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君特·费格尔 (Guenter Figal)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文版序 /1
德文版说明 /1
1哪一个形象? /1
引子 /3
柏拉图式的苏格拉底形象 /10
《申辩》的框架 /18
2哲学的虔诚 /27
无神论 /29
神灵 /31
神谕 /34
诗歌 /40
虔诚的实践 /44
3哲学 /49
知识的检验 /51
技艺和诡辩术 /60
苏格拉底的理念 /71
苏格拉底理念论的界限 /85
求助于对话 /100
爱欲(厄洛斯) /113
4政治 /125
哲学作为反政治 /127
爱国主义 /141
5尾声 /147
译后记 /160
引用方式和缩写 /162
参考文献 /16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他经历了传统的旧事物的瓦解,是个过渡型的人物。苏格拉底见证了他的城邦在政治上的兴衰起伏。他在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智者派的争辩中形成了自己的对话艺术。在他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精神上的骚动不安、对传统的怀疑以及在思想上寻找新的方向的企图。对克尔凯郭尔、尼采甚至卡尔•波普来说,在苏格拉底身上,哲学自身是在场的;苏格拉底就是哲学的形象本身,是哲学家的原型。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是比较温和和考究的二手文本。最喜欢申辩的框架/诗歌/理念论的界限这三个部分,有产生触动的感觉。

评分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入门读物,比较清晰。哲学是虔诚的一种形式,是知识的检验,是反政治的。

评分

##感觉是比较温和和考究的二手文本。最喜欢申辩的框架/诗歌/理念论的界限这三个部分,有产生触动的感觉。

评分

##与其说苏格拉底这个人物体现了一种特定的哲学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思想风格。哲学不是令人确信的观点和稳固的知识,而是试图阐明人们在自己熟悉的世界和语言中,自以为已经理解了的事物。从柏拉图所刻画的苏格拉底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理所当然的事情是需要解释说明的,而且对此并没有最终的、确定的答案。因此苏格拉底代表了思想的批判性和开放性;这种思想是非教条的,在面对人生和世界的问题时,愿意不断地重新开始。 苏格拉底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哲学也包括它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哲学本身不是政治性的,不受政治的标准和尺度的约束,它才能与政治保持这样的一种关系: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哲学对政治是一种修改,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于它并不采取政治的手段或方法。对他而言,唯一有效的是理性的论证,以及自由的、不被腐化的人格。 ——费格尔

评分

##感觉是比较温和和考究的二手文本。最喜欢申辩的框架/诗歌/理念论的界限这三个部分,有产生触动的感觉。

评分

##“与其说苏格拉底这个人物体现了一种特定的哲学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思想风格。”提问并追求回答,一种批判的、开放的思想。苏格拉底常被认为是哲学的开端,但这不是历史意义上的开始。他代表的是一种哲学生活,是不懈地思想并行动着的生活。 费格尔先提出“苏格拉底的形象”问题,然后引出《申辩》,即以《申辩》中的苏格拉底的形象为基准。结果,申辩失败,谁该为苏格拉底之死负责?费格尔认为是苏自己,决定性动机是他对哲学的虔诚。由此进入第二部分,无神论、神谕、诗歌。在确定这份虔诚后,苏从事哲学活动并在行动中证明他的虔诚,对知识的检验、理念论、爱欲。但这种哲学活动和城邦政治之间存在冲突、张力,这样就既回到《申辩》,也着手揭示《克力同》等文本中苏的爱国主义、生死观。至此,一个有关苏格拉底思想的闭环得以形成。

评分

##由“作为苏格拉底的第一视角”的《申辩篇》入手而在柏拉图对话录中构建出苏格拉底哲学形象的尝试。大概在君特看来,苏格拉底并不是作为哲学家而存在,而是完全作为哲学而存在。苏格拉底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存在于日常的对话形式、城邦事务之中。与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相背离,苏格拉底遁入语言之中,凭借语言的明晰性对于事物之呈现进行“理解性”的哲学思辨。对话要求理念,即一种对于事物的“可理解性”要求了理念在对话之中的在场。语言使得杂多的事物汇集起来,也使杂多的事物分散开来,其既能理解作为理念的“一”,又能理解不同具体行为的“多”。理念毕竟不是一种技艺性的,即存在于手工匠人处的专业性、人性的知识,而是一种“半技艺性”的、超越性的、非命题所能表述的生命不可支配的整一性。生活即哲学,哲学即生活。

评分

##还行

评分

##当入门读物显然是不合适的 应该读了关键的几篇对话时候看 前两篇比较友好也有一些启发(神谕和虔诚的实践那里) 讲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区分时有些含糊不清但在第三章哲学的部分又似乎力图划清界限 我不太能理解啊 读完对话会再翻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