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的前半生

陶希圣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渊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上篇 政治活动篇
第一章 一生的基础 3
第一节 早期教育 3
第二节 涉世之初 8
第二章 国民党“左”派 19
第一节 投身国民革命 20
第二节 渐成汪派 30
第三节 沪宁三年 42
第三章 北平六年 51
第一节 纷扰的生活 52
第二节 应对“九一八” 59
第三节 “坚定的”国民党党性 66
第四章 投身国事 78
第一节 牯岭茶话会 78
第二节 倡言“低调” 84
第三节 参政议政 97
第五章 从事“和平运动” 110
第一节 参加“和平运动” 110
第二节 汪陶结仇 126
第六章 智囊生涯 135
第一节 留港两年 135
第二节 纳入蒋营 142
第三节 主笔《中央日报》 165
第四节 俨然心腹 180
第五节 无果之搏 203
下篇 思想学术篇
第一章 社会学与社会历史观 223
第一节 广泛的社会学 223
第二节 取舍唯物史观 227
第三节 欣赏考茨基 230
第四节 旧小说中读社会 235
第二章 经济、历史与食货时代 240
第一节 《食货》与食货派 240
第二节 创办目的 246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兴趣 249
第四节 领军食货派 256
第五节 《食货》归来 259
第三章 建言新体制 260
第一节 分析当下社会 260
第二节 制定政策 266
第三节 反集权政制 278
第四章 国际关系分析 289
第一节 “低调”理论化(1937—1938) 289
第二节 以“战略”观世局(1940—1941) 294
第三节 日本必败 301
第四节 “识破”苏俄 309
第五节 战后局势悲观(1943) 313
第五章 幕僚之笔 316
第一节 鼓吹“本位文化” 316
第二节 参写《中国之命运》 333
第三节 沉淀的经济理论 352
后记 367
附录一 陶希圣年谱简编(1899-1949) 370
附录二 《新生命》月刊中陶希圣文章目录 381
附录三 《独立评论》中陶希圣文章目录 383
附录四 《食货》半月刊中陶希圣文章目录 385
附录五 主要参考资料 38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生前,陶希圣背负着汉奸和战犯的骂名。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的身份其实是学者和政客。作为学者,陶希圣对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都有过研究,且曾经在中国社会结构和性质的讨论,本位文化的讨论,以及在运用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切入社会学等方面,颇具建树;政治上,二十年代起至1940年止,他属于汪精卫派,1942年以后转向蒋介石,成为蒋的幕僚;思想上,二、三十年代他主张民主反对专权,四十年代后,他却认同专权,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蒋介石政权。

陶希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从政知识分子,一个生自1899湖北,卒于1988台湾的动荡年代亲历者,本身就是这一时期历史的载体,将陶希圣作为个案进行呈现,可以加深民国政治史、民国学术史、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研究。为了体现陶希圣政治与学术两栖的特色,也为了学术性和可读性并存,全书分为上下二卷:上卷以政治活动为主,以时间先后为序;下卷以学术思想活动为重,进行专题研究。力图比较全面地展现陶希圣复杂、多变而又丰富的一生。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4.24 21:58于宿舍。

评分

##上面了解了好多历史,下篇思想看不懂

评分

##陶希圣对共党的态度其实很分明,相信唯物主义(对历史的分析),反对共产主义(对未来的分析)。在对日关系上,"九一八"时陶可以认识到游击战持久抗日,但后期却因为误判日本国内的形势和日本的底线导致和汪精卫一块儿上了贼船。一旦认清了日方的底牌,"高陶事件"就发生了(陶夫人作用很大),而且美国投弹后,陶很快就敏感地看到核武器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总体说陶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就是决策失误了。另外虽然可以看出陶作为学者思维的独立,但是在政治上还是软弱的。从陶给国民党搞宣传可以看出宣传战国民党真玩不过共产党。学术上,陶搞经济史社会史,反对考据,这自然也显现出陶搞历史的政治实用倾向。本书后面部分好像是各篇论文组织的,有点散。陶与他人的交际的文献还可以多挖掘。国民党的视野值得肯定,毕竟以前多共产党视野。

评分

##陶希圣对共党的态度其实很分明,相信唯物主义(对历史的分析),反对共产主义(对未来的分析)。在对日关系上,"九一八"时陶可以认识到游击战持久抗日,但后期却因为误判日本国内的形势和日本的底线导致和汪精卫一块儿上了贼船。一旦认清了日方的底牌,"高陶事件"就发生了(陶夫人作用很大),而且美国投弹后,陶很快就敏感地看到核武器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总体说陶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就是决策失误了。另外虽然可以看出陶作为学者思维的独立,但是在政治上还是软弱的。从陶给国民党搞宣传可以看出宣传战国民党真玩不过共产党。学术上,陶搞经济史社会史,反对考据,这自然也显现出陶搞历史的政治实用倾向。本书后面部分好像是各篇论文组织的,有点散。陶与他人的交际的文献还可以多挖掘。国民党的视野值得肯定,毕竟以前多共产党视野。

评分

##历史往往充满着朦胧的暧昧,而可能正是这些暧昧令它如此的迷人。

评分

##最早知道陶希圣,就是在何兹全先生的回忆录里。到老年,何兹全依旧称自己是一个坚定的“食货派”,尽管说起来也可能是仅有的一个食货派了。陶希圣在政治和学术之间的来回,其实是互补的,并不分裂,这在当时大多数从政知识分子里的算是幸运的。但陶希圣回天无力,其实也折射的是国民党的命运到了终点。人生能有几件快意的事情不容易,“高陶”一件事就足够了,至少将自己的清誉保留住了,但是在日后我党的攻击里,这依旧是让我们非常在意的一个点。陶希圣的命运,比起陈布雷无疑要好太多太多了。

评分

##陶希圣对共党的态度其实很分明,相信唯物主义(对历史的分析),反对共产主义(对未来的分析)。在对日关系上,"九一八"时陶可以认识到游击战持久抗日,但后期却因为误判日本国内的形势和日本的底线导致和汪精卫一块儿上了贼船。一旦认清了日方的底牌,"高陶事件"就发生了(陶夫人作用很大),而且美国投弹后,陶很快就敏感地看到核武器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总体说陶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就是决策失误了。另外虽然可以看出陶作为学者思维的独立,但是在政治上还是软弱的。从陶给国民党搞宣传可以看出宣传战国民党真玩不过共产党。学术上,陶搞经济史社会史,反对考据,这自然也显现出陶搞历史的政治实用倾向。本书后面部分好像是各篇论文组织的,有点散。陶与他人的交际的文献还可以多挖掘。国民党的视野值得肯定,毕竟以前多共产党视野。

评分

##陶希圣的复旦实验中学经历,只写了一段话..

评分

##值得精读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