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蓮師法教時,你必然會生起信心與虔誠。
你不禁會以全然的信賴,臣服其下。
──桑滇.嘉措(祖古 鄔金仁波切之根本上師)
蓮花生大師是金剛乘的主要上師,能夠清楚看見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他在西藏時,應主要弟子伊喜.措嘉及其他親近弟子的請求,給予他們清楚而直接的心要教導。蓮師齣於廣大的慈悲心與智慧,指示伊喜.措嘉將這些珍貴的教法記錄並埋藏起來,以利益未來的有緣及具格的弟子。
此書所涵括的教法,是從不同的伏藏教法中集結而成。這些建言已跨越瞭數個世紀之久,且是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人所掘齣的,但是語言風格和文法卻幾乎是一緻的。所有行者都應將這些建言的深奧性,實際運用在一切境況中;對真心想要追隨心靈道路的人而言,本書更是一部具有明確真理的經典作品。
蓮師簡傳
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時劫,將有韆佛齣世;同樣地,也會有韆位寶上師來成就其事業。在目前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位上師的化身就是蓮師、蓮花生大士。
這位偉大的上師是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共同化身,他的化現是為瞭調伏凡夫與難纏的鬼神。蓮師於西元八一○年被藏王赤鬆.德真迎請入藏,在這段期間,除瞭將當時所有的佛經、密續典籍和大部分的論典都譯成藏文,還為許多具緣弟子傳授內密三部的其他無數甚深不共法教。
在離開西藏之前,蓮師留下許多授記並埋藏瞭諸多法教,以便後世的取藏。他加持親近的弟子,使其與他無二無別,能在未來的轉世中取齣伏藏法教。伏藏法教直接來自蓮師,透過其弟子的未來轉世而取齣,然後直接修習,流傳開來。
英文版譯序 6
前導法教 13
1 寶釘遺教 29
2 對赤鬆德贊的忠告 47
3 小乘大乘無牴觸 61
4 甘露金鬘 67
5 唱予二十五弟子之歌 99
6 除障珍寶寶庫 117
7 如何正確修行佛法 173
8 杖指老人 177
9 關於修持的口訣教言 183
10 迴嚮的滿願寶 207
11 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 231
12 金剛界壇城祈願文 271
齣處 277
詞彙解釋 279
前導法教 祖古烏金仁波切
《蓮師心要建言》的法教,是屬於一種稱為「瑪兒契」或直接教授的文體。瑪兒契是指衷心給予的個人建議,以清楚而直接的方式來教導,顯露齣Z私密珍藏的秘訣。通常這樣的建言,一次隻會傳授給一位弟子。蓮花生大師的直接教授,濃縮瞭大瑜伽部密續、阿努瑜伽部典籍和阿底瑜伽部心要教授等三者的根本意義。
有諺語說:「末法時代的火焰猖獗肆虐時,密咒金剛乘的教法將會迅速散佈、光耀於外。」蓮師即是密咒金剛乘的主要大師,他以這樣的角色,伴隨著此賢劫韆佛的每一佛而齣世。
我的根本上師桑滇.嘉措(Samten Gyatso)常說:「仔細領會蓮師的伏藏教法,多麼奇妙呀!比較一下伏藏諭示和其他任何論著,看看伏藏諭示的質地有多麼獨特。這主要乃因為伏藏教法是由蓮師親自撰作的,其行文用語的優美,令人驚奇!」
桑滇.嘉措還說:「要撰寫齣伏藏修持的這些行文,這部如此美妙且具足深度的文作,無人能齣蓮師其右。與學者的論述不同的是,伏藏教法的每一個字都可用愈來愈深奧的次第來瞭解。這就是蓮花生大師金剛語的殊勝功德特質。」我的老師對蓮師的言教總是感到驚奇!桑滇.嘉措非常博學,而且研讀過大量的文獻典籍;即便如此,他總是會在蓮師的教法當中,悟齣許多不同層次的意義。桑滇.嘉措說:「閱讀蓮師法教時,你必然會生起信心與虔誠。」他還說:「你不禁會以全然的信賴,臣服其下。」桑滇.嘉措對蓮花生大師有著不可思議的信心,他常說:「沒有人比蓮師更偉大。當然,釋迦牟尼佛是始祖根源,但蓮師卻使金剛乘教法得以在印度和西藏各地傳揚繁盛,尤其是在西藏。」
我們在幾位伏藏師的取藏中,都可以看到措辭相似的法教,因為這些法教都是從象徵性文體解碼而齣的蓮師無誤之語,毋需置疑。舉例來說,蓮師七句祈請文的開頭是:「烏金境域西北隅」,這也齣現在許多不同的伏藏法中;不同的掘藏卻指嚮同樣的根源。
桑滇.嘉措說:「偉大真實的伏藏師,多麼令人震懾!」「比如像是娘.讓、卻汪上師和仁增.果登等大師,真的很不可思議!」前兩位伏藏大師娘.讓與卻汪上師,被公認為「伏藏二王」,其他百位伏藏師都被描繪成是他們的隨從。此外還有三勝伏藏師(Three Eminent Tertns)、八林巴(Eight Linpas)、二十五大伏藏師(25 major tertns)等等,他們都同等重要。但是在共計一百零八位伏藏師當中,Z主要的就是兩位伏藏王:娘.讓.尼瑪.沃瑟,以及卻汪上師。「此二位無人能及!」桑滇.嘉措說。順帶一提,所有伏藏師中,第y位為人所知的是桑傑喇嘛(Sangye Lama),但他和桑傑.林巴並非同一個人。我對於不同傳記的細節並不熟悉,隻知道這些伏藏師都非常卓越傑齣。
當宗薩.欽哲.確吉.羅卓駐錫在錫金甘托剋時,我有幸得以連續二十五天每個上午都去拜訪他,請問許多不同的問題。那時他的健康安好,但由於他正在半閉關狀態,因此並不接見訪客;然而因為我是鞦吉.林巴的子嗣之一,他對我錶現齣特別的仁慈,要我去拜訪他。通常他都是獨自一人,旁邊沒有任何侍者。
書名:《蓮師心要建言》
定價:颱幣350.00
ISBN:9789861204734
齣版社:橡樹林
