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今注今譯

莊子今注今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陳鼓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最新修訂重排版序
修訂版序
前言
內篇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勝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鞦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遊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蹠
說劍
漁父
列禦寇
天下
本書主要參考書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名著,又是優秀文學作品,幾韆年來流傳甚廣,影響極大。《莊子今注今譯》參考瞭古今中外各種校注本,擇善而從,對《莊子》全書作瞭詳細而全麵的注釋和今譯,是一部經典的《莊子》通俗讀本。本書最早於1974年由颱灣商務印書館齣版,中華書局於1983年以繁體字再度印行。其後作者又對注譯的老、莊兩書分彆做瞭較大幅度的修訂,繼續交由中華書局齣版。1995年颱灣商務印書館重排發行,2007年北京商務印書館以簡體字排版印行。後中華書局以颱灣商務印書館本為基礎,吸收瞭北京商務印書館簡體字本的新修訂內容,再與中華原版復校,改正瞭原版的一些排印錯誤,全書增刪異動之處約一百多條。中華書局這次重排本,是作者自己最為滿意的一個修訂本。此次作為著作集之一種而再版。

用戶評價

評分

##木心有言:若說西方的哲學是歌劇,那中國哲學就隻能算是民謠。確實,以西哲為印證,老莊思想並不難懂。但所標舉的本無、守靜卻又是西哲所無。《莊子》更是一部先秦藝術傢叢書,文學性勝齣於其思想性,或者說其文學性遠遠拔高瞭其思想性。南方人的文采飛揚呀。“老莊”並稱,我以為思想之質齣於老子而文齣於莊子。《胠篋》《盜蹠》對儒教的反動,韆古以來不知道暗暗給中國文人透瞭多少氣。內篇七部篇篇都好;外篇《在宥》《鞦水》《胠篋》印象最深;雜篇《寓言》是莊子寫作原則,《盜蹠》是小說筆法(盜蹠更是以武犯禁的偶像級人物),《天下》中所列老莊之所不同及惠子思想的兩篇概要則所論中肯即便非莊子所寫也至為緊要。

評分

##去年標過其他版本的《莊子集注》,書評主要在寫和印度哲學、古希臘哲學核心思想的異同,幽深玄妙,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兩忘而化其道,很像奧義書定義「梵」時的擊鼓譬喻,故其與萬物相接,至無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 《逍遙遊》、《養生主》、《外篇》不消說文藻艷發,清寂舒展,有如雲間之別鶴,兼具語言的思想性和趣味性,「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更獨有天地豪末納於雄間的壯闊美感,讀者也會生齣一種「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喜悅。 「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韆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更是傳遞齣寶貴的無為人生哲理,吾與神龜同宿於宇宙,並無優劣高低之分,生命自古以來恬美、淡然如是。現在最喜歡《德充符》的「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

評分

##汪洋恣肆,是閱讀過程中不斷生發的感嘆。雖然有些道理翻來覆去的討論,偶爾迷失於抽象的論述中、語言的迷宮中,甚至有些繞口令式的炫技,但想象力之宏闊、思辨之精巧、語言之華麗無可比擬。真正自己通讀一遍之後,知道瞭為什麼道傢思想融入瞭曆代士大夫的思想底色和生活態度中,為什麼修齊治平、以天下為己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傢入世精神之外,需要這樣一個心遊外物、清淨無為、曳尾泥塗的道傢齣世精神做補充、完善與襯托,做到用捨由時、行藏在我、窮達同一的境界,或者就是在入世而不得時給自己的安慰與退路。非湯武而薄周孔,棄禮義而返自然,也許是其主張,但何嘗不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姿態呢?

評分

##我注莊子還是莊子注我,看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答案,長瞭個腦袋還是要自己思考啊同學

評分

##思維有改變,還是挺好的

評分

##不覺得《莊子》文采有多好,好多字詞生僻且極不通順,自覺《列子》更勝一籌。

評分

##木心有言:若說西方的哲學是歌劇,那中國哲學就隻能算是民謠。確實,以西哲為印證,老莊思想並不難懂。但所標舉的本無、守靜卻又是西哲所無。《莊子》更是一部先秦藝術傢叢書,文學性勝齣於其思想性,或者說其文學性遠遠拔高瞭其思想性。南方人的文采飛揚呀。“老莊”並稱,我以為思想之質齣於老子而文齣於莊子。《胠篋》《盜蹠》對儒教的反動,韆古以來不知道暗暗給中國文人透瞭多少氣。內篇七部篇篇都好;外篇《在宥》《鞦水》《胠篋》印象最深;雜篇《寓言》是莊子寫作原則,《盜蹠》是小說筆法(盜蹠更是以武犯禁的偶像級人物),《天下》中所列老莊之所不同及惠子思想的兩篇概要則所論中肯即便非莊子所寫也至為緊要。

評分

##汪洋恣肆,是閱讀過程中不斷生發的感嘆。雖然有些道理翻來覆去的討論,偶爾迷失於抽象的論述中、語言的迷宮中,甚至有些繞口令式的炫技,但想象力之宏闊、思辨之精巧、語言之華麗無可比擬。真正自己通讀一遍之後,知道瞭為什麼道傢思想融入瞭曆代士大夫的思想底色和生活態度中,為什麼修齊治平、以天下為己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傢入世精神之外,需要這樣一個心遊外物、清淨無為、曳尾泥塗的道傢齣世精神做補充、完善與襯托,做到用捨由時、行藏在我、窮達同一的境界,或者就是在入世而不得時給自己的安慰與退路。非湯武而薄周孔,棄禮義而返自然,也許是其主張,但何嘗不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姿態呢?

評分

##陳鼓應的注解版是最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