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第三版/翻译版)(本书为“中国读友读品节”指定读品)
定价:360.00元
作者:胡大一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117181631
字数:3574000
页码:792
版次: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杯水能防癌?伤口撒盐是消毒?指甲竖线越多,身体就越差?!……生活在信息时代,每天被五花八门的健康知识“包围”,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进以上这些 “伪科学”陷阱。
诞生于1899年的《默克诊疗手册》是连续出版久、在全世界使用广泛的全科医学教科书。《默克家庭医学手册》则在此基础之上,面向普通大众,内容深入浅出、清晰易懂,几乎囊括了人的一生:从降生到衰老各个时期疾病的可能成因,以及疾病症状、诊断、预防、治疗方案和康复过程,包括儿童常见感染、老年人高发病、多发流行病、家族遗传病等。
全新第3版《默克家庭医学手册》于201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中国,主译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这本历时一年半编译、举全国20多家医院和近百位专家、医务工作者之合力,共同完成的1,500页“大部头”,更新了多种健康知识,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新医疗和自我护理知识,并有专门一章讲述老年健康相关问题。
“尽管已有两版《默克家庭医学手册》问世,但与时俱进、永远站在医学前沿是我们的宗旨。为了应对全球老龄化和由此加剧的慢性病问题,第3版《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特别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的章节,不仅普及了疾病知识,更提供了医保政策、意外事故处理、心理问题等与老年人健康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小贴士。除此之外,各慢性病章节中也新增了新医疗和自我护理知识 。”《默克诊疗手册》主编波特博士介绍道,“在确保内容科学性的基础上,家庭医学手册也非常注重可读性和亲和力。新版手册在各章节中增设了‘你可曾知道?’小专栏,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丰富而有趣的医学小花絮。同时,为了方便普通读者的理解和记忆, 新版图书还对重要的诊疗信息进行了特别标注。”
“一方面,随着大众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意识地主动获取各种健康知识。然而,现在很多疾病防治知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些健康节目或书籍其实是‘伪装’的广告甚至谣言。” 新版《默克家庭医学手册》主译、国家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对此表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默克家庭医学手册》代表着权*、科学和中立,可以有效地帮助公众建立健康常识和技能,并使他们在预防和面对疾病时,有基本的自我辨别和应对能力。对医生而言,这本书也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诊疗效果。”
这是一本给全家人的全科医学普及书,从儿童常见感染,到老年人高发病;从多发流行病,到家族遗传病,给整个家庭科学、可靠的医学常识,默克家庭医学手册让儿女放心,让长辈舒心!
内容提要
《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由美国默克研究所组织全球300余位国际权*医学专家共同撰写,全书约300万字,其权*性和科学性为世人称道,被誉为全世界具普及性的家庭医学百科全书。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一生从婴儿降生,到衰老全过程各个时期疾病的可能成因以及疾病的症状、诊断、预防、治疗方案和康复过程。 该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它的发行有助于现代健康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为广大百姓提供认识并终战胜疾病的权*解决之道。
本书与其他的家庭医疗用书相比,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它阐述了什么是疾病;哪些人更容易患病;疾病的症状;如何诊断;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等,并尽可能清楚地给出有关预后的信息。本书提供了帮助读者了解疾病背景的知识,包括解剖、功能、诊断检查、医疗程序等等。让读者了解医学术语,更便于与医生沟通。
目录
作者介绍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及国内外重要学术团体委员,并担任《中国医药导刊》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杂志》等多种国内外杂志副主编、编委。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真的是拖了很久才开始翻阅,起初被书名里的“默克”二字吸引,总觉得自带一种权威光环。毕竟,这可是大名鼎鼎的默克,那个在医学领域深耕多年的跨国巨头。再加上“家庭医学手册”这几个字,立刻勾勒出一幅场景:一个知识渊博、耐心细致的家庭医生,就在你我的书架上,随时准备解答那些关于健康的小疑问,或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提供一份坚实的参考。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清晰、有条理的医学知识。它不像那些堆砌数据和研究的学术巨著,更像是为普通人量身打造的健康百科。内容涵盖了从最常见的感冒发烧,到一些相对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甚至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家庭成员可能遇到的各种健康状况。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最怕的就是那些模糊不清的描述,让人看了更加焦虑。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病理机制,让你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仅仅告诉你“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有什么病”的书,而是“告诉你如何识别、如何应对”的书。很多时候,我们生病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网上搜索,结果信息爆炸,真假难辨,反而让人更加心神不宁。有了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拥有了一个可靠的“健康导航仪”,能够指引我更有效地关注自己的身体。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读友读品节”推荐这本书时,我心里就觉得,这肯定是一本不寻常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医学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引导。