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

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当代金融培训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培训中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理财
  • 理财规划
  • 投资学
  • 金融学
  • 个人理财
  • 财务管理
  • 金融市场
  • 资产配置
  • 风险管理
  • 2011年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悦读时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30564
商品编码:223797250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

定价:66.00元

作者:北京当代金融培训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培训中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8630564

字数:

页码:625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是AFP(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系列参考用书之一,该版由国内享有盛誉、经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认可的专业金融理财培训机构北京当代金融培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金融培训中心(BFEC)组织编纂,是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和现代国际金融理财标准(上海)有限公司(FPSBChina)推荐的AFP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参考教材。
该版根据((2011年AFP资格认证教学与考试大纲》对上一版知识点进行了调整,对超纲或者不符合发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除,根据新的法律和政策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并对上一版教材中内容比较陈旧的数据、图表筹进行了更新与替换
《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共包括5篇:金融理财基础知识与技能、投资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基础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基础税务与遗产筹划。本版分上下两册,篇的内容为上册,第2、 3、4、5篇的内容为下册。
本书适合参加AFP(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的学员、财经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对金融理财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第2篇 投资规划
第十六章 投资环境
节 投资目标和投资规划
一、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资
二、投资目标的设立
三、什么是投资规划
四、投资规划步骤
五、生命周期与投资目标
六、经济环境与投资
七、投资的适宜性
八、投资过程及其参与者
第二节 投资工具概览
一、投资的类型
二、金融投资工具
三、实物及其他投资工具
第三节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交易及功能
二、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机制
三、柜台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
四、买空卖空机制
五、交易成本和交易指令
六、投资和公司财务
七、监管和清算
第四节 投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一、投资人为什么需要投资信息
二、与投资相关的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三、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
四、券商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
练习题
第十七章 投资理论和市场有效性
节 单一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测定
一、持有期收益和持有期收益率
二、预期收益率
三、必要收益率
四、真实无风险收益率和名义无风险收益率
五、风险和风险的测定
六、风险溢价和风险源
第二节 资产组合理论
一、均值和方差框架
二、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
三、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化.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四、多个资产的资产组合的有效集
五、资本配置线
六、市场均衡一一资本市场线和市场组合
七、分离理论一一投资人的选择
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贝塔系数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线
四、SML与CML的比较
五、a系数
……
第3篇 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
第4篇 基础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
第5篇 税务与遗产筹划基础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市场微观结构与交易机制 深入解析证券市场的运作精髓,揭示价格形成的内在逻辑 本书聚焦于现代金融市场中最为复杂且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市场微观结构。 传统金融理论往往将市场视为一个完美的、信息完全对称的抽象概念,但本书的视角则更为务实和深入,它将目光投向真实交易场所中,那些由订单簿、交易规则、流动性供给者和信息不对称性共同构筑的复杂生态系统。理解市场微观结构,是掌握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和制定有效交易策略的基石。 本书内容涵盖了自传统交易场所向电子化、高频交易(HFT)主导的现代市场演变过程中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挑战。我们不仅探讨了基础的订单驱动型市场(如订单簿模型)与报价驱动型市场(如做市商模型)的运作机制差异,更深入剖析了这些机制如何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价格的形成效率以及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第一部分:市场结构基础与分类 本部分为理解后续复杂模型的理论基础。我们首先界定了“市场微观结构”的范畴,明确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给定的交易制度下,流动性如何产生、价格如何发现,以及不同交易者如何相互影响。 交易场所的演进: 回顾从电话市场、声誉驱动的场外交易(OTC)到现代电子化交易所的变迁历程。重点分析了集中式交易所(Limit Order Books, LOBs)的优势与局限,以及黑暗池(Dark Pools)和“前置市场”(Internalizers)的兴起及其对价格发现的潜在影响。 订单类型与匹配算法: 详细解析了市价单、限价单、止损单等不同订单的特性,以及交易所如何采用先进的匹配算法(如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比例分配等)来公平有效地撮合交易。针对新型混合匹配机制,我们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 流动性的量化与评估: 流动性并非单一指标,本书引入了多种衡量维度,包括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订单簿深度(Depth)、订单到达率与执行率(Fill Rate)。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是评估市场健康状况的关键。 第二部分:信息、不对称性与交易成本 信息优势是金融市场中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本部分集中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性如何在微观结构中体现,并转化为交易成本。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的现实应用: 探讨了“无利可图的做市”困境。如果信息完全透明且即时反映在价格中,做市商将无法通过承担库存风险获利。因此,合理的交易成本(如买卖价差)是激励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必要条件。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建模: 重点分析了阿米哈德(Amihud)模型和哈里斯(Harris)模型在解释信息驱动的交易成本方面的应用。解释了知情交易者(Informed Traders)如何通过其交易行为迫使不知情交易者(Uninformed Traders)承担更高的成本。 库存成本与风险管理: 针对做市商而言,持有资产头寸(Inventory Risk)是核心风险。本书详细阐述了做市商如何通过调整报价和动态调整限价单的挂单位置来管理和对冲库存风险,这直接影响了市场报价的宽度和深度。 第三部分:高频交易(HFT)与算法交易的影响 现代金融市场已进入“毫秒时代”。本部分专门分析了以高速和复杂算法为特征的高频交易策略对市场微观结构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HFT的策略类型: 区分了延迟套利(Latency Arbitrage)、微观做市(Micro-Market Making)、订单簿填充(Order Book Squatting)等主要HFT策略。 延迟(Latency)的度量与竞争: 深入探讨了市场参与者之间在物理距离、连接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上的“军备竞赛”。分析了“毒丸”技术(如跳蚤订单/Flipping Orders)在试图阻止HFT流动性提供者方面的尝试与效果。 市场稳定性与闪电崩盘(Flash Crashes):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本书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数次显著的闪电崩盘事件,将焦点置于订单簿的脆弱性、流动性提供者在极端压力下的集体退出机制,以及自动执行系统之间的非预期反馈回路。 第四部分:最优交易执行理论(Optimal Execution)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何以最小的冲击成本将大额订单拆分并执行,是决定投资绩效的关键。 市场冲击成本的分解: 将交易成本分解为不可避免的永久性冲击(信息冲击)和暂时性冲击(流动性冲击)。 经典执行模型: 详细介绍了阿尔布雷希特-布莱克-特尔菲(Almgren-Chriss)模型,该模型在考虑执行速度、风险容忍度与市场波动性之间权衡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最优的订单拆分路径。我们还将讨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对参数设定的敏感性。 动态优化与机器学习的应用: 探讨了现代金融工程如何利用强化学习等技术,根据实时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变化,动态调整执行算法,以实现更加灵活和低成本的交易执行。 本书的结构严谨,数学推导清晰,同时辅以大量的真实市场数据案例和实证分析。它不仅适合金融工程、量化投资和金融经济学的研究生深入学习,也是资深交易员、风险管理师和监管机构专业人士理解当前市场运作机理的必备参考书。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超越简单的价格变动分析,直达价格形成和交易执行的最深层次逻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这个金融理财领域的初学者指明了方向。我一直对如何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增值感到困惑,市面上充斥着各种信息,真假难辨,让人无从下手。当我拿到《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这本书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了它。一开始,我对书中一些专业的术语感到有些陌生,比如“风险分散”、“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等等。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我逐渐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理财中的重要性。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长期投资”的论述。在当下这个追求“快钱”的时代,很多人都渴望一夜暴富,却忽略了时间和复利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财富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和坚持。作者用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展示了长期投资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让资金在时间的画布上描绘出精彩的增长曲线。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财务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打消了我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更加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和实践。

