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oi Chin
出版: 野人文化
页数:176
语种:繁体中文
装帧:平裝 
出版日期:2017/08/02
尺寸:14.8 x 21 cm 
ISBN: 9789863842125
Instagram手帳文具類人氣第yi名,
6萬粉絲呼喊快出書來面對!創作達人Pooi Chin第yi本個人書!
充滿魅力的手帳、封蠟烙印設計、創意手作,
手帳控、文具迷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目不暇給的手帳創作靈感分享;
復古又時尚的封蠟烙印及應用;
好看的手寫英文書法、印章、鉛字、貼紙和平面設計完美結合;
對方一定能感受心意的禮物包裝技巧;
捨不得送出去文具手作;
現在開始跟著Pooi Chin享受文房具的各種不思議。
看到香水瓶子時想到的是墨水瓶;聞到紙張氣味比香水味更加陶醉;在咖啡館留意菜單所用的紙張多過食物;手機裡的照片收納的都是關於創意手作或文具;傾向於筆墨紙和印章,
一個生命裡離不開文具的女子Pooi Chin,要在本書裡和大家分享她5年來各種手帳、封蠟、手作的創作技法,跟著Pooi Chin就算不會畫畫,不用高難度技巧也能創作絕美的各種設計。
本書特色:
.不會畫畫也能讓手帳內頁美感及氣質提升的設計心法,大公開。
.復古又時尚的封蠟烙印技巧及設計運用,無私分享。
.禮物包裝、文具手作,幫你提升送禮的心意和成就感。
.英文手寫字、鉛字、印章、紙膠帶和設計完美結合的提點,實用度再加分。
作者簡介
Pooi Chin
朋友們也叫我PC,來自馬來西亞。
喜歡文具,熱愛書寫與手作,欣賞極簡的創作,
享受沒有規劃的靈感來源。
喜歡把和名字「PC」有關的字眼融入創作裡,
像是:Postal & Craft, Private & Confidential, Page Count, Personal Cheerleader。
Instagram:Pooi_Chin
部分攝影&照片調色:ChongYee Photography
Instagram:chongyeephoto
PART 1 手帳人生:熱愛活著的每一刻隨心自在創作
現在。外出
旅。手帳
不想忘的絮語
大人的週記
書信裡的風景
郵件通信記錄
PART 2 復古時尚:和封蠟章擦出火花
封蠟章的類型
封蠟類型與使用技巧
脆質封蠟
軟質封蠟
如何使用無芯蠟條
如何使用有芯蠟條
如何使用蠟粒
如何清理湯匙換色
封蠟加工設計
印泥和封蠟的運用
麥克筆和封蠟的運用
封蠟烙印設計
直接蓋在信件上
分離封蠟設計
封蠟VS繩子和紙張的運用
封蠟不封
更添層次封蠟設計:加上小花點綴
混色旋律
PART 3 書寫VS手作的美好年代
PART 4 逛逛馬來西亞文具店
PART 5 後記:文具控語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就像进行了一场缓慢而深入的感官探索之旅,它不仅仅是在介绍工具,更是在解读一种生活哲学。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寻常的文房用品,提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去审视和阐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对于“墨”的描述,那种对不同品牌、不同色号的细微差异,从流动性到晾干后的光泽,都有着极为细腻的笔触。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书写习惯,不再满足于“能写”就好,而是开始追求“写得有味道”。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细节,比如一支钢笔笔尖与纸张摩擦时发出的那种沙沙声,或者一支铅笔削尖后完美的锥度。这种对“存在感”的强调,让我对日常工具的依赖和情感投入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成功地将工具的实用性,与情感的寄托和美学的欣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十分扎实,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恰如其分的幽默感。作者在描述具体物品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富有意趣的个人轶事,使得严肃的“收藏鉴赏”话题变得活泼起来。例如,他对某个特定年代产出的便利贴边缘粘合工艺的描述,那种精妙的比喻,读起来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同时又深深被其专业度所折服。这种将专业知识与生活趣味完美结合的笔法,使得即便是初涉文具领域的新手,也能轻松地进入状态,并从中获得乐趣。它不像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场智力与情感的双重盛宴,阅读体验极其流畅,让人舍不得放下。这本书成功地将一种看似小众的爱好,拓宽成了可以引发大众共鸣的生活美学范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低调中透露着精致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捧在手里细细摩挲。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搭配上那个别致的标题字体,仿佛在低语着一段关于美好日常和细腻情感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它纸张的触感,那种温润而略带纹理的质地,真的让人觉得每一次书写都是一种享受。翻开内页,那种排版的讲究程度也让人惊喜,留白恰到好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对“物”的敬畏之心。它不只是一本记录工具,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等待着被赋予生命和色彩。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设计者在细节上倾注的心血,从装订线到内折的弧度,都处理得极其到位,体现出一种对品质近乎偏执的追求。这种对“物”的极致美学追求,让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书桌上一个低调却不可或缺的艺术品。我甚至觉得,光是欣赏它的外形和质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他的“秘密花园”。行文间充满了那种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读起来让人非常放松,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一个洒满阳光的工作室里,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木头的清香。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急不躁的叙事方式,他似乎并不急于让你了解“什么最好”,而是鼓励你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好”。这种开放式的引导,激发了我强烈的探索欲,让我开始对不同材质、不同年代的文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产品图鉴,而是一本充满了温度和故事的“生活指南”。这种娓娓道来的力量,远比那些生硬的规格参数更有说服力,它让人感觉自己是在参与一场私密的、充满发现乐趣的旅程。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视野远超出了“文房具”本身,它其实是在探讨一种现代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重塑。在这个追求快速迭代、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作者却像一个坚定的守护者,试图挽留那些经久耐用、值得被珍视的物件。他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护”和“保养”我们的工具,让它们不仅仅是消耗品,而是能够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这种对“时间沉淀”的推崇,在浮躁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当我尝试去遵循书中的建议,细心擦拭我的老式圆珠笔时,那种建立起来的默契和连接感,是任何新产品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抗“一次性文化”的温柔而坚定的方式,让人重新思考“拥有”的意义——真正的拥有,是包含着责任和爱惜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