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表解精益全面生产维护TPM推进实战
 :45.00元
 作者:杨新刚 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111481201
 字数:151000
 页码:1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表解精益全面生产维护TPM推进实战》一书通过各种实用图表,清晰明快的语言,帮助读者快速有效的在实践中推进TPM,恰当维护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目录
  
  
  
 
  
  
  
 前言第1章 TPM的框架结构 1.1 TPM的历史与发展 1.1.1 TPM的起源 1.1.2 TPM的诞生 1.1.3 TPM的发展进程 1.1.4 美式PM与TPM的区别 1.2 TPM的特色 1.3 TPM的基本理念和思想 1.3.1 TPM的基本理念 1.3.2 TPM的思想 1.4 推进TPM的目标 1.5 TPM的定义 1.6 JIT和TPM的共同理念 1.7 TQM与TPM的比较 1.8 TPM的八大支柱 1.9 TPM推进的12个步骤 1.10 企业为何要推行TPM 1.11 如何在企业成功推行TPM 1.12 推行TPM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1.13 TPM活动展开推进的主计划第2章 提高设备效率的方法 2.1 设备的七大损失 2.2 衡量设备效率的核心指标 2.3 何谓OEE 2.4 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定义 2.5 设备管理评价的两大指标——MTBF和MTTR 2.5.1 MTBF 2.5.2 MTTR 2.6 MTBF与MTTR计算举例 2.7 七大损失与OEE 2.8 如何提升OEE第3章 自主保养的推行 3.1 自主保养的定义 3.2 自主保养的基本思想 3.3 自主保养活动的目的 3.4 自主保养活动的意义 3.5 操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3.6 复原和劣化 3.7 生产部门的活动 3.8 设备保养部门的活动 3.9 设备保养活动的分类和分担 3.10 自主保养的展开步骤 3.11 基本条件整备在自主保养中的重要性 3.12 自主保养的进度标签第4章 自主保养步骤0:事前准备第5章 自主保养步骤1:初期清扫第6章 自主保养步骤2:两源对策第7章 自主保养步骤3:暂定基准第8章 目视化管理在TPM活动中的运用第9章 润滑管理在TPM活动中的运用第10章 TPM活动效果评价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推进精益全面生产维护(TPM)必须进行的三个步骤,介绍了思路、方法、案例、图表,实战性强。
 本书作为企业推行TPM自主保养的实践性教程,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TPM的框架结构;第2章主要介绍提高设备效率的方法;第3~7章是本书的核心,详细介绍TPM自主保养步骤0~3活动具体展开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常用的工具表单,并结合案例图片进行展示;第8章主要介绍目视化管理在TPM活动中的运用;第9章主要介绍润滑管理在TPM活动中的运用;第10章主要介绍TPM活动的效果评价指标及方法等。
 本书流程化、图表化、案例化、标准化,梳理了TPM推进的框架,内容逻辑性强,阐述细致,浅显易懂,附有大量实际的案例照片和表格,可以现学现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能让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员工快速上手。
 本书可作为企业项目经理、TPM项目推进人员指导书,也可作为全日制本科、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涉及设备管理方面专业的补充参考教材。
  
  
 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工厂设备管理(实战升级版)
 :49.00元
 作者:陈延德 主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15332561
 字数:180000
 页码:2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设备管理日常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经常会面临以下困惑:
 如何对设备进行分类和编号?
 如何做好设备的采购规划?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特种设备如何管理?
 如何科学地安排设备维修、更新、改造?
 如何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如何开展设备5S活动?
 《图说工厂设备管理(实战升级版)》在**版图说直观实用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工作内容解读、实景图片示例以及实用的制度表格,您将在《图说工厂设备管理(实战升级版)》》一书中看到:
 73个操作要点
 176幅实景图片
 71份内容解读
 17个实用制度
 84份实用表单
 
 另外,免费下载即用的DIY实操光盘。
  
 作者:蒋坛军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43872
 出版日期:2016.07.01
 印刷日期:2016.07.21
  -  
目录
 第1章精益生产与TPM的融合·1
  
 1.1 精益生产简介·1
 1.2 TPM简介·3
 1.3 融合精益生产与TPM的原因·4
 1.4 实施精益TPM的十个误区·7
 第2章精益TPM策划·11
  