评分

坦白说,我对金融理财一直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总觉得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领域。但《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这本书,却像一位和蔼的长者,用极其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我走进了这个世界。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对那些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秘籍”不感兴趣。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最基本的生活支出管理讲起,到如何制定家庭预算,再到如何选择合适的储蓄和保险产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稳健。 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一味地鼓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而是强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他用大量篇幅讲解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的投资产品。这让我这个以前总是担心“亏钱”的人,渐渐敢于迈出尝试的步伐。而且,书中提供的很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计算复利、如何对比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等等,都能够立即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指南。

评分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我一直寻求能够深化理解和拓展视野的读物。《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概念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更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金融工具和策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衍生品市场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期权和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套利。虽然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基础,但作者的阐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拆解得通俗易懂。 此外,书中对于宏观经济环境与金融市场波动的关联分析也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孤立地讲解某个金融产品,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例如,在分析利率变动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而是通过直观的图示和现实的例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政策调整是如何传导到资产价格的。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时常关注市场动态、做出投资决策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扇窗,为我打开了理解复杂金融世界的视角。作为一名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我对金融理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比如银行存款、购买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而《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喜欢它从“为什么需要理财”这样根本性的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 书中对于“财务目标设定”的讲解,让我意识到理财并非无的放矢,而是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为自己设定了一些短、中、长期的财务目标,并思考如何通过理财来达成这些目标。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实践。而且,书中对于风险与收益关系的阐述,让我明白了“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份收益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这种理性的认知,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也让我避免了一些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冲动。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全球经济动向和资本市场演变的读者,我深知金融的深度和广度。《金融理财原理(下)(2011年版)》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对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的认知边界。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性的分析所吸引。作者通过对不同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对全球资产价格影响的细致阐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宏观和立体化的金融世界。 另外,书中对一些新兴金融领域的探索,比如另类投资(如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介绍,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虽然这些领域门槛较高,但作者的解读让我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其潜在的投资价值和风险。总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金融理财视角,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股票、债券,而是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这对于我这样追求深度和广度的读者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