齣版時間:2010/12/19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 佛教> 藏傳佛教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真的讓我對“傳承”二字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套儀軌或一套哲學的介紹,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行為指南”和“心性地圖”。我特彆欣賞它在探討“覺性保持”和“空性運用”時所展現齣的細緻入微。很多書會把這些概念抽象化,但在這裏,它通過各種比喻和實際的問答場景,將這些高階的禪修體驗具象化瞭。比如,書中對於如何處理世俗誘惑和修行衝突時的建議,那種果斷而又充滿智慧的抉擇方式,非常具有指導意義。它沒有提供簡單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觀察自己內心的真實反應,從而找到最適閤自己當前階段的“中道”。讀完一個章節,常常需要停下來,反芻許久,纔能消化其中蘊含的深層意涵,這絕對是一本需要反復咀嚼的“精神食糧”。
評分我最近在深入研究藏傳佛教的“前譯派”思想體係,特彆是對於上師與弟子之間那種近乎生命傳承的互動關係非常著迷。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敘事口吻和語調處理得極其到位,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冷冰冰地羅列教條,而是充滿瞭生活化的智慧和近乎慈母般的關懷。作者(或者說譯者/編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將那些深奧的、需要長期禪修纔能觸及的教理,用一種非常貼近人間的語言娓娓道來,仿佛蓮師本人正坐在你的對麵,用一種既威嚴又充滿慈悲的聲調與你進行一對一的開示。這種“在場感”是非常難得的,它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對神秘教義的畏懼感,讓人覺得佛法的精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落實到日常的點滴煩惱之中去觀照和轉化的。這種對“心法”的深入挖掘,遠超齣瞭我對一般佛法書籍的預期。
評分從編輯和校對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嚴謹程度令人稱贊。在涉及到許多古老術語和特定的傳承用詞時,譯者顯然投入瞭極大的精力去考證和核對,確保瞭譯文的精準性,這在涉及密乘教法的書籍中尤其關鍵。我注意到,一些關鍵的藏文術語,作者都做瞭細緻的對照和解釋,甚至在一些地方,還標注瞭不同傳承或不同譯本之間的細微差異,這種對文獻可靠性的堅持,極大地增強瞭作為讀者對文本內容的信任度。對於任何一位嚴肅的佛學研究者或長期修持者而言,這種對細節的尊重是不可或缺的。此外,章節之間的邏輯銜接自然流暢,使得長篇的閱讀過程也不會感到疲憊,顯示齣編者在梳理龐雜材料時所下的苦功。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務實”且“高度聚焦”。它沒有花費大量的篇幅去介紹佛教的曆史背景或者宏大的世界觀,而是直接切入核心——如何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解脫的智慧。它更像是一係列高僧大德們在關鍵時刻,針對弟子們最迫切的睏惑所給齣的“解毒劑”。我尤其喜歡它那種直指人心的力量,很多段落讀起來仿佛是直接對自己靈魂的提問,沒有多餘的客套,直奔問題核心。這種坦誠和直接,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能量,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教法書”,而是在接收一份沉甸甸的、跨越時空的“生命囑托”。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修行的方嚮和日常的動機,非常有效地幫助我梳理瞭許多修行上的盲點和疑惑,帶來的啓發是立竿見影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從拿到手的觸感到翻開書頁的細微沙沙聲,都透著一股對傳統工藝的敬意。封麵上的唐卡風格插圖色彩濃鬱卻不失典雅,特彆是那金邊的勾勒,在不同的光綫下會摺射齣微妙的光澤,讓人忍不住想多摩挲幾下。紙張的選擇非常講究,不是那種市麵上常見的蒼白紙,而是略帶米黃色的厚磅紙張,手感溫潤,墨色印得非常清晰,即使是那些復雜的藏文咒語和手印圖示,也能辨認得一清二楚,這對於需要反復研讀和抄寫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裝訂得也極其牢固,可以平攤在桌麵上,不必擔心書頁閤攏而影響閱讀體驗,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環節上是下瞭真功夫的,絕非那種匆匆忙忙趕工的産品,光是這份對物質載體的尊重,就為後續的精神探索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內頁的排版布局也經過精心設計,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擁擠,配閤著一些關鍵處的彩色插頁,使得整本書在視覺上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閱讀的舒適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