 2.1 设备效率分析·11
 2.2 价值流程图·13
 2.3 目标策划·22
 2.4 样板机台·23
 2.5 办公室如何推行精益TPM ·25
 2.6 如何整合多种管理体系·31
 2.7 企业如何培育工匠·34
 2.8 基础工作·38
 第3章 JIT·42
  
 3.1 生产线布局·42
 3.2 多能工·46
 3.3 快速换模·48
 3.4 标准作业·53
  
 IV
  
 3.5 均衡生产·60
 3.6 看板拉动·62
 3.7 安灯·67
 第4章设备操作与自主维护·69
  
 4.1 设备的操作·69
 4.2 从自主维护到自主管理·72
 4.3 工器具的开发·77
 第5章设备专业维护·81
  
 5.1 精益维修·81
 5.2 到底要不要追求零故障·86
 5.3 实现零故障的方向·88
 5.4 维修策略的落地·91
 5.5 点检·93
 5.6 润滑·99
 5.7 设备泄漏的预防与治理·102
 5.8 设备腐蚀的防治·106
 5.9 “温柔维修”·111
 5.10 维基百科式的维修案例库·112
 5.11 设备风险控制·114
 5.12 设备能耗管理·118
 第6章自动化与自働化·123
  
 6.1 自动化项目管理·123...
   
  -  品名称:精益企业 
  -  ISBN编号: 9787115450494 
  -  书名: 精益企业 
  -  定价: 69.00元 
  -  是否是套装: 是 
  
   
  
  
  
    目录    
导论 工业4.0与智能制造  一、什么是“工业4.0” / /1  相关链接 工业1.0、2.0、3.0是什么 /1  二、“工业4.0”项目的重点应用技术 /2  相关链接 各界积极响应“工业4.0”项目 /2  三、“工业4.0”三大主题 /3  四、制造企业如何适应工业4.0时代 /8  五、智能制造 /10   DIYI章 认识TPM活动   TPM活动就是通过全员参与,并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创建优良的设备管理系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全面提高生产系统的运作效率,保证生产计划的高效执行,有效地降低企业制造成本。  DIYI节 TPM活动的发展和TPM管理体系 /20  一、什么是TPM /20  二、TPM的起源 /22  三、TPM与TQM的关系 /23  四、TPM的目标 /24  五、TPM的精髓 /25  六、TPM活动的效果 /26  七、TPM八大支柱 /27  第二节 TPM的开展过程 /32  一、领导层宣传引进TPM /33  二、开展教育培训 /33  【范本】TPM设备保全培训大纲(2天) /34  三、建立TPM推进机构 /35  【范本】某企业TPM活动组织 /37  【范本】某企业TPM推进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38  四、制定TPM基本方针和目标 /40  五、制定TPM推进总计划 /41  【范本】某企业TPM推进程序 /42  【范本】区域( )TPM活动推进计划 /43  六、正式启动TPM /44  【范本】某公司TPM活动全面展开仪式 /44  七、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46  八、建立操作人员的自主维修体制 /47  九、维修部门建立维修计划 /47  十、提高操作与维修技能的培训 /49  十一、建立设备前期管理体制 /49  十二、总结提高,全面推行TPM /50   第二章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又称设备的规划工程,是指设备从开始规划到投产这个阶段的管理,它对设备技术水准和设备投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设备前期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为设备后期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DIYI节 设备前期管理概述 /52  一、设备前期管理的意义 /52  二、设备前期管理的内容 /52  三、设备前期管理的职责分工 /53  四、设备前期管理程序 /54  第二节 设备规划 /57  一、设备规划的依据 /57  二、设备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57  三、设备规划中的寿命周期费用估算 /58  四、规划阶段设备投资的经济性评价 /60  五、设备的选型决策 /66  第三节 