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译本说明
序言
导言
第一部分
一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
二忒拉绪马霍斯
三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
第二部分
四教育之一:奢华的城邦
五教育之二:净化的城邦
六正义
七女人的戏剧
第三部分
八可能性
九哲人的天性
十善、线段划分和洞穴:哲人的教育
第四部分
十一政治的蜕化
十二幸福和快乐
十三哲学与诗之争
十四不朽的灵魂
结语
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在英语世界,柏拉图研究曾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致力于将柏拉图对话视为整体,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就对话文体的特殊性而言,论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脱离提出论证的戏剧背景以及文本的上下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柏拉图的对话的文学整体性。

2. 《理想国》剑桥版编者费拉里(G.R.F.Ferrari)评价此书时说:“罗森在柏拉图为他敞开的空间中,对《理想国》做出了权威的、全面的、根本而言原创性十足的解释,值得柏拉图的每一个深思熟虑的读者关注。

罗森将《理想国》视为为精心安排的整体,侧重于研究论点表述的戏剧形式。他的解读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与前人(如:施特劳斯和他的学生认为此对话是“反讽性”的)都不尽相同。罗森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柏拉图撰写对话的意图是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否认为对话中构建的“理想城邦”真的是可欲的?最后罗森试图说明,显示哲学和政治实践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可能正是柏拉图的意图——富有吸引力的哲学前提,如若实践为现实将导致概念上的自我不一致和政治灾难。

哲学进入城邦,不是作为秘密入侵者,而是作为改造城邦的工具。在这种改造中,哲学将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一桩危险事业,但在柏拉图看来,冒这个险值得。对此,我还要补充一点:我们不应错误地认为,《理想国》的革命信息就是柏拉图的全部政治教诲,或者甚至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社会就是一个封闭社会,它要防止其公民染上心灵的疾病。柏拉图的革命意在保护我们免受自然的攻击,而不是支配自然。

用户评价

评分

##拖沓啰嗦啊,看了一半不想看了。感觉between lines这种读法特别猎奇。而且带了大量从枫师口味嚼烂的施派的政治哲学成见。如果施派这一套成立,新柏拉图主义就不懂柏拉图吧。

评分

##拖沓啰嗦啊,看了一半不想看了。感觉between lines这种读法特别猎奇。而且带了大量从枫师口味嚼烂的施派的政治哲学成见。如果施派这一套成立,新柏拉图主义就不懂柏拉图吧。

评分

##从第三部分开始日渐精彩,王制篇祛魅之作。“……真正的哲人,只有出于强迫才会接受统治……它就是希望看到只会战胜无知的愿望。没有这种愿望,《理想国》就绝对不会写成;一旦写成,则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创造出条件,使哲人愿意统治,而不是追求权力。”

评分

##很扎实的一本

评分

##拖沓啰嗦啊,看了一半不想看了。感觉between lines这种读法特别猎奇。而且带了大量从枫师口味嚼烂的施派的政治哲学成见。如果施派这一套成立,新柏拉图主义就不懂柏拉图吧。

评分

##极端的至善是自我毁灭;对谈的修辞性,要求我们注意那些存在逻辑缺陷的论证。

评分

##极端的至善是自我毁灭;对谈的修辞性,要求我们注意那些存在逻辑缺陷的论证。

评分

##和《理想国》对照着看,优秀的研究著作。

评分

##罗森真的是要击倒一切的态度开始柏拉图阐释,很喜欢,除了不好读之外。两种存在论的揭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