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
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
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
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 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
##第一章问题颇多,后面几章还是颇为可观的~
评分##国族概念的形成,尤其国民党中华民族观值得看看
评分##列入旧史学•一元不对话系列亦佳。
评分##写的很扎实,对资料的把握和谋篇布局都不错。分析亦可,但理论水平太一般,结论部分写的毫不出彩。这可能这是土产历史学者的特点吧。
评分##提示了许多有趣问题,如“华奸”一词如何在话语竞争中被淘汰掉而留下熟悉的“汉奸”的。“中华民族”观念在地方上的传播和接受也有差异,这一点似还可进一步探究。黄兴涛老师对“建构论”的批评也很到位,后现代看多了,大概觉得啥都是建构出来的
评分##写的很扎实,对资料的把握和谋篇布局都不错。分析亦可,但理论水平太一般,结论部分写的毫不出彩。这可能这是土产历史学者的特点吧。
评分##倒是颇有些政治正确的感觉
评分##倒是颇有些政治正确的感觉
评分##这书很一般。作者罗列出那么多汉族精英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和看法,只能说明汉族人士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加深,并不能说明全民真的认同了。事实上,从民国到现在,各种边疆民族的独一直很严重,说明“中华民族”的铸造是失败的,而不是作者说的成功。如果想说明中华民族观念的发展,需要着重写写清末民国以来那些追求独的少数民族人士的言论和看法,而不是罗列如此多汉族人士的自我意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