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让我眼前一亮,清晰的字体,合理的章节划分,以及适当的插图,都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愉悦,而不是一种负担。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人性的关怀。它不会用冷冰冰的医学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更加温和、理解的方式来解读身体的信号。比如,在介绍心理健康问题时,它并没有回避,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这本书就像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在你感到迷茫和不安时,为你提供方向和力量。它让我明白,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社交的健康。它鼓励我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去培养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每一次翻开它,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感觉自己对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容易被“看起来很专业”的书籍所吸引的人。尤其是医学领域,总觉得那里充满了神秘和智慧。《默克家庭医学手册》恰恰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本书的翻译版本,做得非常到位,语言流畅,专业术语也都有恰当的解释,不会让非医学专业人士感到阅读障碍。它的内容深度,恰到好处。它不会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也不会像一些科普文章那样浅尝辄止。它提供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了解,既能让你对某个疾病有基本的认知,又不至于让你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我喜欢它在描述疾病时,会穿插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就像你感冒的时候,鼻子会流鼻涕一样,肠胃炎也可能导致腹泻……”这种类比,能够迅速拉近读者与医学知识的距离。而且,它在讲解治疗方案时,会非常明确地指出哪些是需要医生诊断和处方的,哪些是可以自行尝试的保守治疗,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我试着查找过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章节,里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的成因、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种治疗手段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让我对这个“沉默的杀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理解医生为什么会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
评分拿到这本《默克家庭医学手册》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种“备而不乱”的心理。生活嘛,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身体上的不适也是常有的事。以往,遇到一点小毛病,第一反应就是去查手机,然后就是各种症状的罗列,看得我心惊肉跳,有时候还没等弄明白,就已经把自己吓个半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心里筑起了一道堤坝,让我觉得,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也能多一份从容和底气。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不像某些书籍那样杂乱无章,而是按照人体系统或者疾病类型来划分,当你需要查找某个特定问题时,能够很快地定位到相关章节。而且,书里对于每个疾病的描述,都包含了症状、可能的原因、什么时候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及一些居家可以尝试的缓解方法。这些信息都非常有针对性,不会让人觉得空泛。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介绍某些疾病时,会强调“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比如记录症状的变化、测量血压心率等等,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普通人,在关注健康方面,我们也能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本“查病”的书,更像是一本“学懂健康”的书。读它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那位“中国读友读品节”推荐者在耳边低语:“这本,值得你好好读一读,它会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平实的语言,将最实用的健康知识,一点一点地传递给我。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如何预防”和“如何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时所花费的笔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生病了才想着去治疗,但这本书却一直在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它会教你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运动、保证睡眠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建议,在书里却被赋予了更科学的解释,让你心悦诚服。而且,它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描述得非常细致,这让我能够更好地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书里关于消化道溃疡的章节,里面详细列举了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规律。对照自己的情况,我才意识到,之前的一些不适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有了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听天由命”的病人,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它让我明白,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书很好,很实用,就是物流不给力。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书很好,很实用,就是物流不给力。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超级实用长姿势、保健康
评分书很好,很实用,就是物流不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