设备的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 /68  一、设备招标采购管理 /68  二、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 /73  第四节 设备的验收、安装与移交 /74  一、设备的验收 /74  二、设备的安装 /77  三、设备的移交 /77   第三章 有效开展设备自主保全活动   自主保全是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行对设备实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实施自主保全是自主管理的ZUI基本要求。   实施自主保全,坚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可以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自主保全不但可以减少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日常停工,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DIYI节 自主保全概述 /80  一、什么是自主保全活动 /80  二、自主保全的范围 /81  三、自主管理的三个阶段 /82  四、自主保全活动的原理 /82  五、自主保全的基本要求 /82  第二节 自主保全的实施步骤 /86  一、设备初期清扫 /87  二、发生源及清扫困难的改善对策 /91  三、制定设备保全基准 /93  四、总点检 /96  五、自主检查 /100  六、自主保全标准化 /103  【范本】设备润滑基准书 /104  七、形成自主管理体系 /105   第四章 设备计划保全   设备计划保全管理是通过对设备点检、定检、精度管理,利用收集到的产品质量等信息,对设备状况进行评估和保全,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这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用ZUI少的成本保证设备随时都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DIYI节 设备计划保全概述 /108  一、计划保全的分类 /108  二、正确处理计划保全和自主保全的关联 /109  三、计划保全的适用范围 /110  四、计划保全的设备分级 /111  五、设置专门的保全部门 /113  六、设备保全计划 /113  【范本】××年度设备大修计划表 /116  【范本】××年设备项修计划 /117  第二节 设备计划保全推进流程 /118  一、成立推进小组并对设备进行评价与现状把握 /119  【范本】设备评价基准表 /119  二、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进行劣化复原和弱点改善 /120  三、构筑信息管理体制 /120  四、构筑定期保全体制 /121  五、构筑预知保全体制 /121  六、构筑计划保全体制 /121  第三节 设备计划维修管理 /121  一、设备维修的方式 /121  二、维修实施阶段管理 /123  第四节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 /126  一、什么是点检制 /126  二、点检的四大标准 /130  【范本】起吊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 /131  【范本】矿石送料设备的给油脂标准 /133  【范本】设备点检标准 /136  【范本】维修作业标准书 /138  三、点检的实施 /138  四、做好设备点检工作应明确的关系 /141  五、精密点检与劣化倾向管理 /142   第五章 个别改善   根据木桶原理,企业如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短板”,并给予精益化改善,就能够用ZUI小的投入产生ZUI大的效果,从而改善现状。个别改善就是指为了追求设备效率的ZUI大化,ZUI大限度地发挥出设备的性能而采取的消除损耗的具体活动。这些损耗包括影响设备效率的损耗及引起设备综合效率下降的损耗。  DIYI节 个别改善概述 /148  一、个别改善的效果 /148  二、个别改善的目标 /148  三、设备运行的七大损耗 /149  四、零故障与设备效率改善 /150  五、设备综合效率 /152  第二节 个别改善的推行 /159  一、个别改善的三大支柱 /159  二、个别改善的整体推行方法 /159  。。。 
				 
