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战国策
3、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End_Of_Item_Desc End_Of_Item_Desc作为一名资深的“考据癖”,我对任何涉及经典文献的版本和完整性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市面上很多“三百首”的选本,常常为了篇幅或特定目的而有所取舍,导致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缺失,或者为了迎合所谓的“大众口味”而删减原词的精华部分。因此,当看到这本书明确标注“全集无删减”时,我抱着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比对。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它几乎囊括了所有流传下来的宋词精品,并且在注释中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呈现。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排版在保证大字清晰度的同时,居然还能将一些必要的、简短的背景信息巧妙地融入到版面的合理位置,既不喧宾夺主,又提供了必要的上下文。这对于我们这些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避免了频繁翻阅参考书的麻烦。可以说,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做到了极致的阅读友好度,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
评分我是一个对国学体系有着长期关注的爱好者,平时涉猎范围很广,从《诗经》的淳朴到《楚辞》的瑰丽,再到唐诗的盛大,再到元曲的市井,一直想找一本能把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对立统一起来的集子。这本书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三百首词作,更像是一部精妙的宋词“导览图”。它巧妙地将不同风格的词作进行了大致的区分和编排,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宋词这一体裁在美学风格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比如,前几章着重于写景咏物、抒发闲适之情的小令,读起来心绪平和;而中间部分则立刻转入边塞豪放的调子,那种激昂的文字力量扑面而来,让人热血沸腾。这种编排上的“张弛有度”,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不会让人在单一的风格中感到疲倦。这本书的编者显然对宋词的整体脉络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份用心,在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的宋词知识体系得到了很好的梳理和补充。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想给我家那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做课外阅读补充的,因为她最近迷上了看《中国诗词大会》,对那些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试着自己先翻阅了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差点被我霸占了。这本书的选篇非常经典,涵盖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大家的名作,但选取角度很妙,既有家喻户晓的篇章,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意境非凡的作品。最绝的是,它针对青少年读者的特点,在每个词的后面都附上了清晰的拼音标注,这对正在学习发音的孩子来说太重要了。我女儿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抱着它读一会儿,她特别喜欢那种跟着拼音朗读出来的韵律感,她说这比单纯背诵课本上的唐诗有意思多了。而且,书里对于词义的解释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翻译,而是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词人的情感表达,让她更容易产生共鸣,而不是把宋词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的佳作,它成功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读物,没想到它竟然如此生动有趣。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初学者,之前尝试过很多宋词入门的书籍,但要么内容太深奥,要么排版太拥挤,读起来让人提不起精神。但《尚雅国学宋词三百首》完全不一样,它的大字排版简直是为我这种“老花眼”量身定制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有任何压力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注释部分做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字面解释,而是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词人的心境去深入浅出地阐述,让我仿佛能跟随着词人的笔触,一同感受那份婉约或豪放。特别是对于一些生僻的典故和意象,都有非常详尽的解读,完全不会让我产生“这是什么意思?”的困惑。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地牵引着我走进宋词的艺术殿堂,让我领略到了文字背后的韵味和力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典雅,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光是看着就觉得心情舒畅。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日常生活中一个“精神食粮”的空缺。我工作压力比较大,常常需要在忙碌之余寻找一些能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事物。过去我倾向于听纯音乐或者冥想,但自从有了这本宋词集,我发现朗读那些优美的词句,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放松方式。那种抑扬顿挫的音韵,仿佛能洗涤掉一天的疲惫。我尤其喜欢它在注释中对“意境”的描摹,很多时候,词人寥寥数语勾勒出的画面,被注释用细腻的笔触进一步展开,让我对诗词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它不像那些严肃的理论书籍需要我全神贯注地去“学习”,而是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去“感受”。我常常在夜晚,关掉所有电子设备,只点一盏暖光台灯,沉浸在这三百首宋词的温柔乡里,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学知识的普及,它更像是一个通往古典美学精神世界的安静入口,非常适合现代人寻求内心平静的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