的短期目标,并庆祝每一个小小的成就,能够逐步建立自信心,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 结语:旅程不止,平静永恒 《心语:安抚焦虑的宁静之道》并非提供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是一段持续探索与实践的旅程。焦虑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也许不会完全消失,但通过书中提供的方法和理念,我们能够学会与它共处,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而非生活的枷锁。这本书的目标是 empower 读者,让他们成为自己内心平静的守护者,在生活的起伏中,始终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之道。它鼓励读者将所学付诸实践,在日复一日的累积中,感受心灵的成长,最终实现内心的和谐与自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简洁大方,一看就知道是讲健康方面的。我平时也比较关注养生,尤其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身边就有不少亲戚朋友受到困扰。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主题,让人一目了然,感觉应该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我一直觉得,了解疾病的成因、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很多时候,良好的生活习惯比药物治疗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更深入地理解高血压,不仅仅是知道有什么症状,更能明白背后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来调整,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的、有依据的指导,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经验分享,那就更好了。我对书中关于如何科学饮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缓解压力这些方面的内容特别期待,因为这些都是我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让自己和家人都更加健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对它抱有特别高的期望,想着也就是随便看看,了解一下基础知识。但翻开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入。书中对高血压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真正地去剖析“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该如何应对”。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生活方式调整的篇幅,那些关于饮食搭配的建议,既有科学的依据,又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比如如何根据自己的口味和条件来选择食材,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饮食误区。还有关于运动的部分,也很有针对性,不是简单地说“多运动”,而是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身体状况,给出了具体的运动计划和注意事项。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健康书籍,但很多都比较空泛,而这本书则非常接地气,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实用的健康指南,值得我反复阅读和实践。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经历一段比较焦虑的时期,总是觉得身体有些莫名的不适,有时候会担心是不是跟血压有关。我一直以来对医学知识都比较感兴趣,但总觉得信息太杂乱,很难找到一个系统、权威的解读。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的?是不是会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以及它对身体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另外,我也非常好奇书中关于“怎么办”的部分,是侧重于药物治疗的介绍,还是更强调非药物的干预手段?我个人更倾向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管理健康,所以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建议,那对我来说价值就太大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高血压的窗户,让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符合我的阅读习惯,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专业性。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或者健康顾问进行交流,能够清晰地理解他所传达的信息。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高血压发病原因的详细阐述,它让我不再仅仅是模糊地知道“吃太咸不好”,而是更深入地理解了钠离子是如何影响血压的,以及生活中还有哪些隐藏的“血压杀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饮食建议的细致之处,例如,它不仅仅列举了哪些食物应该多吃,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些食物有益于血压控制,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烹饪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书中关于运动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来认识和管理高血压,让我感到更有信心和方向。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它所传递的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我一直相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许多慢性疾病的关键,而高血压无疑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这本书的名字虽然直接,但它所包含的内容,我认为远远不止是教你如何“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改善”整体的生活状态。我特别看重书中可能存在的那些关于如何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的论述,比如如何培养规律的作息,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看似与血压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实现身心健康的具体方法。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那对我而言将是巨大的收获。我期待着这本书能成为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指导者,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