				
				
					精益生产体系下的设备高效运行之道:一本全面解读TPM实践的指南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企业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份额,更在于如何通过精益化的管理手段,最大化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全面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作为精益生产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仅是设备的维修保养,更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优化的生产管理哲学,旨在通过激发全体员工的智慧和能动性,实现设备的零故障、零缺陷、零浪费,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生产竞争力。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TPM管理的精髓,并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与图解,为企业提供一套系统、可行的TPM落地实施方案。我们将从TPM的起源和核心理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其具体的推进步骤、关键策略以及衡量指标,帮助读者构建起对TPM的全面认知。   第一部分:TPM的基石——理解与认知  在启动任何管理变革之前,清晰的理解是成功的关键。本部分将首先阐述TPM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精益生产思想如何孕育出TPM这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设备管理理念。我们将详细解释TPM的12大支柱,包括自主维护、计划维护、设备改善、初期设备管理、质量维护、培训与教育、安全环境健康、部门间协作、早期生产效率管理、公司整体效率管理、小型工厂TPM以及TPM的推进与评估等,并对其各自的内涵和作用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此外,我们还会探讨TPM与六西格玛、看板管理、5S管理等其他精益工具之间的关系,强调TPM并非孤立存在的管理模式,而是与其他精益管理手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通过建立TPM的正确认知,企业才能为后续的落地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第二部分:TPM的实践——核心支柱的深入解析与落地  TPM的成功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性。本部分将围绕TPM的核心支柱,展开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  1. 自主维护 (Autonomous Maintenance, AM): 这是TPM中最具革命性的部分,将设备的日常清洁、检查、润滑和基本点检的责任从维修部门下放到操作人员手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自主维护的七个阶段,包括:     初期清扫: 彻底清洁设备,暴露潜在问题。    原因消除: 找出并根除污染源和不良操作。    制定标准: 建立清洁、检查、润滑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    例行检查: 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基本检查技能。    自主检查: 让操作人员能自行判断设备状态。    标准化与设备管理: 将自主维护融入日常管理,实现标准化。    自主管理与持续改进: 建立自主维护的持续改进体系。  我们将提供具体的自主维护卡片设计、检查表范例,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操作人员的维护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2. 计划维护 (Planned Maintenance, PM): 在自主维护的基础上,计划维护则侧重于通过科学的预测和预防措施,避免设备发生计划外停机。本部分将讲解如何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历史数据和制造商建议,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包括:     预测性维护 (Predictive Maintenance, PdM): 利用振动分析、红外热成像、油品分析等技术,提前预警设备故障。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M): 基于时间或使用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易损件。    维护策略的制定: 如何根据设备的关键性、故障模式和成本效益,选择合适的维护策略。  我们会展示如何建立设备台账、维护记录,以及如何利用工具,如CMMS(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来优化计划维护的执行。  3. 设备改善 (Equipment Improvement, EI): 设备改善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从源头上减少故障的发生。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设备改善的五大项目:     减少故障: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    提高效率: 优化操作流程,减少非增值活动。    延长寿命: 采取合理的使用和维护措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维护成本: 优化备件管理,提高维修效率。    提高安全性: 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我们将介绍设备改善的常用工具,如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根本原因分析 (RCA),并提供案例说明如何通过小团队的持续攻关,解决设备的顽疾。  4. 初期设备管理 (Early Equipment Management, EEM): EEM关注的是新设备引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确保新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试运行阶段就能满足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本部分将讲解:     设计阶段的考虑: 如何在设备设计中融入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制造与采购阶段的把关: 如何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    安装与调试: 确保设备正确安装并高效调试。    知识转移: 将设备信息和维护知识及时传递给现场人员。  通过EEM,企业可以避免将潜在的设备问题带入生产线,大大降低日后的维护成本和生产风险。   第三部分:TPM的深化——支撑与提升  TPM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系列的支撑体系和持续的优化。本部分将进一步探讨TPM的深化应用。  1. 质量维护 (Quality Maintenance, QM): QM将TPM的理念延伸到产品质量的保障上。其核心是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和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消除导致产品缺陷的根源。我们将讲解:     识别关键质量特性: 确定哪些设备参数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建立质量标准: 明确设备运行的质量要求。    质量检查与纠正: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质量的异常。    零缺陷目标: 追求生产过程的零缺陷,从而实现产品零缺陷。  2. 培训与教育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E): 人是TPM成功的关键。本部分将强调培训与教育在TPM推进中的核心作用,包括:     全员培训: 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TPM知识和技能培训。    技能提升: 培养员工的设备诊断、故障排除和维护能力。    文化塑造: 通过培训,逐步建立起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TPM文化。    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TPM活动。  3. 安全、环境与健康 (Safety, Environment, and Health, SEH): TPM与SEH密不可分。本部分将阐述如何将SEH的理念融入TPM的各项活动中,创造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例如:     风险评估与消除: 在设备维护和操作过程中,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环保措施: 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员工健康关怀: 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创造健康的工作条件。  4. 跨部门协作 (Inter-departmental Cooperation, IDC): TPM的推行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本部分将讲解:     建立沟通机制: 确保生产、维护、技术、管理等部门之间信息畅通。    共同目标: 设定跨部门的TPM目标,激励大家共同努力。    资源共享: 优化资源配置,支持TPM活动的顺利开展。  5. 小型工厂TPM (Small Plant TPM, SPT): 针对小型企业,本部分将提供适用于其规模和资源的TPM推进方法,强调精简流程、聚焦重点,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TPM的效益。   第四部分:TPM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TPM并非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本部分将重点关注TPM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关键绩效指标 (KPIs): 介绍TPM常见的KPIs,如设备综合效率 (OEE)、计划外停机时间、维修费用、故障率、产品一次合格率等,并讲解如何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    TPM审核与评估: 如何定期对TPM的推进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持续改进循环 (PDCA): 强调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在TPM中的应用,推动TPM活动的不断优化和深化。    TPM认证与荣誉: 介绍TPM相关的国内外认证体系,以及如何通过参与认证,进一步提升企业TPM管理的水平。   结语  本书力求以最贴近企业实际的语言,辅以详实的图表和案例,帮助企业管理者、工程师、一线操作人员等所有TPM的参与者,清晰地理解TPM的价值,掌握TPM的实施方法,并最终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卓越运营。通过全面掌握TPM精益生产体系下的设备高效运行之道,企业将能够在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中,稳步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